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64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田开采用油管制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固定支架的上部安装动力液缸,动力液缸内腔装有金属密封活塞;在固定支架的一侧安设移动导轨,移动导轨通过滚动轮安装移动支架,基管的内腔安装不锈钢内衬管,金属密封活塞的前端连接密封输液管,密封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却喷水头,在冷却喷水头的外侧安装加压锥体,加压锥体的外壁安装定型加力模具,通过定型加力模具挤压基管内的不锈钢内衬管;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在现场应用中与传统的油管一样,方便工程施工,方便起下钻杆,并延长了油管的使用寿命。并延长了油管的使用寿命。并延长了油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田开采用油管制备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田的井下作业中,经常发现批量的生产油管腐蚀,甚至出现油管被腐蚀穿孔,给现场的持续性生产和修井作业带来了极大困难。通过对油管腐蚀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油气井开采中井下流体所含有的H2S、CO2、Cl

是引起油管腐蚀的主要因素,给采油厂带来了损失,给井下作业队伍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000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11119749B,专利名称为《一种油田用轻质井下油管》,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油管,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油田中井下耐腐蚀金属材质油管单位长度质量大和成本高的问题。油田用轻质井下油管由纤维复合材料管、设置在纤维复合材料管两端的金属端管以及耐腐蚀的内管构成,所述金属端管的一端为具有外螺纹的螺纹端头,另一端为具有沟槽的过渡段;纤维复合材料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金属端管的过渡段的外表面上。该专利是采用的纤维复合材料管,其制备工艺复杂,特别是金属管与纤维复合材料管连接处的可靠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采用双金属管融合在一起,以油管为基材,以薄壁不锈钢为内衬,制成的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在现场应用中与传统的油管一样,方便油田现场施工,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支架、动力液缸、金属密封活塞、移动支架、移动导轨、滚动轮,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安装动力液缸,动力液缸内腔装有金属密封活塞;在固定支架的一侧安设移动导轨,移动导轨通过滚动轮安装移动支架,其中,所述动力液缸的前端安设油管连接头,油管连接头的外壁固定在一组固定支架上,油管连接头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基管,基管的内腔安装不锈钢内衬管,所述金属密封活塞的前端连接密封输液管,密封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却喷水头,在冷却喷水头的内腔设有密封钢球和定压弹簧,密封钢球与定压球座配合,在冷却喷水头的外侧安装加压锥体,加压锥体的外壁安装定型加力模具,通过定型加力模具挤压基管内的不锈钢内衬管;在所述基管的外壁安装加热器,加热器的左端连接加热器推进套,所述加热器推进套的下侧安装多个移动支架,在加热器推进套的内腔设有拉力杆,加热器推进套的外端设有推力连接环,所述拉力杆的一端连接到冷却喷水头,另一端连接到推力连接环,在加压锥体向右移动挤压不锈钢内衬管的同时,通过拉力杆带动加热器推进套驱动加热器向右同步移动,实现加热的同时挤压不锈钢内衬管,完成不锈钢内衬管和基管的融合。
[0006]优选的,上述的加热器包括线圈调节护罩、高频加热线圈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腔设有高频加热线圈,在连接套的一端设有线圈调节护罩,另一端连接外形定型模具。
[0007]优选的,上述金属密封活塞的前端通过内螺纹连接密封输液管,且密封输液管的右端部设有第二进液孔。
[0008]优选的,上述动力液缸的左端设有第一进液孔,且动力液缸的左端与油管连接头的外端形成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外端连通到液体打压接口。
[0009]优选的,上述冷却喷水头的左下侧设有斜向喷水孔。
[0010]优选的,上述加压锥体的左端为圆柱形结构,右端为椎体结构,且左端的圆柱形结构与椎体结构之间形成台阶。
[0011]优选的,在加压锥体的椎体结构外壁通过螺栓安装一组以上的定型加力模具,所述定型加力模具的右端为弧形结构的挤压部,在挤压部的左侧设有弧形结构的凹槽。
[0012]优选的,上述冷却喷水头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拉力杆,拉力杆的左端连接推力连接环,且推力连接环上设有出液孔,所述推力连接环与加热器推进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加热器推进套为内径大于基管外径的金属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密封输液管向右移动的同时,外形定型模具在冷却喷水头右侧的加压锥体的带动下向右移动,由于冷却喷水头连接拉力杆,拉力杆的另一端通过推力连接环驱动加热器推进套向右沿着移动导轨移动,进而推动加热器同步移动;另一方面,加热器中的高频加热线圈在移动的同时,会对基管和不锈钢内衬管进行高频加热,达到一定温度的同时,加压锥体带动定型加力模具移动,挤压不锈钢内衬管,从而使不锈钢内衬管与基管融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冷却喷水头的斜向喷水孔向外喷出液体进行冷却,依次向右移动的同时,将整个不锈钢内衬管融合在基管的内壁,形成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另外,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在现场应用中与传统的油管一样,方便工程施工,方便起下钻杆,并延长了油管的使用寿命,该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用于高含硫化氢、二氧化碳、氯离子的油气田区块,耐腐蚀性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半剖示意图;图2是不锈钢内衬管和基管加热挤压融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动力液缸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加压锥体与定型加力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固定支架1、动力液缸2、金属密封活塞3、液体打压接口4、油管连接头5、不锈钢内衬管6、基管7、线圈调节护罩8、高频加热线圈9、连接套10、外形定型模具11、加压锥体12、定型加力模具13、定压球座14、密封钢球15、定压弹簧16、冷却喷水头17、拉力杆18、加热器推进套19、推力连接环20、移动支架21、移动导轨22、滚动轮23、密封输液管24、第一进液孔2.1、进液空腔2.2、进液通道2.3、密封圈5.1、内螺纹5.2、第二进液孔5.3、挤压部13.1、凹槽13.2、斜向喷水孔17.1、出液孔2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实施例1,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动力液缸2、金属密封活塞3、移动支架21、移动导轨22、滚动轮23,所述固定支架1的上部安装动力液缸2,动力液缸2内腔装有金属密封活塞3;在固定支架1的一侧安设移动导轨22,移动导轨22通过滚动轮23安装移动支架21,其中,所述动力液缸2的前端安设油管连接头5,油管连接头5的外壁固定在一组固定支架1上,油管连接头5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基管7,基管7的内腔安装不锈钢内衬管6,所述金属密封活塞3的前端连接密封输液管24,密封输液管24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却喷水头17,在冷却喷水头17的内腔设有密封钢球15和定压弹簧16,密封钢球15与定压球座14配合,在冷却喷水头17的外侧安装加压锥体12,加压锥体12的外壁安装定型加力模具13,通过定型加力模具13挤压基管7内的不锈钢内衬管6;在所述基管7的外壁安装加热器,加热器的左端连接加热器推进套19,所述加热器推进套19的下侧安装多个移动支架21,在加热器推进套19的内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动力液缸(2)、金属密封活塞(3)、移动支架(21)、移动导轨(22)、滚动轮(23),所述固定支架(1)的上部安装动力液缸(2),动力液缸(2)内腔装有金属密封活塞(3);在固定支架(1)的一侧安设移动导轨(22),移动导轨(22)通过滚动轮(23)安装移动支架(21),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液缸(2)的前端安设油管连接头(5),油管连接头(5)的外壁固定在一组固定支架(1)上,油管连接头(5)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基管(7),基管(7)的内腔安装不锈钢内衬管(6),所述金属密封活塞(3)的前端连接密封输液管(24),密封输液管(24)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却喷水头(17),在冷却喷水头(17)的内腔设有密封钢球(15)和定压弹簧(16),密封钢球(15)与定压球座(14)配合,在冷却喷水头(17)的外侧安装加压锥体(12),加压锥体(12)的外壁安装定型加力模具(13),通过定型加力模具(13)挤压基管(7)内的不锈钢内衬管(6);在所述基管(7)的外壁安装加热器,加热器的左端连接加热器推进套(19),所述加热器推进套(19)的下侧安装多个移动支架(21),在加热器推进套(19)的内腔设有拉力杆(18),加热器推进套(19)的外端设有推力连接环(20),所述拉力杆(18)的一端连接到冷却喷水头(17),另一端连接到推力连接环(20),在加压锥体(12)向右移动挤压不锈钢内衬管(6)的同时,通过拉力杆(18)带动加热器推进套(19)驱动加热器向右同步移动,实现加热的同时挤压不锈钢内衬管(6),完成不锈钢内衬管(6)和基管(7)的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开采用复合金属耐腐蚀油管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器包括线圈调节护罩(8)、高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成立汤吉玉牛鹏鹏魏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