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06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3
本申请提供了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其中,充电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壳体,且第二壳体可相对第一壳体运动;第二壳体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充电组件,充电组件设于第二壳体内并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支架,支架连接第一壳体,且支架可随着第二壳体的运动而随动,以使至少部分支架在凸出于第一壳体的伸出状态和收容于第一壳体的收容状态之间转换。本申请提供的充电设备,通过使支架随着第二壳体的运动进行随动,从而使支架可以在伸出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转换,这样支架既可以在充电设备立式状态下限位电子设备,又可在充电设备卧式状态下提高充电设备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多样性与便捷性。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多样性与便捷性。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多样性与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电子设备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因此,作为电子设备的周边产品之一

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充电设备包括立式结构、卧式结构、以及立卧转换式结构。在立式结构与立卧转换式结构的充电设备中通常设有用于抵接电子设备的支架,以在立式状态下限位电子设备。但在立卧转换式结构的充电设备中,且当充电设备为卧式状态时,支架会影响充电设备表面的平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
[0004]第一壳体;
[0005]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运动;所述第二壳体用于放置电子设备;
[0006]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以及
[0007]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支架可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运动而随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支架在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伸出状态和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收容状态之间转换。
[0008]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充电设备,通过使支架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运动进行随动,从而使支架可以在伸出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转换,这样支架既可以在充电设备立式状态下限位电子设备,又可在充电设备卧式状态下提高充电设备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多样性与便捷性。
[000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
[0010]第一壳体;
[0011]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与转动,所述第二壳体用于放置电子设备;
[0012]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以及
[0013]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开始工作,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与转动;所述电机组件还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停止工作。
[0014]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充电设备,电机组件可通过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开始工作,还可通过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从而使电机停止工作。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充电设备可实现对电机组件更精确的控制,提高了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运动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0015]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以及第二方面提供的充电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感应线圈和电池,
所述充电线圈和所述感应线圈相互配合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
[0016]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通过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以及第二方面提供的充电设备,使支架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运动进行随动,从而使支架可以在伸出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转换,这样支架既可以在充电设备立式状态下限位电子设备,又可在充电设备卧式状态下提高充电设备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多样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为卧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沿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为立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沿B

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23]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25]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C

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27]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C

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为后退状态时图1沿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30]图13为图12的局部示意图。
[0031]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32]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33]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36]图1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37]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与第三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第三转轴、以及电机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9]图2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40]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组件的爆炸图。
[0041]图2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结构的爆炸图。
[0042]图2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D

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43]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子壳体、传动件、以及支架的爆炸图。
[0044]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45]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传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传动件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申请以电子设备2为手机进行示意说明。
[0060]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包括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用于放置电子设备2。其中,第一壳体10可以理解为下壳,第二壳体20可以理解为上壳。第一壳体10连接第二壳体20,使得第二壳体20可相对第一壳体10运动,即第一壳体10可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第二壳体20进行运动。可选地,第一壳体10可转动连接第二壳体20;或者,第一壳体10可移动与转动连接第二壳体20。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壳体20可相对第一壳体10移动,或者第二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运动;所述第二壳体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以及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支架可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运动而随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支架在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伸出状态和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收容状态之间转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或者,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与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壳体抵接所述支架;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角度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所述支架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子壳体与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一侧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且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子壳体与第四子壳体,所述第三子壳体相较于所述第四子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所述第三子壳体与所述第四子壳体围设形成第三收容空间;所述第三子壳体包括底壁、及与至少部分所述底壁周缘弯折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收容空间内,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子壳体,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设于所述第三收容空间外,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槽内。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一侧还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槽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于所述卡槽内。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处于收容状态时,所述支架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凸起部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表面齐平。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三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支架处于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支架从所述第二面上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避让
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第四子壳体一侧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第一旋转部,所述第四子壳体靠近所述支架一侧的部分表面设有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相较于所述第一旋转部远离所述第一子壳体,且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第四子壳体的一侧表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旋转部、所述第四子壳体、以及所述第二旋转部围设形成所述避让空间。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壳体靠近所述支架一侧的部分表面设有第三旋转部,所述第三旋转部相较于所述第一旋转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当所述充电设备为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旋转部抵接所述第一旋转部;当所述充电设备从后退状态至立式状态,所述第三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相分离,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立式状态至所述后退状态,所述第三旋转部可重新抵接所述第一旋转部并带动所述第一旋转部旋转。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旋转部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第四子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表面均齐平。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子壳体与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子壳体与第四子壳体,所述第三子壳体相较于所述第四子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所述第三子壳体与所述第四子壳体围设形成第三收容空间;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电机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电机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丝杆、以及滑动件,所述丝杆连接所述电机,所述滑动件套设所述丝杆,且所述滑动件螺纹连接所述丝杆;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相互配合以使当所述电机工作时,所述滑动件可在所述丝杆上滑动;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二子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转动槽,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三转动槽内。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槽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的方向延伸设置。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子壳体,且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支撑件与导杆,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弯折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设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滑动件设于所述滑动空间内,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滑动件;所述侧板上还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导杆连接所述侧板,且所述导杆贯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滑动件可通过所述第四通孔在所述导杆上滑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空间内,所述弹性件套设所述导杆,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滑动件之间;当所述充电设备为初始状态时,所述弹性件抵接侧板与所述滑动件,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霍尔磁铁与霍尔支撑件,所述霍尔磁铁装设于所述霍尔支撑件内,所述霍尔支撑件套设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一侧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忠玉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