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90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型腔和后模,内部封闭形成工件的形状,所述型腔为一体式并形成工件的外表面形状,所述前模上设置有第一内芯,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第二内芯,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第二内芯配合形成工件的内表面形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通过一体式的型腔,实现工件外表面无合模线;解决了直筒壳体成型时的外观问题,实现外观上无合模线,周圈外观无印记,大幅减小修模时间和费用;另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外观美观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通过设置在前模、型腔、推板、后模之间设置延时的拉动关系,完成工件脱模操作;工件外表面无需设置拔模角度,脱模操作简单,脱模轻松,工件表面质量较佳。工件表面质量较佳。工件表面质量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


[0001]本申请一般涉及电器元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直筒状塑胶注塑件,可以应用与大、小家电的终端设备上,用作设备的外观壳体,配合特定的结构设计,具有组装简单,易成型的特点。
[0003]目前家电设计外壳存在有较多的直筒身设计方案,截面有圆形或者方形,但在外观成型时均会存在几条合模线,影响外观的审美和整体性,合模线的存在增加了修模的时间和费用,影响了外观的一致性和用户体验。
[0004]为了消除产品合模线,不得不手工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但很难完全消除,处理工作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0005]因此,亟需研究一种可以消除合模线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模具可以消除直筒状塑胶注塑件的合模线。
[0007]一种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型腔和后模,内部封闭形成工件的形状,所述型腔为一体式并形成工件的外表面形状,所述前模上设置有第一内芯,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第二内芯,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第二内芯配合形成工件的内表面形状;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模和所述型腔之间设置有第一移动导向机构和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导向机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模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板配合的第二移动导向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
[0011]优选地,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之间通过开闭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弹性卡扣及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卡接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移动到所述后模的第二限位机构处,所述开闭装置的弹性卡扣压缩到开闭装置内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弹性卡扣分离;
[0013]所述推板移动到所述后模上的非第二限位机构处,所述开闭装置的弹性卡扣伸出开闭装置的外表面,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弹性卡扣实现卡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开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板上的容纳腔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的弹性卡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弹簧和卡扣件,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和所述
卡扣件之间;
[0016]所述弹性卡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配合,实现卡扣件在容纳腔内的伸出与压缩;另一端与卡接件配合,实现卡扣件与卡接件的卡合与分离。
[0017]优选地,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之间设置有第三移动导向机构。
[0018]优选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后模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0019]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通过一体式的型腔,实现工件外表面无合模线;解决了直筒壳体成型时的外观问题,实现外观上无合模线,周圈外观无印记,大幅减小修模时间和费用;另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外观美观度。
[00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通过设置在前模、型腔、推板、后模之间设置延时的拉动关系,完成工件脱模操作;工件外表面无需设置拔模角度,脱模操作简单,脱模轻松,工件表面质量较佳。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的模具实现前模抽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申请的模具实现后模抽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申请的模具实现推板与型腔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申请的模具实现工件脱离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申请的模具实现工件脱离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移动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4]1、工件;2、合模线;3、前模;4、型腔;5、后模;6、推板;7、第一移动导向机构;8、第一限位机构;9、第二移动导向机构;10、第二限位机构;11、第三移动导向机构;12、第三限位机构;301、第一内芯;501、第二内芯;13、开闭装置;131、弹性卡扣;132、卡接件;133、容纳腔;1301、弹簧;1302、卡扣件;101、第一平面;102、斜面;103、第二平面;10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7]图1所示为直筒身工件1,截面有圆形或者方形,通过现有技术外观成型时均会存
在几条合模线2,影响外观的审美和整体性;图2为本申请所公开的模具和方法获得的工件,实现外观上无合模线,周圈外观无印记。
[0038]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具,请详见图3,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3、型腔4和后模5,内部封闭形成工件的形状,所述型腔为一体式并形成工件1的外表面形状,所述前模3上设置有第一内芯301,所述后模5上设置有第二内芯501,所述第一内芯301与所述第二内芯501配合形成工件1的内表面形状;所述型腔4和所述后模5可拆卸连接。
[0039]为了限制前模和型腔的运动上下限,所述前模和所述型腔之间设置有第一移动导向机构7和第一限位机构8;所述第一移动导向机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模上。
[0040]另外,所述后模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6,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之间。为了限制推板和后模运动的上下限,所述后模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板配合的第二移动导向机构9和第二限位机构10。
[0041]在具体设置时,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之间通过开闭装置13可拆卸连接,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弹性卡扣131及与所述弹性卡扣131配合的卡接件132,如图10所示。
[0042]其中,所述推板移动到所述后模的第二限位机构处,所述开闭装置的弹性卡扣压缩到开闭装置内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弹性卡扣分离;所述推板移动到所述后模上的非第二限位机构处,所述开闭装置的弹性卡扣伸出开闭装置的外表面,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弹性卡扣实现卡合。
[0043]具体地,所述开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型腔和后模,内部封闭形成工件的形状,所述型腔为一体式并形成工件的外表面形状,所述前模上设置有第一内芯,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第二内芯,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第二内芯配合形成工件的内表面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和所述型腔之间设置有第一移动导向机构和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导向机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板配合的第二移动导向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和所述后模之间通过开闭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弹性卡扣及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卡接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勤领徐进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