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48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设置在脱粒滚筒下部的凹板,上筛,下筛,在凹板和上筛之间设置有抖动板,抖动板通过四根等长的吊带悬挂在左机架和右机架上,抖动板前端向下倾斜设置,抖动板的前端位于上筛前端的后部,抖动板的后端位于凹板的后部,抖动板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若干个角状板,角状板沿底板的前后方向设置,角状板与底板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抖动板的其中一侧与曲柄机构连接,曲柄机构连接在对应侧的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抖动板,可以使滚筒后部分离出的脱出物能返回上筛前部,延长脱出物在筛面的清选时间,并可加强筛面脱出物分布的均匀性。的均匀性。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属于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收获机主要包括脱粒滚筒、凹板、上筛、下筛、杂余输送器、籽粒输送器、风机。待脱粒物料经过脱粒滚筒和凹板脱粒后,一部分脱出物由滚筒后部输出落到清选筛上,在风机和清选筛的振动作用下,脱出物通过清选筛进行筛选,籽粒通过籽粒输送器进行输送收集,杂余通过杂余输送器进行输送收集。现有的收获机存在如下缺陷:脱出物在清选筛上的清选时间短,清选不干净,分离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延长脱出物在筛面的清选时间,减少清选损失的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设置在脱粒滚筒下部的凹板,上筛,下筛,其特征是:在所述凹板和所述上筛之间设置有抖动板,所述抖动板通过四根等长的吊带悬挂在左机架和右机架上,且所述抖动板前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抖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所述抖动板的前端位于所述上筛前端的后部,所述抖动板的后端位于所述凹板的后部,所述抖动板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若干个角状板,所述角状板沿所述底板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角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抖动板的其中一侧与曲柄机构连接,曲柄机构连接在对应侧的机架上。
[0005]本技术中,抖动板通过曲柄机构可以实现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通过设置抖动板,滚筒后部分离出的脱出物首先落在抖动板上,通过抖动板可以使滚筒后部分离出的脱出物能返回上筛前部,延长脱出物在筛面的清选时间,减少清选损失。抖动板采用在底板上设置角状板的结构设计,抖动板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抖向一侧的籽粒不会再被抖回另一侧,加强筛面脱出物分布的均匀性,减少清选损失过大的问题。
[0006]进一步的,为保证脱出物在抖动板上能顺利由后部运动到前端,抖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大于脱出物与抖动板之间的摩擦角。
[0007]进一步的,为防止抖动板出现偏振,抖动板长度方向的两根吊带之间的间距大于抖动板长度的1/2,小于抖动板长度的3/4。
[0008]进一步的,为保证抖动板上的脱出物在筛面上的均匀性,角状板的斜边与底板之间的夹角θ等于或大于脱出物与底板间的摩擦角。
[0009]进一步的,为防止脱出物滑出抖动板,所述抖动板的后部连接有阻挡板。
[0010]进一步的,为防止滚筒后端分离出的脱出物堆积影响脱出物在抖动板上的移动,所述阻挡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小于90
°
+β+θ。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抖动板,滚筒后部分离出的脱出物首先落在抖动板上,通过抖动板可以使滚筒后部分离出的脱出物能返回上筛前
部,延长脱出物在筛面的清选时间,防止滚筒后端分离出的脱出物直接被抛出机外导致分离损失过大,减少清选损失;抖动板采用在底板上设置角状板的结构设计,抖动板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抖向一侧的籽粒不会再被抖回另一侧,加强筛面脱出物分布的均匀性,减少清选损失过大的问题;通过采用等长吊带连接抖动板和机架,可保证抖动板上的物料运动轨迹的一致性,同时也可降低抖动板振动对机架造成的振动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抖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中的抖动板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中:1、风机;2、导流板;3、凹板;4、脱粒滚筒;5、阻挡板;6、抖动板;7、上筛;8、下筛;9、杂余输送器;10、籽粒输送器;11、左机架;12、吊带;13、支撑座;14、驱动轴;15、链轮;16、第一轴承;17、曲柄;18、连接板;19、第二轴承;20、连接轴;21、第三轴承;22、螺栓轴;23、螺母;24、支架;25、右机架;26、角状板;2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附图所示是一种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收获机主要由风机1,导流板2,凹板3,脱粒滚筒4,阻挡板5,抖动板6,上筛7,下筛8,杂余输送器9,籽粒输送器10,左机架11,右机架25,吊带12构成。本技术是在现有的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增加了抖动板结构。
[0019]所述抖动板6在垂直方向位于凹板3和上筛7之间,在水平方向其前端位于上筛7前端的后部,其后端位于凹板3的后部。抖动板6通过四根等长的吊带12悬挂在左机架11和右机架25上,且抖动板6呈前端向下倾斜设置状态,抖动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根所述吊带12。采用等长吊带连接抖动板6和机架,可保证抖动板6上的物料运动轨迹的一致性,并可降低抖动板6振动对机架造成的振动损伤。为保证脱出物在抖动板上能顺利由后部移动到前端,抖动板6与水平面的夹角β大于脱出物与抖动板6之间的摩擦角。为防止抖动板出现偏振,优选的是,抖动板6长度方向的两根吊带12之间的间距大于抖动板长度的1/2,小于抖动板长度的3/4。
[0020]抖动板6由底板27和若干个角状板26焊接而成,角状板26沿底板27的前后方向设置,若干个角状板26沿底板27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角状板26与底板27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斜边与底板27呈夹角θ,且该角度等于或大于脱出物与底板27间的摩擦角。抖动板6的后部连接有阻挡板5,阻挡板5倾斜向后设置,阻挡板5与底板27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小于90
°
+β+θ,阻挡板5用于避免脱出物滑出抖动板6。
[0021]所述抖动板6的右侧与曲柄机构连接,通过曲柄机构可带动抖动板6往复运动。曲柄机构包括曲柄17、连接板18、驱动轴14、连接轴20、螺栓轴22、链轮15。抖动板6右侧中部连接有支架24,连接板18的一端与螺栓轴22通过第三轴承21铰接,螺栓轴22穿过第三轴承21、支架24后用螺母23固定,连接板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9与连接轴20铰接,连接轴20的
一端穿过第二轴承19后,用螺母与连接板18固接,连接轴20的另一端穿过曲柄17后用螺母固定,曲柄17与驱动轴14固连在一起,驱动轴14穿过第一轴承16后安装在两个支撑座13上,支撑座13安装在右机架25上,驱动轴14的外端安装有链轮15,动力机构可通过链轮15驱动曲柄机构带动抖动板6往复运动。
[0022]本技术工作时,驱动轴14在链轮15带动下转动,并带动曲柄17转动,曲柄17带动连接轴20运动,并通过连接轴20带动抖动板6往复运动。滚筒后部分离出的脱出物首先落在抖动板6上,通过抖动板6可以使滚筒后部分离出的脱出物能返回上筛7前部,延长脱出物在筛面的清选时间,减少清选损失。抖动板6在往复运动过程中通过其上部设置的角状板26可以实现抖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设置在脱粒滚筒(4)下部的凹板(3),上筛(7),下筛(8),其特征是:在所述凹板(3)和所述上筛(7)之间设置有抖动板(6),所述抖动板(6)通过四根等长的吊带(12)悬挂在左机架(11)和右机架(25)上,且所述抖动板(6)前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抖动板(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所述抖动板(6)的前端位于所述上筛(7)前端的后部,所述抖动板(6)的后端位于所述凹板(3)的后部,所述抖动板(6)包括底板(27)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27)上的若干个角状板(26),所述角状板(26)沿所述底板(27)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角状板(26)与所述底板(27)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抖动板(6)的其中一侧与曲柄机构连接,曲柄机构连接在对应侧的机架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强耿端阳林连华徐海港姚艳春武继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