一种墩柱缆风绳配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46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墩柱缆风绳配重,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吊环和混凝土配重块,混凝土配重块为立方体结构,吊环为“几”字型结构,吊环的顶端露出于混凝土配重块外、而其余部分埋入混凝土配重块内。该墩柱缆风绳配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所用混凝土可以为施工中所剩混凝土,可通过挖机或者装载机随时进行移动和改变位置,更加安全可靠。更加安全可靠。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墩柱缆风绳配重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一种墩柱缆风绳配重。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公路发展,越来越多高大墩柱不断出现,墩柱钢筋笼及墩柱模板超过一定高度均需要设置缆风绳,然而现场缆风绳固定方法往往不规范,诸如固定在打入原地面钢筋上、固定在树上或者固定在平放模板上等,以上方法要么固定角度不佳要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桥梁墩柱施工时缆风绳的配重设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的墩柱缆风绳配重,以解决当前墩柱钢筋及模板施工缆风绳能够有效固定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墩柱缆风绳配重,包括吊环和混凝土配重块,混凝土配重块为立方体结构,吊环为“几”字型结构,吊环的顶端露出于混凝土配重块外、而其余部分埋入混凝土配重块内。
[0006]进一步,吊环上设有多根加强杆。
[0007]进一步,多根加强杆在吊环上平行或交错布置。
[0008]进一步,吊环与加强杆采用圆钢制作而成。
[0009]进一步,吊环的下部两端设置向外弯折的弯弧部。
[0010]进一步,弯弧部为多段弯弧结构。
[0011]进一步,吊环外露高度为8

12cm。
[0012]进一步,吊环在混凝土配重块内的埋入高度不小于混凝土配重块轴向高度一半,且位于混凝土配重块径向中部。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及的墩柱缆风绳配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所用混凝土可以为施工中所剩混凝土,可通过挖机或者装载机随时进行移动和改变位置,更加安全可靠。
[0014]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墩柱缆风绳配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半剖结构一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半剖结构二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的半剖结构三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吊环1,混凝土配重块2,加强杆3,弯弧部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及的墩柱缆风绳配重,包括吊环1和混凝土配重块2,混凝土配重块2为立方体结构,吊环1为“几”字型结构,吊环1的顶端露出于混凝土配重块2外、而其余部分埋入混凝土配重块2内。
[0024]具体的,吊环采用φ20未经冷拉热轧光圆带肋钢筋加工成“几”字形,吊环外露长度为10cm左右,预埋在混凝土配重块内高度不小于混凝土配重块轴向高度一半,且位于混凝土配重块径向中部。而混凝土配重块2采用工地现有圆柱墩模板,放置于平整地面上,并应分层浇筑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如混凝土配重块直径大于1.2m,高度在1m左右,有效解决多余混凝土随意倾倒问题,而φ20圆钢吊环可以提前加工好,施工中有多余混凝土时可随时用于浇筑混凝土配重块2。
[0025]使用时,当墩柱钢筋笼及模板安装时,可以通过挖机等现场吊装设备,将该墩柱缆风绳配重转运至适当位置,并与缆风绳连接固定,以完成缆风绳的配重设置。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本墩柱缆风绳配重现场固定缆风绳的下端,为缆风绳提供稳定、可靠的牵引,进而提高墩柱施工的安全性。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3所示,在本实例中的吊环1上设有多根加强杆3。通过该加强杆设计,可进一步提升吊环与混凝土配重块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该多根加强杆3在吊环1上平行或交错布置均可。
[0028]实施例三
[0029]如图4所示,在本实例中的吊环1的下部两端设置向外弯折的弯弧部4,且弯弧部4为多段弯弧结构。同样可以起到进一步提升吊环与混凝土配重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柱缆风绳配重,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环(1)和混凝土配重块(2),所述混凝土配重块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吊环为“几”字型结构,所述吊环的顶端露出于混凝土配重块外、而其余部分埋入混凝土配重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缆风绳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上设有多根加强杆(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缆风绳配重,其特征在于,多根加强杆在吊环上平行或交错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缆风绳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与加强杆采用圆钢制作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亮李鹏苏朋朋罗霄飞王勇戴克程包永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