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结合齿圈、接合套以及控制装置,结合齿圈包括第一结合齿圈和第二结合齿圈,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其中之一能够向第一结合齿圈和第二结合齿圈进行动力传输,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其中之一转动时,第一结合齿圈和第二结合齿圈随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其中之一一起转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其中另一能够向接合套进行动力传输,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其中另一转动时,接合套随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其中另一一起转动,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合套与结合齿圈其中一方的转速和转角调整其中另一方的转速和转角,在双方转速和转角一致时,控制接合套向第一结合齿圈或第二结合齿圈移动。接合套向第一结合齿圈或第二结合齿圈移动。接合套向第一结合齿圈或第二结合齿圈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及换挡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动力传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及换挡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纯电动汽车朝着两挡或多挡方向发展来满足低速动力性和高速经济性。其中传动部分多采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但是换挡过程中存在动力中断、驾驶感受不好等缺点,双电机AMT方案应运而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3]传统的采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双电机纯电动变速箱,采用同步器保证结合套与目标齿圈在同步之前不接触,从而避免齿间冲击。但是这样的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制造、使用成本高,并且同步器易磨损,进一步增加了维护成本。同时,同步器换挡时间长、有冲击,影响驾驶体验。
[0004]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能够利用更少的部件配合控制模块来实现短时间无冲击换挡。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换挡控制方法,用于将挡位由空挡切换至前进挡,能够利用更少的部件配合控制模块来实现短时间无冲击换挡。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换挡控制方法,用于不同前进挡之间的切换,能够利用更少的部件配合控制模块来实现短时间无冲击换挡。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结合齿圈、接合套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结合齿圈包括第一结合齿圈和第二结合齿圈,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其中之一能够向所述第一结合齿圈和所述第二结合齿圈进行动力传输,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之一转动时,所述第一结合齿圈和所述第二结合齿圈随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之一一起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其中另一能够向所述接合套进行动力传输,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另一转动时,所述接合套随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另一一起转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结合齿圈其中一方的转速和转角调整其中另一方的转速和转角,在双方转速和转角一致时,控制所述接合套向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移动。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以及差速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接合套安装在第一输入轴上,且可轴向移动,所述第一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固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二结合齿圈与所述
第三齿轮固连,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传动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固连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固连在所述差速器上。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以及差速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八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八齿轮空套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圈与所述第二齿轮固连,所述第二结合齿圈与所述第八齿轮固连;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固连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接合套固连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接合套能够在所述传动轴上轴向移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固连在所述差速器上。
[0011]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换挡控制方法,用于将挡位由空挡切换至前进挡,其包括:
[0012]向第二电机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一目标扭矩,控制第二电机的扭矩输出;
[0013]获取第一结合齿圈或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和转角,以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之间零转速差和零转角差为目标,根据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差和转角差获取第二目标扭矩,并将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扭矩发送给第一电机控制器;
[0014]在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差和转角差在某一阈值之下时,控制所述接合套向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运动;
[0015]待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完全啮合后,根据当前车速、油门踏板深度和换挡完成后挡位值获取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目标扭矩,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扭矩以合理的速率达到各自对应的目标扭矩;
[0016]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实际扭矩达到各自对应的目标扭矩,换挡过程结束。
[0017]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电机需要由空挡切换至第一档,所述双电机动力总成换挡控制方法包括:
[0018]向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发送所述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一目标扭矩,控制第二电机的扭矩输出;
[0019]获取所述第一结合齿圈的转速和转角,以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之间零转速差和零转角差为目标,根据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的转速差和转角差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扭矩,并将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扭矩发送给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
[0020]在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的转速差和转角差在某一阈值以下时,控制所述接合套向所述第一结合齿圈运动;
[0021]待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完全啮合后,根据当前车速、油门踏板深度和一档目标挡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目标扭矩,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扭矩以合理的速率达到各自对应的目标扭矩;
[0022]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实际扭矩达到各自对应的目标扭矩,换挡过程结
束。
[0023]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电机需要由空挡切换至第二档,所述双电机动力总成换挡控制方法包括:
[0024]向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一目标扭矩,控制第二电机的扭矩输出;
[0025]获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和转角,以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二结合齿圈之间零转速差和零转角差为目标,根据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差和转角差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扭矩,并将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扭矩发送给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
[0026]在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差和转角差在某一阈值以下时,控制所述接合套向所述第二结合齿圈运动;
[0027]待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二结合齿圈完全啮合后,根据当前车速、油门踏板深度和二档目标挡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目标扭矩,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扭矩以合理的速率达到各自对应的目标扭矩;
[0028]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实际扭矩达到各自对应的目标扭矩,换挡过程结束。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结合齿圈、接合套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结合齿圈包括第一结合齿圈和第二结合齿圈,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其中之一能够向所述第一结合齿圈和所述第二结合齿圈进行动力传输,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之一转动时,所述第一结合齿圈和所述第二结合齿圈随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之一一起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其中另一能够向所述接合套进行动力传输,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另一转动时,所述接合套随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其中另一一起转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结合齿圈其中一方的转速和转角调整其中另一方的转速和转角,在双方转速和转角一致时,控制所述接合套向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以及差速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接合套安装在第一输入轴上,且可轴向移动,所述第一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固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二结合齿圈与所述第三齿轮固连,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传动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固连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固连在所述差速器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以及差速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八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八齿轮空套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圈与所述第二齿轮固连,所述第二结合齿圈与所述第八齿轮固连;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固连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接合套固连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接合套能够在所述传动轴上轴向移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固连在所述差速器上。4.一种双电机动力总成换挡控制方法,用于将挡位由空挡切换至前进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向第二电机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一目标扭矩,控制第二电机的扭矩输出;获取第一结合齿圈或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和转角,以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之间零转速差和零转角差为目标,根据所述接合套与所述第一结合齿圈或所述第二结合齿圈的转速差和转角差获取第二目标扭矩,并将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扭矩发送给第一电机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国强,毋存祥,喻皓,杨勇,章佳文,刘伟,李罡,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