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国平专利>正文

远距离供电系统末端短路保护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1629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远距离供电系统末端短路保护器,特征是,电容C↓[1]-C↓[6]分三组串联并接成Y型后,接在供电系统的末端,靠近节点的三个电容分别与继电器J↓[1]、J↓[2]和J↓[3]并联;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J↓[4]串接构成一直流回路,电阻R和继电器J↓[4]常开接点串接后,跨接在线路对地之间。当供电系统末端短路时,电压急剧下降,继电器J↓[4]吸合,使电阻R对地形成通路,产生漏电电流,前级供电开关跳闸,达到短路保护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保护装置,用于井下远距离供电线路的末端短路保护。技术背景在矿井井下供电中,经常遇到远距离供电,有时距离可达二千多米,这时,如果供电系统末端发生短路故障,会因供电线路较长,造成短路电流较小,前级开关短路保护装置往往难以动作,造成开关不能自动跳闸断电,起不到保护作用,严重时,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目前,为了保证开关在供电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自动跳闸断电,有人设计了一种“远距离相间短路保护器”,专利号96223998.4,它在被测电网中分别设置由各相间变压器构成的终端电压检测装置和始端漏电检测装置,使得配电系统在有相间短路时有漏电电流产生;从而使前级装有漏电保护装置的开关动作,自动跳闸起到短路保护作用。这种保护器虽然能够实现远距离供电线路的短路保护,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特别是采用变压器作为保护器的元件之一,在井下潮湿的恶劣环境下,较易受潮和发热,造成变压器的断路或短路,从而造成保护器失灵无法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使用易维护的远距离供电系统末端短路保护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远距离供电系统末端短路保护器,包括电容、继电器、二极管和电阻,特征是,电容C1和C2串联、C3和C4串联、C5和C6串联,串联后的三组电容接成Y型后,接在供电系统的末端,靠近Y型节点的电容C2、C4和C6分别与继电器J1、J2和J3并联;整流二极管D1、D2和D3一端分别接在电容C1、C3和C5前的相线上,另一端均和直流继电器J4串接构成一直流回路,继电器J1、J2和J3的常闭接点J1-1、J2-1和J3-1并接后,串接在直流继电器J4的直流回路中;电阻R和直流继电器J4常开接点J4-1串接后,跨接在线路对地之间。当供电系统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末端电压急剧下降,继电器J1、J2和J3中的一个或二个或三个因电压降低而释放,继电器J1、J2和J3的常开接点J1-1、J2-1和J3-1中的一个或二个或三个闭合接通,继电器J4得电吸合,其常开接点J4-1闭合接通,使电阻R对地形成通路,整个供电系统因短路引发通过电阻R形成的接地现象,产生漏电电流。这时装有漏电保护装置的前级供电开关因为供电系统漏电而跳闸,从而达到远距离供电系统末端短路保护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使用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线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660伏电压A、B、C三相供电线路为例,本技术的电容C1-C6应耐压500伏以上,容量在3-5微法;电阻R的阻值为5-7千欧,整流二极管为0.5安培的硅整流二极管;继电器J1、J2和J3选用220伏交流继电器,接点容量0.5安培、耐压250伏;直流继电器J4选用127伏直流继电器,以保证其在线路短路时只需较低的电压就能工作,保证漏电电流通道的接通,从而保证前级供电开关因为漏电电流的产生而迅速跳闸。所有元件按附图电连接后,应安装在隔爆箱内,满足井下防爆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距离供电系统末端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容C↓[1]和C↓[2]串联、C↓[3]和C↓[4]串联、C↓[5]和C↓[6]串联,串联后的三组电容接成Y型后,接在供电系统的末端,靠近Y型节点的电容C↓[2]、C↓[4]和C↓[6]分别与继电器J↓[1]、J↓[2]和J↓[3]并联;整流二极管D↓[1]、D↓[2]和D↓[3]的一端分别接在电容C↓[1]、C↓[3]和C↓[5]前的相线上,另一端均和直流继电器J↓[4]串接构成一直流回路,继电器J↓[1]、J↓[2]和J↓[3]的常闭接点J↓[1-1]、J↓[2-1]和J↓[3-1]并接后,串接在直流继电器J↓[4]的直流回路中;电阻R和直流继电器J↓[4]常开接点J↓[4-1]串接后,跨接在线路对地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供电系统末端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容C1和C2串联、C3和C4串联、C5和C6串联,串联后的三组电容接成Y型后,接在供电系统的末端,靠近Y型节点的电容C2、C4和C6分别与继电器J1、J2和J3并联;整流二极管D1、D2和D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国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