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25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属于教学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不能同时发射多辆重力小车的问题,包括:赛道构件,赛道构件包括平直轨道、设置于平直轨道一端的斜面轨道、一端与斜面轨道连接的多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另一端与平直轨道连接,斜面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α,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教学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

技术介绍

[0002]模型是一项传统的科技项目,因为其独有的知识性、趣味性,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而在一般的教学实验中,特别是物理实验中,各种小车模型是探究物理原理的必备要件,其能够通过小车模拟运动过程,让学生们进一步探寻运动模型的科学本质。
[0003]如申请号:CN201710356609.6。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技术轨道不能解决同时发射多辆重力小车的问题。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不能同时发射多辆重力小车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包括:
[0009]赛道构件,所述赛道构件包括平直轨道、设置于平直轨道一端的斜面轨道、一端与斜面轨道连接的多组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另一端与平直轨道连接,所述斜面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α,0
°
<α<90
°

[0010]发车机构,所述发车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斜面轨道的发车支架、与发车支架转动连接的转轴、阵列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多个档杆,所述档杆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布,所述档杆传动连接有转动机构;
[0011]所述斜面轨道上并排放置有多个重力小车,所述重力小车放置于档杆后部;
[0012]所述发车支架上设置有起点位置传感器,所述起点位置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位置,所述平直轨道另一端设置有终点支架,所述终点支架上安装有多个终点位置传感器,所述终点位置传感器数量与重力小车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终点位置传感器分别检测对应位置的小车到达终点支架的时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平直轨道和斜面轨道为一个轨道单元组成或由两个以上轨道单元拼接而成,所述轨道单元包括平板、设置于平板两侧的侧挡板、横向排列的多个引导凸部,所述引导凸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凸条,两个所述凸条引导小车的移动方向。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轨道为弧形连接构件,所述弧形连接构件包括两个内侧弧形挡块和两个外侧弧形挡块,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挡块设置于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挡块之间,所
述内侧弧形挡块的弧面一端与平直轨道的凸条平滑连接,所述内侧弧形挡块的弧面另一端与斜面轨道的凸条平滑连接,所述内侧弧形挡块的弧面宽度与凸条宽度一致。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轨道为弧形连接座,所述弧形连接座包括支撑部、固定连接于支撑部上部的轨道弧面、横向排列于轨道弧面的多个导轨部,所述导轨部上部与斜面轨道的凸条平滑连接,所述导轨部下部与平直轨道的凸条平滑连接,所述导轨部宽度与凸条宽度一致。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轨道为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接泊板、横向排列的多个柔性导轨,所述柔性导轨由多个凸块纵向排列而成,多个所述凸块固定连接于接泊板上表面,所述接泊板沿凸块分布方向与平直轨道、斜面轨道连接,所述柔性导轨与凸条对应设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为舵机,所述舵机与转轴一端传动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为把手固定连接于转轴一端。
[0019]进一步的,所述斜面轨道后侧下部连接有后支撑架。
[0020]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架为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斜面轨道下端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框、下端与横向支撑框后部固定连接的纵向支撑框,所述纵向支撑框上部与斜面轨道上部固定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架为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框、下端与横向支撑框固定连接的调节纵向支柱,所述调节纵向支柱包括下端与横向支撑框固定连接的套筒、滑动套设于套筒内的伸缩杆、安装于伸缩杆上端的滑动锁定构件、安装于套筒外圆周的卡扣构件;
[0022]所述套筒上下贯穿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套筒上部圆周侧壁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贯穿孔连通;
[0023]所述伸缩杆上沿其轴线方向阵列排布有多个齿槽;
[0024]所述滑动锁定构件包括与伸缩杆上端铰接的滑块、与滑块螺纹连接的锁定旋钮,所述锁定旋钮能够将滑块锁定在斜面轨道上;
[0025]所述卡扣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滑动孔的卡块、一端与卡块侧部固定连接的弹簧、固定连接于套筒外圆周壁的扣盖、中部与套筒外圆周壁转动连接的撬片,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扣盖固定连接,所述撬片能够撬动所述卡块向右侧移动;
[0026]所述斜面轨道下端设置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包括与平直轨道后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铰接杆、与第一铰接杆后端连接的铰接件、前端与铰接件连接的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与斜面轨道下端固定连接。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可同时发射多辆重力小车。同样的赛道,不同的重力小车,通过教学实验让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结合,掌握重力势能、动能、惯性能和消耗之间的关系。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视角)。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
[0032]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轨道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8是图7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弧形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弧形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弧形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调节纵向支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13是图12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4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44]赛道构件1、平直轨道11、斜面轨道12、弧形轨道13、内侧弧形挡块131、外侧弧形挡块132、支撑部133、轨道弧面134、导轨部135、接泊板136、柔性导轨137、凸块137a、轨道单元10、侧挡板101、引导凸部102、凸条102a
[0045]发车机构2、发车支架21、转轴22、档杆221、舵机23、起点位置传感器24、把手25、终点支架3、终点位置传感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赛道构件(1),所述赛道构件(1)包括平直轨道(11)、设置于平直轨道(11)一端的斜面轨道(12)、一端与斜面轨道(12)连接的多组弧形轨道(13),所述弧形轨道(13)另一端与平直轨道(11)连接,所述斜面轨道(12)与水平面夹角为α,0
°
<α<90
°
;发车机构(2),所述发车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于斜面轨道(12)的发车支架(21)、与发车支架(21)转动连接的转轴(22)、阵列固定连接于转轴(22)的多个档杆(221),所述档杆(221)沿所述转轴(22)的轴向分布,所述档杆(221)传动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斜面轨道(12)上并排放置有多个重力小车(5),所述重力小车(5)放置于档杆(221)后部;所述发车支架(21)上设置有起点位置传感器(24),所述起点位置传感器(24)能够检测所述转轴(22)的转动位置,所述平直轨道(11)另一端设置有终点支架(3),所述终点支架(3)上安装有多个终点位置传感器(31),所述终点位置传感器(31)数量与重力小车(5)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终点位置传感器(31)分别检测对应位置的小车到达终点支架(3)的时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轨道(11)和斜面轨道(12)为一个轨道单元(10)组成或由两个以上轨道单元(10)拼接而成,所述轨道单元(10)包括平板(103)、设置于平板(103)两侧的侧挡板(101)、横向排列的多个引导凸部(102),所述引导凸部(10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凸条(102a),两个所述凸条(102a)引导小车的移动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13)为弧形连接构件,所述弧形连接构件包括两个内侧弧形挡块(131)和两个外侧弧形挡块(132),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挡块(131)设置于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挡块(132)之间,所述内侧弧形挡块(131)的弧面一端与平直轨道(11)的凸条(102a)平滑连接,所述内侧弧形挡块(131)的弧面另一端与斜面轨道(12)的凸条(102a)平滑连接,所述内侧弧形挡块(131)的弧面宽度与凸条(102a)宽度一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13)为弧形连接座,所述弧形连接座包括支撑部(133)、固定连接于支撑部(133)上部的轨道弧面(134)、横向排列于轨道弧面(134)的多个导轨部(135),所述导轨部(135)上部与斜面轨道(12)的凸条(102a)平滑连接,所述导轨部(135)下部与平直轨道(11)的凸条(102a)平滑连接,所述导轨部(135)宽度与凸条(102a)宽度一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实验用重力小车赛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13)为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冲壳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