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93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包括后片、两个前片、两个袖片,其特征在于,两个袖片的袖口内均设有袖套,袖套上设有一圈折痕,袖套靠近袖片的部分沿折痕向外翻折后,折痕将袖套分为外层套、内层套,外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和袖片的袖口边缘可拆连接,内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还设有弹性袖口段,平常整个袖套藏在袖片的袖口内,露出弹性袖口段,不影响羽绒服美感,需要使用时,弹性袖口段先翻折,包裹袖片的袖口部分,再沿着袖片移动弹性袖口段,拉出袖套,全面的包裹袖口。全面的包裹袖口。全面的包裹袖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

技术介绍

[0002]羽绒服因为兼顾轻便和保暖效果,穿着暖和舒适,所以可以说是人们冬季的必备衣物,但是羽绒服的清洗却非常不便,可以发现和其他类型的服装一样,袖口(即袖片靠近人手腕处的一部分)是羽绒服非常容易脏的部分,目前的羽绒服也有在袖口上设计可拆卸的护袖片,保护袖口不被弄脏,当护袖片弄脏后,拆下护袖片,单独清洗晾干即可。
[0003]虽然护袖片的设计较为实用,但是一方面,护袖片直接设计在袖口外,影响羽绒服整体的美感,另一方面,护袖片一般设计在袖口的下部分,不能全面地保护到袖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在袖口内设置袖套,通过折痕,将袖套分为外层套、内层套,外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和袖片的袖口边缘可拆连接,内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还设有弹性袖口段,平常整个袖套藏在袖片的袖口内,露出弹性袖口段,不影响羽绒服美感,需要使用时,弹性袖口段先翻折,包裹袖片的袖口部分,再沿着袖片移动弹性袖口段,拉出袖套,全面的包裹袖口,具有保持羽绒服整体美观、全面保护袖口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包括后片、两个前片、两个袖片,两个所述袖片的袖口内均设有袖套,所述袖套上设有一圈折痕,所述袖套靠近所述袖片的部分沿所述折痕向外翻折后,所述折痕将所述袖套分为外层套、内层套,所述外层套远离所述折痕一侧的边缘和所述袖片的袖口边缘可拆连接,所述内层套远离所述折痕一侧的边缘还设有弹性袖口段。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常整个袖套藏在袖片的袖口内,露出弹性袖口段,不影响羽绒服美感,保持了美观的效果,同时,弹性袖口段在弹性作用下,贴合人体,一定程度上使袖套保持稳定,在袖片容易弄脏的场合,可以通过弹性袖口段将袖套套入到袖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层套远离所述折痕一侧的边缘和所述袖片的袖口边缘之间设置有拉链一。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拉链一来实现可拆卸连接,操作方便。
[0010]作为优选,所述袖套处于所述袖片的袖口内时,所述拉链的拉手朝向袖口内侧。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袖套隐藏在袖口内的状态,在包裹袖口的状态下,袖套会更加容易拆装,因此,袖套隐藏在袖口内时,拉链的拉手朝向袖口内侧,这样将袖套拉出,包裹袖口后,拉链的拉手也随之被翻到外侧,方便袖套的拆装。
[0012]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袖口段沿所述内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翻折后,所述弹性袖口段包裹所述袖片的袖口边缘部分。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时,弹性袖口段先翻折,包裹袖片的袖口部分,再沿
着袖片移动弹性袖口段,拉出袖套,全面的包裹袖口,使袖套包裹袖口部分更便捷。
[0014]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袖片的袖口外表面均设有收紧袖口的收紧带。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袖片较为宽松,另一方面袖片内有羽绒,直接将弹性袖口段翻折,并使其能包裹袖片的袖口边缘部分,操作起来并不方便,设计收紧带,收紧袖口,方便这一操作。
[0016]作为优选,所述收紧带、袖片的袖口外表面分别设有魔术贴。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带上魔术贴和袖片上魔术贴的不同位置配合,实现收紧、放松。
[0018]作为优选,所述收紧带设有至少两个纽扣孔,所述袖片的袖口外表面设有纽扣。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纽扣和收紧带上的不同孔位配合,实现收紧、放松。
[0020]作为优选,所述袖套的材质为防水面料。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水渍等一些液体污染可以渗透袖套,污染到袖口,所以袖套的材质选取现有的防水面料,例如防水帆布、pvc涂塑布、防水尼龙布等。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袖套的剖视图;
[0025]图4为实施例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前片;2、袖片;3、袖套;31、外侧套;32、内侧套;4、拉链一;5、弹性袖口段;6、收紧带;7、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包括后片、两个前片1、两个袖片2,按照常规的服装缝纫方式,将后片、两个前片1、两个袖片2缝制成衣,然后在两个前片1之间设置拉链或者纽扣等,这些都是现有技术,对其具体的操作、连接方式不作赘述。
[0029]如图3所示,两个袖片2的袖口内均设有袖套3,袖套3上设有一圈折痕,将袖套3沿着折痕向外翻折后,袖套3长度变短,并产生内外两层重叠。为了方便后续的说明,按照折痕将袖套3分为外层套、内层套。
[0030]外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和袖片2的袖口边缘可拆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在两者之间设置拉链一4。内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和袖片2的袖口边缘平齐,并且内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还设有弹性袖口段5。这样当袖套3隐藏在袖片2的袖口内时,在视觉上,弹性袖口段5像是连接于袖片2的袖口边缘,保持了美观的效果。同时,弹性袖口段5在弹性作用下,贴合人体,一定程度上使袖套3保持稳定。
[0031]在袖片2的袖口需要长时间压着桌面、或者做饭、做家务等一些容易弄脏的场合,
将弹性袖口段5沿内层套远离折痕一侧的边缘翻折。在翻折后的状态下,弹性袖口段5包裹袖片2的袖口边缘部分,然后沿着袖片2移动弹性袖口段5,拉出袖套3,全面的包裹袖口,对袖口起到全面保护的作用。因为水渍等一些液体污染可以渗透袖套3,污染到袖口,所以袖套3的材质选取现有的防水面料,例如防水帆布、pvc涂塑布、防水尼龙布等。
[0032]如图4所示,另外可以发现,相比袖套3隐藏在袖口内的状态,在包裹袖口的状态下,袖套3会更加容易拆装。因此,袖套3隐藏在袖口内时,拉链的拉手朝向袖口内侧,这样将袖套3拉出,包裹袖口后,拉链的拉手也随之被翻到外侧,方便袖套3的拆装。
[0033]回到图2所示,一方面袖片2较为宽松,另一方面袖片2内有羽绒,直接将弹性袖口段5翻折,并使其能包裹袖片2的袖口边缘部分,操作起来并不方便。因此,两个袖片2的袖口外表面均设有收紧袖口的收紧带6。收紧带6、袖片2的袖口外表面分别设有魔术贴7。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收紧带6设有至少两个纽扣孔,袖片2的袖口外表面设有纽扣(这都是服装领域中的常见方式,附图中以魔术贴7为例)。通过上述两种类似原理的设置,使收紧带6可以收紧或放松袖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包括后片、两个前片(1)、两个袖片(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袖片(2)的袖口内均设有袖套(3),所述袖套(3)上设有一圈折痕,所述袖套(3)靠近所述袖片(2)的部分沿所述折痕向外翻折后,形成重叠的内外两层,沿所述折痕,将所述袖套(3)分为外层套、内层套,所述外层套远离所述折痕一侧的边缘和所述袖片(2)的袖口边缘可拆连接,所述内层套远离所述折痕一侧的边缘还设有弹性袖口段(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套远离所述折痕一侧的边缘和所述袖片(2)的袖口边缘之间设置有拉链一(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活式袖口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3)处于所述袖片(2)的袖口内时,所述拉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伊森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