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包括焦化炉主体,所述焦化炉主体内部设置有辐射室,所述辐射室的上方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辐射室内壁设置有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所述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外包覆有绝缘保温层;所述辐射室底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转盘上连接有若干根加热管,该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加热方式易造成焦化炉腐蚀的问题。炉腐蚀的问题。炉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焦化炉
,具体涉及一种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状焦是炭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一个优质品种,其外观为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多孔固体,其结构具有明显流动纹理,孔大而少且略呈椭圆形,颗粒有较大的长宽比,有如纤维状或针状的纹理走向,摸之有润滑感,是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特种炭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高端炭素制品的原料。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针状焦可分为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种。以石油渣油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油系针状焦;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煤系针状焦。传统的焦化炉,容易受到腐蚀,使用寿命短,容易造成加热炉破裂,降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以解决传统加热方式易造成焦化炉腐蚀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包括焦化炉主体,所述焦化炉主体内部设置有辐射室,所述辐射室的上方设置有出气口。
[0005]所述辐射室内壁设置有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所述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外包覆有绝缘保温层。
[0006]所述辐射室底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转盘上连接有若干根加热管。
[0007]所述焦化炉外部安装有控制器。
[0008]所述辐射室内壁中间位置安装有导流板。
[0009]所述加热管为螺旋缠绕式;所述加热管包括呈螺旋状的螺旋管段和呈直线状的直管段。所述直管段从螺旋管段的螺旋内腔中穿过,所述螺旋管段的底部和直管段的底部均设置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和螺旋管段的底部直接设置有绝缘件,所述接线端和直管段的底部直接设置有绝缘件。
[0010]所述加热管内部设置有引棒,所述引棒上端连接有发热丝,所述加热管内部填充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内为导热绝缘介质。
[0011]所述螺旋管段外部套接有若干个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圈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外层设置有防滑圈。
[0012]优选的,所述防滑圈呈圆形阵列状分布有多个凸起。
[0013]优选的,所述导流板有2个。所述导流板可上下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辐射室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辐射室的下端有第二温
度传感器。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加热管和转盘的配合使辐射室受热均匀,通过导流板提高传热效率,增加辐射室热强度。通过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和加热管对辐射室进行加热,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不易造成焦化炉的腐蚀,延长焦化炉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加热管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
[0019]图4为保护套截面图;
[0020]图中:1
‑
焦化炉主体;2
‑
辐射室;3
‑
出气口;4
‑
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5
‑
绝缘保温层;6
‑
转盘;7
‑
加热管;701
‑
螺旋管段;702
‑
直管段;703
‑
接线端;704
‑
绝缘件;705
‑
引棒;706
‑
发热丝;707
‑
密封层;708
‑
保护套;709
‑
橡胶圈;710
‑
防滑圈;8
‑
第一温度传感器;9
‑
第二温度传感器;10
‑
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中所示的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包括焦化炉主体1,所述焦化炉主体1内部设置有辐射室2,所述辐射室2为热交换的主要场所,所述辐射室2的上方设置有出气口3。
[0023]所述辐射室2内壁设置有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4。所述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4外包覆有绝缘保温层5。
[0024]所述辐射室2底部安装有转盘6,所述转盘6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转盘6上连接有若干根加热管7。
[0025]如图2
‑
4中所示,所述加热管7为螺旋缠绕式;所述加热管7包括呈螺旋状的螺旋管段701和呈直线状的直管段702。所述直管段702从螺旋管段701的螺旋内腔中穿过,所述螺旋管段701的底部和直管段702的底部均设置有接线端703,所述接线端703和螺旋管段701的底部直接设置有绝缘件704,所述接线端703和直管段702的底部直接设置有绝缘件704;所述螺旋管段701的底部与接线端703通过绝缘件704紧固,所述直管段702的底部与接线端703通过绝缘件704紧固。
[0026]如图3中所示,所述加热管7内部设置有引棒705,所述引棒705上端连接有发热丝 706,所述加热管7内部填充有密封层707。所述密封层707内为导热绝缘介质。
[0027]如图4中所示,所述螺旋管段701外部套接有若干个保护套708,所述保护套708 的内圈设置有橡胶圈709,所述橡胶圈709外层设置有防滑圈710,所述防滑圈710呈圆形阵列状分布有多个凸起。所述防滑圈710的凸起方便保护套708在加热管7上旋转,便于根据实际
需求在加热管7的螺旋管段701的外圈设置多个保护套708。
[0028]所述螺旋缠绕式的加热管7能增加受热面积。通过电机带动转盘6旋转从而使加热管 7旋转,使加热管7受热均匀。
[0029]所述辐射室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辐射室2的下端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所述焦化炉外部安装有控制器11。
[0030]所述辐射室2内壁中间位置安装有导流板10,所述导流板10有2个。所述导流板10可上下转动。所述导流板10提高了传热效率,增加了焦化炉内热强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将接收到的温度传送给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控制导流板10转动,对辐射室2内温度进行导流。
[0031]工作原理: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通过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4和加热管7对辐射室 2进行加热,通过转盘6内的电机带动转盘6转动,使加热管7进行旋转,使辐射室2 受热均匀,通过控制器11控制导流板10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增加辐射室2热强度。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焦化炉主体(1),所述焦化炉主体(1)内部设置有辐射室(2),所述辐射室(2)为热交换的主要场所,所述辐射室(2)的上方设置有出气口(3);所述辐射室(2)内壁设置有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4);所述远红外辐射电加热层(4)外包覆有绝缘保温层(5);所述辐射室(2)底部安装有转盘(6),所述转盘(6)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转盘(6)上连接有若干根加热管(7);所述加热管(7)为螺旋缠绕式;所述辐射室(2)内壁中间位置安装有导流板(10),所述焦化炉外部安装有控制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室(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辐射室(2)的下端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状焦焦化炉专业远红外辐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0)可上下转动;所述导流板(10)有2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状焦焦化炉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陈,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神洲化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