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隐患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97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隐患泵站,包括:排水泵,用于装在泵池口下方,包括泵体和提升装置,泵体安装在泵站池内,提升装置包括泵盖,泵盖与泵体能够分离或耦合,且能够在地面上操作实现体盖分离和耦合。体盖分离时,提升装置能够在泵池口外被提升抽出到地面上去。泵体底部设有泵吸入口,在提升装置被抽出至泵站池后,抓取装置可依次穿过泵池口和泵吸入口,然后抓取泵吸入口处的污物。该种泵站未在泵吸入口处安装过滤网,在泵站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提升装置提升上来,并在地面通过抓取装置等对泵吸入口进行主动清污疏通,以此便无需人员下到污水池底就能够对泵进行检修,从而改善了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解决了人员进入到池底检修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隐患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隐患泵站。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雨污水泵站水泵大多采用潜污泵,潜污泵工作时必须高水位启动,低水位停机。同时,现有的泵站,为了进一步防止池底的污物等堵塞,还在泵吸入口处设置了过滤网,以便污水能够经由过滤网过滤后由污水泵排出。该种泵站,平时使用过程中,不用主动清污,一般都是在泵站堵塞后,才对泵站进行清淤、检修,清淤具体过程为:先将潜污泵整体提升到地面上去,然后清淤人员下到池底,对池底沉淀的淤泥、垃圾等进行清理。而这种泵站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问题:
[0003]1、由于潜污泵有停机保护水位,电机露出水面容易烧损。由于停机水位高,启动水位更高,造成污水、污物沉淀非常严重。以此一方面使得进水流速降低、滞流,进水管道污水污物沉淀,造成雨污水泵进口堵塞。
[0004]2、在泵站使用过程中,由于集水池停机保护水位以下的水体长期存在,会导致污水、污物长时间的沉淀、发酵,而在污物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耗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胺、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FeS、MnS等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的生物化学现象。而由于淤检修时需要人员下到池底,每年都会因清淤检修问题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0005]3、现有的潜污泵结构繁琐,互换性差,不方便维护,检维修周期短,需返厂检修等弊端。
[0006]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方便清淤且无需人员下到池底就能够对池底进行清淤的泵站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隐患泵站。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隐患泵站,排水泵,用于安装在泵池口下方,排水泵包括泵体和提升装置,泵体安装在泵站池内,提升装置包括泵盖,泵盖与泵体通过自动耦合装置能够分离或耦合,且自动耦合装置能够在泵池口上方使泵盖与泵体分离和耦合,泵盖与泵体分离时,提升装置能够在泵池口外被提升抽出到泵站池外;其中,泵体的底部设置有泵吸入口,在提升装置被抽出至泵站池后,抓取装置能够由泵池口插入并穿过泵吸入口并伸入到泵站池内,以抓取泵吸入口处的污物。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无隐患泵站,包括排水泵,排水泵用于安装在泵池口下方,这里的泵池口可以是一体化泵站的井口,也可以是其他需要使用到排水泵的井、坑、洞等的入口。而排水泵用于排除井、坑、洞等内的污水。排水泵为泵盖和泵体耦合的提升泵。
该种排水泵,在其安装在泵站池内后,能够在泵池口上方,也即地面上,将泵盖、电机和转动总成等提升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提升到泵池口上方,以实现泵盖、电机和转动总成等提升装置在地面以上的拆除。该种设置,由于将泵盖和泵体通过自动耦合装置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在泵站池外部(泵池口的上方,也即地面)实现泵盖和泵体的快速拆卸,快速清淤,无需返厂检修,以此使得可以在泵站现场实现泵体的打开,进而拆卸掉排水泵的提升装置,以此为后续的通过抓取装置等方式进行清污创造了条件。同时,本申请中,在安装排水泵而形成泵站时,并没有在泵吸入口处安装过滤网,也即,泵吸入口是完全敞开设置的,这样在排水泵的提升装置被提升拆除,就使得外部的疏通装置等能够从地面插入到泵体内,然后经过泵吸入口伸出到泵站池内,以对泵吸入口处的污物进行抓取清理。具体而言,该种泵站,在泵站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泵盖、电机、转动总成等组成的提升装置提升上来,然后通过抓取装置(这里的抓取装置可以是泵站提前配置的专用装置,也可以是检修人员临时找的带钩子类的结构)等对泵吸入口进行主动清污疏通,以避免泵吸入口因长时间不清理而堵塞。该种设置,在排水泵使用过程中,排水泵吸入口附着较大的污物时,可直接打开泵池口,然后将泵盖在内的提升装置提升拆除,然后便可通过临时找的或专门配置的抓取装置清除排水泵吸入口处的污物。该种设置,无需人员下到污水池底就能够对泵进行检修,一方面改善了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泵站池内长期处于密封状态,里边难免存在一些一氧化碳、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因此,泵站人员下到池低也容易引起中毒等安全事件。而本申请,在地面清污,无需人员下到污水池底,彻底解决了检修人员进入到池底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该种方式,使得泵站的清污比较好操作,因此,可以提前进行多次清污,将泵站因堵塞后不得不进行的被动清污转化成泵站的主动清污,以此就可以彻底解决泵站容易堵塞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泵站的隐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无隐患泵站。
[0011]此外,本申请中,排水泵采用体、盖耦合技术,可地面拆装、清淤,检修方便、无需返厂检修,安全可靠。
[0012]其中,在现有方案中,泵站的排水泵都不是体盖耦合的提升泵,因此,排水泵无法在地面上单独将电机、转子等提升上去,这是现有方案中,必须将整个泵提升上来进行清污的原因。此外,现有方案中,在泵吸入口都安装有过滤用的过滤网,因此,由于过滤网的存在,导致无法从地面将抓取装置等由吸入口伸入到泵池外,以此也导致了现有的泵站无法在地面上进行清污处理。而本申请中,正时基于体盖耦合提升泵和取消泵吸入口处的过滤网这两个特征的配合,使得泵站完全可以在地面上进行清污,而不用将排水泵完全提升上去,且不用检修人员下到泵站池内。
[0013]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清污便利性,可将排水泵设置为特殊的能够将水池底的水抽干的泵,即不需要启动水位和安全水位的泵。以此,在将池底的水抽干以后,便可使泵吸入口显露在外头,以此才使得在地面通过抓取装置等进行泵吸入口的污物抓取提供了便利条件。而现有方案中的泵,一般都需要启动水位和停机保护水位,无法将水完全抽干,因此,污物都比较分散地分散在剩下的水中,也即不易聚集在泵吸入口处。这也是现有的泵站,没有考虑在地面上进行清污的另一个原因。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将泵设置成普通的潜污泵,也是可以的,此时,在排水泵的提升装置提升后,也可以将抓取装置由泵吸入口伸出,以抓取污物,就是检修人员在地面上,无法看到池底,会导致清污效率相对较低,当然,在这种方案中,污物集中度较低,也会导致清污效率相对较低,但这种方案本身是可以的,其也属于本
申请的保护范围。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无隐患泵站还包括:集水槽,设置在泵站池的底部,泵吸入口位于集水槽内。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泵站池底设置有集水槽,这样就可以将污物等通过集水槽聚集在集水槽内,尤其是在排水泵为不预先预留启动水位和停机保护水位的泵时,设置集水槽能够使污染物高度集中在集水槽内,这样就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检修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抓取装置等进行清污的效率。
[0016]其中,集水槽为梯形集水槽,当然,其他形状的集水槽也是可以的。而泵吸入口在集水槽中的插入深度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集水槽的宽度和直径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最佳的深度、宽度和直径设计时,能使池底吸空,集水槽顶部刚好露出为宜。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隐患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泵,用于安装在泵池口下方,所述排水泵包括泵体和提升装置,所述泵体安装在泵站池内,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泵盖,所述泵盖与所述泵体通过自动耦合装置能够分离或耦合,且所述自动耦合装置能够在泵池口上方使所述泵盖与所述泵体分离和耦合,所述泵盖与所述泵体分离时,所述提升装置能够在所述泵池口外被提升抽出到所述泵站池外;其中,所述泵体的底部设置有泵吸入口,在所述提升装置被抽出到所述泵站池外后,抓取装置能够由所述泵池口插入并穿过所述泵吸入口并伸入到所述泵站池内,以抓取所述泵吸入口处的污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隐患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槽,设置在所述泵站池的底部,所述泵吸入口位于所述集水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隐患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出装置,能够通过泵池口安装到泵站池内,并能够在所述泵池口外被提升抽出到所述泵站池外;收纳袋,所述收纳袋的开口端安装在所述泵池口处,所述收纳袋的底部套设安装在所述抽出装置上,所述收纳袋用于在向上提升抽出所述抽出装置时,包裹住所述抽出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隐患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抽出装置包括所述提升装置,所述收纳袋包括与所述提升装置适配的第一收纳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隐患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冷却通道的另一端对应所述排水泵的电机设置,用于对所述电机进行冷却;所述排水泵为屏蔽泵,所述屏蔽泵内设置有磁流体密封装置和与所述磁流体密封装置配合使用的气堵屏蔽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隐患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泵池口处,且所述提升杆的上端设置有防转装置和/或反压装置;电机,安装在所述提升杆的底部,并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泵盖气密性连接,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杰严虹张殿权唐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耐蚀合金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