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包括安装于液压机上相对设置且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上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凹模,所述收口凹模的下表面自下向上凹陷且内轮廓呈弧面,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下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凸模,所述收口凸模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收口凹模和收口凸模的相互作用,能有效对圆管状的筒坯工件进行单端的压弯收口,有效提高了成品的尺寸精度。有效提高了成品的尺寸精度。有效提高了成品的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机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关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普遍不成熟,加工过程环节多,而且通过不同次序制作出来的模具尺寸会存在偏差,产生移位等不同的现象,影响了尺寸精度的同时难以保证模具上尺寸上的不同需求,从而无法满足不同尺寸的需求,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包括安装于液压机上相对设置且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上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凹模,所述收口凹模的下表面自下向上凹陷且内轮廓呈弧面,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下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凸模,所述收口凸模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所述收口凹模的下端内凹的起始位置为定位导向内锥面,所述收口凹模上与所述收口凸模重叠部分的内端拐角面处为收口内弧面,所述收口内弧面与所述定位导向内锥面相切,所述收口凸模的上端外凸的位置为导向弧面,所述收口凸模上沿着所述导向弧面的外圈成型有一定位凹槽。
[0005]优选的,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导柱及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导套。
[0006]优选的,所述收口凹模的弧面弧度与所述收口凸模的弧面弧度相同。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导向内锥面角度单边为2
°‑
45
°
,所述收口内弧面的半径尺寸R为50mm
‑
220mm。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为10mm
‑
30mm,深度为2mm
‑
8mm。
[0009]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0]本技术提供的成形模具,通过收口凹模和收口凸模相互作用,以有效对筒件施压成形,同时保证上模和下模的装配件配合,以传导上下模具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轴向力、径向偏力,防止模具偏离中心位置,进而提高成品的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技术收口凹模和收口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本技术收口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本技术收口凹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本技术收口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本技术收口凸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收口凹模、101定位导向内锥面、102收口内弧面、103上安装平面、104安装定位上台阶、105上安装孔、2收口凸模、201导向弧面、202定位凹槽、203下安装平面、204安装定位下台阶、205下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
‑
4所示,一种用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包括安装于液压机上相对设置且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上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凹模1,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导柱及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导套,所述收口凹模1的下表面自下向上凹陷且内轮廓呈弧面,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下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凸模2,所述收口凸模2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所述收口凹模1的弧面弧度与所述收口凸模2的弧面弧度相同,所述收口凹模1的下端内凹的起始位置为定位导向内锥面101,所述收口凹模1上与所述收口凸模2重叠部分的内端拐角面处为收口内弧面102,所述收口内弧面102与所述定位导向内锥面101相切,所述定位导向内锥面101角度单边为2
°‑
45
°
,所述收口内弧面102的半径尺寸R为50mm
‑
220mm,所述收口凹模1的上表面为上安装平面103,用于限制收口凹模1的轴向位置,与相应的上模装配件配合、接触,以传导上下模具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轴向力,沿所述收口凹模1的外圈周向分布有若干上安装孔105,上安装孔105完全避开内凹陷的部位,用于将收口凹模1紧固在上模上,防止其松动,于上安装平面103与上安装孔105之间设置有安装定位上台阶104,用于限制收口凹模1的径向位置,与相应的上模装配件的定位沉台配合,以承受上下模具作用时可能产生的径向偏力,防止模具偏离中心位置,所述收口凸模2的上端外凸的位置为导向弧面201,所述收口凸模2上沿着所述导向弧面201的外圈成型有一定位凹槽202,所述定位凹槽202的宽度为10mm
‑
30mm,深度为2mm
‑
8mm,所述收口凸模2的下表面为下安装平面203,用于限制收口凸模2的轴向位置,与相应的上模装配件配合、接触,以传导上下模具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轴向力,沿所述收口凸模2的外圈周向分布有若干下安装孔205,下安装孔205完全避开导向弧面201与定位凹槽202,用于将收口凸模2紧固在下模上,防止其松动,于下安装平面203与下安装孔205之间设置有安装定位下台阶204,用于限制收口凸模2的径向位置,与相应的下模装配件的定位沉台配合,以承受上下模具作用时可能产生的径向偏力,防止模具偏离中心位置。
[0021]本技术的收口凹模1用于对筒件上端进行压弯收口;定位导向内锥面101用于对筒件上端进行成形前的导向与预收口,使筒件的上端始终位于正确的成形位置;收口内
弧面102紧接定位导向内锥面101并与其相切,用于对筒件上端进行大幅度的收口,并使得筒件变成碗形件,且碗形件从小端到大端不同部位的壁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收口凸模2用于与收口凹模1相互作用,以对筒件施压成形,收口凸模2在施压前与施压时,均能对筒件下端的径向与轴向位置进行限制,导向弧面201用于对筒件进入工位时的导向定位,使得筒件能通过导向正确进入工位,定位凹槽202用于放置筒件的下端,对筒件的轴向与径向进行自始至终的限制作用,稳定筒件的下端,防止变形失稳,且定位凹槽202两端的衔接面均加工有小的过渡圆弧,防止应力集中产生开裂。
[0022]本技术通过收口凹模1和收口凸模2的相互作用,能有效对圆管状的筒坯工件进行单端的压弯收口,使筒形件变成双端开口呈一大一小的碗形件,且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筒坯压弯收口的成形模具,包括安装于液压机上相对设置且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上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凹模(1),所述收口凹模(1)的下表面自下向上凹陷且内轮廓呈弧面,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装配于所述下模座正中央的收口凸模(2),所述收口凸模(2)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所述收口凹模(1)的下端内凹的起始位置为定位导向内锥面(101),所述收口凹模(1)上与所述收口凸模(2)重叠部分的内端拐角面处为收口内弧面(102),所述收口内弧面(102)与所述定位导向内锥面(101)相切,所述收口凸模(2)的上端外凸的位置为导向弧面(201),所述收口凸模(2)上沿着所述导向弧面(201)的外圈成型有一定位凹槽(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筒坯压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家地,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泰智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