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肌肉康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35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底肌肉康复仪,包括坐垫、康复组件、支撑杆组件和腰部固定组件;康复组件设置在坐垫上;支撑杆组件设置在坐垫上;腰部固定组件设置在支撑杆组件上,坐垫设置多组,多组坐垫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腰部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合页、转动轴和按摩辊;按摩辊转动设置在转动轴上,按摩辊上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杆组件和腰部固定件,便于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时,使臀部与坐垫的位置保持相互固定,并且给患者的背部提供一定的支撑,便于患者在不同场合灵活使用本康复仪,提高本康复仪的实用性,并且保证了康复组件的功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底肌肉康复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盆底肌肉康复仪。

技术介绍

[0002]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而女性因为怀孕、生育、年龄问题产生的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肌障碍性问题,需要对盆底肌肌肉进行锻炼,预防盆底肌疾病、解决盆底肌功能性障碍。现有申请号为202020032202.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盆底肌康复仪器,其通过低频脉冲刺激,锻炼盆底肌肉,进行增强肌肉弹性,达到自动凯格尔运动效果,有助于缓解及预防大小便失禁,使用健康方便。但是盆底肌肉需要锻炼的患者通常是久坐或者需要产后康复,这部分人群的腰部劳损也较为严重,如果直接坐在上述仪器上,长时间使用会对患者的腰部肌肉造成负担,导致该装置需要搭配靠背座椅,使用场合较为局限,无法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舒适使用感受,并且坐姿不正也会导致电极部分功效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使用灵活,效果良好,且实用性较高的盆底肌肉康复仪。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盆底肌肉康复仪,包括坐垫、康复组件、支撑杆组件和腰部固定组件;所述康复组件设置在坐垫上;所述支撑杆组件设置在坐垫上;所述腰部固定组件设置在支撑杆组件上;所述坐垫设置多组,多组坐垫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腰部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合页、转动轴和按摩辊;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靠近人体背部的一侧;所述按摩辊转动设置在转动轴上,按摩辊上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多组坐垫以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于合页和连接件所在的平面对称设置。
[000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康复组件包括电脉冲片和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转动设置在坐垫上;所述电脉冲片设置在转动座上,电脉冲片与坐垫转动连接。
[000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连接杆、导向套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杆滑动套设在导向套杆上;所述弹性件滑动设置在导向套杆上,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杆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导向套杆上。
[000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设置在导向套杆上。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杆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滑动设置在卡槽上。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腰部固定组件还包括调节手柄。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
有凹槽;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凹槽上。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记忆材料。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杆组件和腰部固定件,便于患者在使用本技术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时,使臀部与坐垫的位置保持相互固定,并且给患者的背部提供一定的支撑,便于患者在不同场合灵活使用本康复仪,提高本康复仪的实用性,并且保证了康复组件的功效;
[0015](2)本技术设置连接杆、导向套杆和弹性件,使支撑杆组件具有弹性伸缩功能,便于使用者合理调节腰部固定组件和坐垫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身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提高实用性;
[0016](3)本技术设置卡块,避免连接杆从导向套杆上脱落,从而提高支撑杆组件伸缩的稳定性,避免使使用者产生不适;设置卡槽,对卡块在导向套杆上的滑动进行导向,从而提高连接杆在导向套杆上滑动的稳定性,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坐垫,2—康复组件,3—支撑杆组件,4—腰部固定组件,5—连接件,6—电脉冲片,7—转动座,8—连接杆,9—导向套杆,10—弹性件,11—卡块,12—卡槽,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合页,16—调节手柄,17—凹槽,18—转动轴,19—按摩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坐垫1、康复组件2、支撑杆组件3和腰部固定组件4;所述康复组件2设置在坐垫1上;所述支撑杆组件3设置在坐垫1上;所述腰部固定组件4设置在支撑杆组件3上;所述坐垫1设置多组,多组坐垫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腰部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合页15、转动轴18和按摩辊19;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通过合页1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8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靠近人体背部的一侧;所述按摩辊19转动设置在转动轴18上,按摩辊19上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多组坐垫1以及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肌肉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1)、康复组件(2)、支撑杆组件(3)和腰部固定组件(4);所述康复组件(2)设置在坐垫(1)上;所述支撑杆组件(3)设置在坐垫(1)上;所述腰部固定组件(4)设置在支撑杆组件(3)上;所述坐垫(1)设置多组,多组坐垫(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腰部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合页(15)、转动轴(18)和按摩辊(19);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通过合页(1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8)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靠近人体背部的一侧;所述按摩辊(19)转动设置在转动轴(18)上,按摩辊(19)上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多组坐垫(1)以及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相对于合页(15)和连接件(5)所在的平面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肌肉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组件(2)包括电脉冲片(6)和转动座(7);所述转动座(7)转动设置在坐垫(1)上;所述电脉冲片(6)设置在转动座(7)上,电脉冲片(6)与坐垫(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显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科医疗美容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