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药剂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包括药罐、药罐盖、控制杆以及除渣片,控制杆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握杆,所述控制杆内部底端固定开设有收缩腔,所述收缩腔内壁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升降槽,所述收缩腔内壁底端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转向槽,所述升降槽与转向槽相通,所述收缩腔内部活动安装有收缩杆,所述收缩杆顶端位于收缩腔内部的两侧固定开设两个限位块,所述收缩杆底端两侧固定焊接有两个转体,两个所述转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柱,所述除渣片固定安装在煎药腔的内部底端,所述除渣片侧表面两端固定焊接有提拉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充分的倒出内部药材熬出的药汁,并且可以轻松的清理药渣的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中药煎药装置。中药煎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药剂科
,尤其涉及一种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煎药罐是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陶器砂锅,陶器砂锅煎出的汤剂质量好,陶器砂锅传热性均匀、缓和、价格低廉,自古沿用至今。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并能在煎煮时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中药疗效。
[0003]传统的煎药罐在中药熬成倒出后,仍有一部分的药汁存在与药渣当中,因此造成药材以及药汁的浪费,此外传统的煎药罐也并没有提供处理内部药渣的装置,另外,传统的清理内部药渣的方式非常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旨在解决药材以及药汁的浪费、不方便倒出药渣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包括:药罐、药罐盖、控制杆以及除渣片,所述药罐内部固定开设有煎药腔,所述药罐盖活动安装在药罐的顶端,所述药罐盖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药罐盖下表面固定开设有按板收纳槽,所述控制杆贯穿药罐盖活动安装在药罐的内部,所述控制杆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握杆,所述控制杆内部底端固定开设有收缩腔,所述收缩腔内壁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升降槽,所述收缩腔内壁底端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转向槽,所述升降槽与转向槽相通,所述收缩腔内部活动安装有收缩杆,所述收缩杆顶端位于收缩腔内部的两侧固定开设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活动安装在升降槽以及转向槽的内部,所述收缩杆底端两侧固定焊接有两个转体,两个所述转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柱,所述底柱底端固定焊接有按板,所述除渣片固定安装在煎药腔的内部底端,所述除渣片侧表面两端固定焊接有提拉片。
[0006]优选的,所述药罐外表面一侧固定开设有出药嘴,所述出药嘴内部与煎药腔相通,所述出药嘴用于提供倒出中药的出口。
[0007]优选的,所述药罐外表面一侧固定开设有第一握杆,所述第一握杆用于提供移动药罐的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出药嘴与第一握杆相互垂直,用于提供最佳以及最省力的倒药的角度。
[0009]优选的,所述按板表面均匀开设有贯穿按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在按板按压药材时提供药水的浸出通道。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长度尺寸与升降槽长度尺寸相同,所述限位块高度尺寸与转向槽高度尺寸相同。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拉动控制杆使限位块在升降槽内部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杆与收缩杆伸展的效果,紧接着旋转控制杆将限位块扭进转向槽后,完成固定控制杆与收缩杆的效果,随后再旋转控制杆,使收缩杆可以转体为圆心做相应的转动,实现收缩杆与底柱在同一竖直方向,控制握杆下压,实现按板按压煎药腔内部药材,将浸在药材内部的药汁通过通孔浸出,最后从出药嘴流出,此装置可以充分的倒出内部药材所能熬出的药汁,减少药材的浪费,保障最充足的药汁的供应,移动提拉片可将除渣片移动出煎药腔,从而可以轻松的移除清理除渣片上表面的药渣,便于使用者快速的清理内部的药渣,从而避免反倒药罐而导致药罐的意外破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控制杆内部结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收缩腔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药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4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药罐,2、出药嘴,3、第一握杆,4、药罐盖,5、控制杆, 6、第二握杆,7、煎药腔,8、收缩杆,9、转体,10、底柱,11、按板,12、除渣片,13、提拉片,14、通孔,15、固定槽,16、按板收纳槽,17、限位块, 18、收缩腔,19、升降槽,20、转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包括:药罐1、药罐盖4、控制杆5以及除渣片12,所述药罐1内部固定开设有煎药腔7,所述药罐盖4活动安装在药罐1的顶端,所述药罐盖4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15,控制杆5在提拉转向后可进入到固定槽15内部,实现固定控制杆5的作用,辅助实现控制移动药罐盖4的效果,所述药罐盖4下表面固定开设有按板收纳槽16,按板收纳槽16提供按板11收纳空间,所述控制杆5贯穿药罐盖4活动安装在药罐1的内部,所述控制杆5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握杆6,所述控制杆5内部底端固定开设有收缩腔18,所述收缩腔18内壁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升降槽19,限位块17在升降槽19内部移动实现控制杆5 与收缩杆8收缩或者伸展的效果,所述收缩腔18内壁底端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转向槽20,控制第二握杆6扭动控制杆5,将限位块17扭进转向槽20后,完成固定控制杆5与收缩杆8的效果,所述升降槽19与转向槽20相通,所述收缩腔18内部活动安装有收缩杆8,所述收缩杆8顶端位于收缩腔18内部的两侧固定开设两个限位块17,两个限位块17活动安装在升降槽19以及转向槽20的内部,所述收缩杆8底端两侧固定焊接有两个转体9,收缩杆8可以转体9为圆心做相应的转动,两个所述转体9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柱10,所述底柱10底端固定焊接有按板11,所述除渣片12固定安装在煎药腔7的内部底端,所述除渣片12侧表面两端固定焊接有提拉片13,移动提拉片13可将除渣片12移动出煎药腔7,从而可以轻松的移除清理除渣片12上表面的药渣。
[0021]所述药罐1外表面一侧固定开设有出药嘴2,所述出药嘴2内部与煎药腔 7相通,所述出药嘴2用于提供倒出中药的出口,所述药罐1外表面一侧固定开设有第一握杆3,所述第
一握杆3用于提供移动药罐1,所述出药嘴2与第一握杆3相互垂直,用于提供最佳以及最省力的倒药的角度,便于使用者轻松的倒出煎药腔7内部的中药,所述按板11表面均匀开设有贯穿按板11的通孔 14,所述通孔14用于在按板11按压药材时提供药水的浸出通道,所述限位块 17长度尺寸与升降槽19长度尺寸相同,实现限位块17在升降槽19内部移动的效果,所述限位块17高度尺寸与转向槽20高度尺寸相同,实现限位块17 在转向槽20内部旋转移动的效果。
[0022]本技术在使用时,先移动提拉片13将除渣片12放入煎药腔7内部,在除渣片12上表面放入药材,此时的按板11位于按板收纳槽16内部,收缩杆8位于收缩腔18的内部,且控制杆5位于固定槽15的内部,从而移动控制杆5完成盖上药罐盖4的工作,中药熬成后,握住第一握杆3移动药罐1,出药嘴2与第一握杆3相互垂直,提供最佳以及最省力的倒药的角度,便于使用者轻松的倒出煎药腔7内部的中药,接下来拉动控制杆5使限位块17在升降槽19内部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杆5与收缩杆8伸展的效果,紧接着旋转控制杆5将限位块17扭进转向槽20后,完成固定控制杆5与收缩杆8的效果,随后再旋转控制杆5,使收缩杆8可以转体9为圆心做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剂科用中药煎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罐(1)、药罐盖(4)、控制杆(5)以及除渣片(12),所述药罐(1)内部固定开设有煎药腔(7),所述药罐盖(4)活动安装在药罐(1)的顶端,所述药罐盖(4)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15),所述药罐盖(4)下表面固定开设有按板收纳槽(16),所述控制杆(5)贯穿药罐盖(4)活动安装在药罐(1)的内部,所述控制杆(5)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握杆(6),所述控制杆(5)内部底端固定开设有收缩腔(18),所述收缩腔(18)内壁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升降槽(19),所述收缩腔(18)内壁底端两侧固定开设有两个转向槽(20),所述升降槽(19)与转向槽(20)相通,所述收缩腔(18)内部活动安装有收缩杆(8),所述收缩杆(8)顶端位于收缩腔(18)内部的两侧固定开设两个限位块(17),两个限位块(17)活动安装在升降槽(19)以及转向槽(20)的内部,所述收缩杆(8)底端两侧固定焊接有两个转体(9),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