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及其避震方法,主要由一立管套设于一内杆,并在该立管和该内杆之间设有复数定位销和复数滚子,据以达成消除该立杆、内杆之间之间隙产生,以防止该立杆、内杆过大磨耗及作相对旋转,进而降低噪音,且转向确实,并利用一调节杆对一弹簧进行压缩或伸长的调节,以达到依照不同的个人习惯调整避震强度的目的。习惯调整避震强度的目的。习惯调整避震强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及其避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领域,尤其指一种单枪避震前叉的范畴。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自行车可能会在崎岖不平的路面骑行,因安全考量,须具备良好的避震效果,故在自行车的二前叉脚会装设有避震机构,但弹簧的弹性常数会随着长时间使用而衰退,造成弹簧两者之间的平衡性下降,增加骑车的风险,且设置两组弹簧的成本提高,因此后续便有人陆续改良为单枪避震前叉,其是在前叉的上管与下管之间安装弹簧,利用单枪均匀吸震达到避震效果,同时避免平衡性的问题。
[0003]然而,已知的单枪避震前叉实际使用时存有缺点,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65310号「前叉中管定位结构改良(三)」所揭示内容,其避震机构的作动摩擦力较大,内部构件容易磨耗,各构件之间进而形成过大之间隙,使其避震机构容易产生噪音。
[0004]进一步,另该专利前案存在另一问题点,是无法调整弹簧的弹性常数,在不同路面或是个人习惯下无法达到舒适的避震效果,再者弹簧长期的使用后,立管与导杆之间产生间隙,导致弹簧无法顺利吸收震动,增加骑自行车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缘此,本专利技术人乃穷极心思开发出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及其避震方法,故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降低避震作动摩擦磨耗的一种单枪避震前叉;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调节避震软硬度的一种单枪避震前叉。
[0006]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目的,运用如下技术手段:
[0007]一种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br/>[0008]一前叉座体,其顶端有一贯孔槽,又该前叉座体底部接设于一第一前叉脚和一第二前叉脚;
[0009]一内杆,其杆体呈阶梯状,其底部接设该前叉座体的贯孔槽并与一紧固件接设,而该内杆的上方部位设有一嵌槽部,又该嵌槽部表面设有复数个垂向的第一定位槽,并分别提供设置复数个定位销;
[0010]一调节杆,贯穿一防尘组件、一限位套环和一弹簧后,并将其底部接设于该内杆的顶端;
[0011]一立管,为中空圆柱体,其内壁设有复数个第一导槽,于该立管套设该内杆时,使各该第一导槽提供导引该复数个定位销,又使该立管能够容置套设于该弹簧、调节杆和内杆的外部;
[0012]如此,由该内杆上的复数个定位销与该立管嵌设,据以引导该立管上下线性作动。
[0013]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中:该内杆顶端设有一第一内螺纹孔槽,以提供接设该调节杆底部所设一外螺纹;又该内杆的底端设有一第二螺纹孔槽,以提供接设于该紧固件的外螺纹。
[0014]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中:该内杆顶端的嵌槽部表面设有复数个横向的第二定位槽,以供复数个滚子容置嵌设;又该立管的内壁设有复数个第二导槽,当设立管套设容置该内杆时,使该第二导槽提供该复数个滚子抵顶作动。
[0015]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中:当该立管与内杆套设时,立管中空内壁上所设复数个垂向的第一导槽及复数个水平状第二导槽互为交错相隔配置,又该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的设置从该立管的底部延伸至中间处。
[0016]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中:该内杆外周端面设为多角形体,由复数个立面构成复数个角端,且各该角端设有第一定位槽,而每一个立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定位槽;该立管内径设有内多角形孔槽可供内杆对应容设,且该内多角形孔槽由复数个该第一导槽及复数个该第二导槽所构成,立管的第一导槽对应该内管的定位销及使该立管的第二导槽对应该内杆的滚子。
[0017]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中:该内杆嵌槽部表面设有偶数个垂向的第一定位槽,且设有偶数个水平状第二定位槽,以供相对应的定位销及滚子容置嵌设。
[0018]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中:该防尘组件还包含有一防尘套和一上结合座,且该上结合座和该前叉座体的下结合座与该防尘套一起接设。
[0019]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中:还包含有一吸震垫套,该吸震垫套贯穿于该调节杆并设置于该限位套环的上方处。
[0020]一种单枪避震前叉的避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0021]一前叉避震处选择安装步骤,选于二前叉脚的上方处作为安装避震处;
[0022]一伸缩避震建置步骤,在该安装避震处设有兼具伸缩及避震的机构,而该机构还包含有一立管、一内杆、一调节杆及一弹簧,其中将该调节杆穿伸于该立管所设一限位套环、弹簧后,而结设于该内杆的顶端,让该弹簧位于该立管、该内杆之间;及
[0023]一降低摩擦步骤,在该立管、内杆之间设置有复数个定位销及复数个滚子,其中该复数个定位销据以引导该立管上下线性作动,并利用该复数滚子减少该内杆与立管之间作动时的摩擦。
[0024]本专利技术凭借该上述手段可以达成如下功效:
[0025]本专利技术主要以装设于该内杆的复数个定位销与该立管的第一导槽接设,据以引导该立管上下线性作动,并利用该复数滚子与第二导槽接设,来达到减少该内杆与立管作动时的摩擦,以降低磨耗及噪音,并延长构件寿命。
[0026]本专利技术欲调整避震软硬度时,系以工具从该调节杆顶端的内六角孔,以旋动该外螺纹并作动该内杆往上推移,以改变弹簧的压缩行程,进而达到调整避震软硬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的立体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的立体分解图。
[0029]图3是图1的X
‑
X截面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的内杆的放大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的立管的立体剖面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的立管的底视图。
[0033]图7是图3的Y
‑
Y截面图。。
[0034]图8是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结构的作动示意图。
[0035]图9是本专利技术单枪避震前叉的避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A
‑
单枪避震前叉;B
‑
单枪避震前叉的避震方法;a
‑
前叉避震处选择安装步骤;b
‑
伸缩避震建置步骤;c
‑
降低摩擦步骤;1
‑
前叉;11
‑
前叉座体; 12
‑
第一前叉脚;13
‑
第二前叉脚;14
‑
下结合座;15
‑
贯孔槽;16
‑
紧固件;2
‑
立管;20
‑
内多角形孔;21
‑
第一导槽;22
‑
第二导槽;23
‑
上结合座;3
‑
调节杆;31
‑
内六角孔;32
‑
外螺纹;33
‑
吸震垫套;34
‑
垫片;35
‑
限位套环;36
‑
防尘套;37
‑
弹簧; 4
‑
内杆;4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前叉座体,其顶端有一贯孔槽,又该前叉座体底部接设于一第一前叉脚和一第二前叉脚;一内杆,其杆体呈阶梯状,其底部接设该前叉座体的贯孔槽并与一紧固件接设,而该内杆的上方部位设有一嵌槽部,又该嵌槽部表面设有复数个垂向的第一定位槽,并分别提供设置复数个定位销;一调节杆,贯穿一防尘组件、一限位套环和一弹簧后,并将其底部接设于该内杆的顶端;一立管,为中空圆柱体,其内壁设有复数个第一导槽,于该立管套设该内杆时,使各该第一导槽提供导引该复数个定位销,又使该立管能够容置套设于该弹簧、调节杆和内杆的外部;如此,由该内杆上的复数个定位销与该立管嵌设,据以引导该立管上下线性作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杆顶端设有一第一内螺纹孔槽,以提供接设该调节杆底部所设一外螺纹;又该内杆的底端设有一第二螺纹孔槽,以提供接设于该紧固件的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杆顶端的嵌槽部表面设有复数个横向的第二定位槽,以供复数个滚子容置嵌设;又该立管的内壁设有复数个第二导槽,当设立管套设容置该内杆时,使该第二导槽提供该复数个滚子抵顶作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单枪避震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立管与内杆套设时,立管中空内壁上所设复数个垂向的第一导槽及复数个水平状第二导槽互为交错相隔配置,又该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的设置从该立管的底部延伸至中间处。5.如权利要求3所述单枪避震前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忠,
申请(专利权)人:六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