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2,6-萘二甲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223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6

萘二甲酸(2,6

NDA)是制备各种聚酯、聚氨酯以及液晶聚酯的重要单体,特别是2,6

NDA与乙二醇反应生成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PEN作为聚酯的换代产物,以刚性大的萘环取代苯环,使其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阻隔性和抗紫外线等性能均优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0003]现有的2,6

NDA的物理提纯方法有加合结晶、近临界水结晶、超临界水结晶以及酸碱法提纯工艺。
[0004]专利CN102070442A公开了一种加合结晶工艺,在温度低于60℃的条件下,2,6

NDA可与N,N

二甲基乙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形成加合结晶物,因此可在50℃左右溶解2,6

NDA,然后通过降温结晶来提纯2,6

NDA。然而该工艺过程中,2

甲酰基
‑6‑
萘甲酸或2

乙酰基
‑6‑
萘甲酸等有色杂质也与这些有机溶剂形成加合结晶物,从而并不能有效的除去这两个显色杂质,导致产物色泽偏黄,并且采用此工艺,溶剂残留问题严重,很难获得满足聚合要求的产物。
[0005]专利CN101790507A公开了采用近临界水结晶提纯2,6

NDA的工艺,将2,6

NDA在280℃温度下溶解于近临界水中,进而通过调节温度与压力来实现结晶提纯。但是,在280℃温度下,近临界水中2,6

NDA的溶解度仍只有5%左右,且该工艺高温高压,条件苛刻。专利CN107840789A公开的超临界水结晶提纯工艺,也存在相似的问题。
[0006]专利US3888921A提出了一种酸碱法提纯工艺,首先将粗2,6

NDA溶解于碱性物质的水溶液中,进而通过调节pH使得2,6

NDA结晶析出。但是这种工艺中显色杂质需通过活性炭脱色去除,且所得颗粒细小,难于过滤。
[0007]专利CN103702966A提出了一种新型酸碱法提纯工艺,首先将粗2,6

NDA和有机碱反应生成2,6

NDA盐中,溶剂为水酮混合液,在该溶剂下对2,6

NDA盐进行结晶提纯,进行通过加热分解的方式获得2,6

NDA。但是,上述反应的分解过程耗能巨大,同时由于含氮物质的存在,会造成产物颜色泛黄。
[0008]此外,传统方法为了使2,6

NDA盐溶液变成2,6

NDA,先通过加入适量的碱使其变成2,6

NDA单盐,进而通过歧化的方法再将其转变为2,6

NDA。该过程步骤繁杂,且不易控制,收率也较低。
[0009]因此,现有的2,6

NDA提纯方法存在有溶剂残留和条件苛刻等问题,尽管酸碱法可以很好地提纯2,6

NDA,但是仍存在产物颗粒小不易过滤、流程繁杂且条件苛刻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2,6

NDA盐转化为2,6

NDA方法中存在的产物颗粒小不易过滤、流程繁杂且条件苛刻等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混合溶剂
中发生反应,在常温下即可制备得到颗粒尺寸大于10um的2,6

萘二甲酸,且反应条件简单,收率高。
[0011]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2,6

萘二甲酸盐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混合溶剂将2,6

萘二甲酸盐溶解,然后进行酸析,过滤后得到2,6

萘二甲酸;其中,所述混合溶剂包括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所述第一溶剂至少选自水、醇类和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溶剂至少选自酮类、脂类和苯类溶剂中的一种。
[0012]本专利技术利用2,6

萘二甲酸盐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由于采用了2,6

萘二甲酸盐的良溶剂和不良溶剂共同组成的混合溶剂,在常温下即可制备得到颗粒尺寸大于10um的2,6

萘二甲酸,且反应条件简单,收率高。
[0013]具体地,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至少选自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和N,N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0014]所述酮类溶剂至少选自丙酮和苯乙酮中的一种。
[0015]所述脂类溶剂至少选自烷基酯和芳香酯中的一种,例如乙酸甲酯和/或乙酸乙酯。
[0016]所述苯类溶剂至少选自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溶剂至少选自水,甲醇和乙醇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二溶剂至少选自丙酮,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
[0018]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的比例也会对产率有影响。具体地,当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第二溶剂的质量比约为0.01

50:1,例如1

10:1,2

8:1,3

7:1,4

6:1,0.1

1:1,2.5:1,4.5:1,6.5:1,8.5:1以及其任意组合的范围,能够得到较高的产率。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酸析步骤中的酸选自无机酸、有机酸和/或酸性气体。例如,所述无机酸可以至少选自硫酸、盐酸或磷酸中的一种,所述有机酸可以为对甲苯磺酸,所述酸性气体可以至少选自CO2、SO2和HCl中的一种。
[0020]酸析步骤中的酸过多或者过少对产物的纯度以及酸化效率会有影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酸析步骤中的酸所携带的氢离子与所述2,6

萘二甲酸盐的摩尔比约为2

3:1,例如2:1,3:1。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混合溶剂中,所述2,6

萘二甲酸盐的质量浓度不小于1%,优选地,所述2,6

萘二甲酸盐的质量浓度不大于50%,例如10%

20%,20%

50%,1%

10%,1%,10%,20%,30%,40%,50%以及其任意组合的范围。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2,6

萘二甲酸盐可以选自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2,6

萘二甲酸盐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混合溶剂将2,6

萘二甲酸盐溶解,然后进行酸析,过滤后得到2,6

萘二甲酸;其中,所述混合溶剂包括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所述第一溶剂至少选自水、醇类和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溶剂至少选自酮类、脂类和苯类溶剂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2,6

萘二甲酸盐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至少选自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和N,N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和/或所述酮类溶剂至少选自丙酮和苯乙酮中的一种;和/或所述脂类溶剂至少选自烷基酯和芳香酯中的一种;和/或所述苯类溶剂至少选自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脂类溶剂至少选自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2,6

萘二甲酸盐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至少选自水,甲醇和乙醇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二溶剂至少选自丙酮,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2,6

萘二甲酸盐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第二溶剂的质量比为0.01

50:1;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第二溶剂的质量比为0.1

1: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2,6

萘二甲酸盐制备2,6

萘二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析步骤中的酸选自无机酸、有机酸和/或酸性气体;优选地,所述无机酸至少选自硫酸、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春曦陈亮曹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