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顺达专利>正文

三相电动机多功能自控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03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组合电源稳压供电电路,断相长期自控自开、过流自控自开以及液位限流自控自开等电路。当供电网断相供电时,电动机发生过载、堵转、欠电压、过电压、多相短路、电机绕组断相等情况下,能自动控制保护效果达到99%以上,使电动机不受损伤。适用于1—10KW电动机,也能配套于大功率电动机自动化连续作业和人工操作的三相电动机,是一种理想的电动机多功能自控保护装置。(*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三相电动机多功能保护装置,适用于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电网断相、过载、堵转、欠电压、过电压、多相短路、电机绕组或导线断相的自控保护及液位限流自控的全自动控制装置。现有的三相电动机保护装置,大都采用一只变压器或接触器附加线圈或互感器等取得工作电压,其缺点当接入380伏电压的两相电源断一相供电时,取得的工作电压也会明显下降,造成了失去工作电压值不能灵敏的起到控制作用。而空载不能正常运行与起动难,并且断相、过流鉴别不显著。普遍存在着灵敏度低、使用局限性大,而且只能用于人工操作的电动机作单一功能的保护,故障排除后不能自动开机,对自动化继续作的电动机不能使用和多种功能自制保护。本技术的任务提供一种在三相电动机正常连续运行下附加一个多功能自控保护装置,使电动机在发生断相、过流等故障时不受损伤,并能在外界因素故障排除后即能自动开机,还可适用于自动控制液位的装置。本技术设计方案由三只变压器A、B、C组合电源整流稳压供电电路,三相断相起按电路,其串接于接线极上AB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C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过流信号组合整流调压电路,过流自控自开电路,液位限流自控自开电路等组成,以上的七个自控电路通过变压器A、B、C稳压供电,由互感器发出信号,电阻限流,二极管限压,晶体管鉴别,继电器作通断控制接触器开机或关机,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故障原因,完成三相交流电动机多功能保护的自导通稳压管(82)击穿电压值,如前所述使电动机1秒内自动开机正常运行,达到C相长期自控自开的目的。(7-5)为过流信号组合整流调压电路主要由互愿器AL2、BL2的一端及电位器(120)的一端连接接点(16),AL2、BL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118)、(119)连接为接点(121),并连接电位器(120)。在1Kw电动机取得空载运行信号电压经二极管(118)、(119)组合整流,当过载、堵转、欠电压、过电压多相短路及电机绕组断相发生时,电流增大,调压触点(123)电压上升,超过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的30%以上时,导通晶体管(62),(68)而自控关机。并本调压的装置可在1-10Kw及大功率电动机额定电流而灵活调节刻度定位使用。见图中(C)所示。达到过流调压目的。(7-6)为过流自控自开电路晶体管(62)基极与电阻(60)连接、电阻(60)另一端连接电位器(120)的调压点(123),经过流信号发生后,由电容(61)连接(16)又接于晶体管(62)基极作整流滤波作用,而导通晶体管(62),由(63)起动延时电路延时后,晶体管(68)基极连接(63)而被导通,集电极于J2继电器线圈串接发光二极管(76)拼接电阻(77),J2继电器吸合使接触器线圈断电而自控关机。构成电流回路使二极管(76)发亮显示过流信号。同时,由电容(70)串接J2K1继电器主触点(71)、电容(70)另一端与接点(7)连接,由主触点(71)接通常开触点(72)并连接电阻(59)、(60),供晶体管(62)导通,使电容器延时充电作用5-10分钟,时间长短由电容、电阻来决定。待电容充电完毕,晶体管(62)基极失去电压而得到自动复位开机。达到了过流自控自开目的。(7-7)为液位限流自控电路晶体管(94)的基极与电阻(91)连接接点(93)、电阻(91)、电容(92)一端的连接接点为(97),(97)连接J1继电器(98)主触点。晶体管(94)集电极连接接点(16)与接地接点(117)串接一个电阻(116),正电极电阻降压作微小导电信号,当液位上升到高位时,导通常闭触点(99)经电阻(91)限流,电容(92)滤波而导通晶体管(94)、发射极,连接电阻(95)限流连接晶体管(96)基极而导通,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107)、电阻(108)构成电流回路,使发光二极管(107)发亮显示液满信号,使J1继电器吸合接触器线圈断电关机达到自控关机的目的。同时,常闭触点转入接通常开触点低位。待液位低于低触点时,而不导通大地导电信号及不导通晶体管(94)、(96)而自动开机。得到液位自控自开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装置由于采用了A、B、C三只变压器接入三相电源供电,经组合电源整流稳压供电电路(7-1),在三相电源中不论任一相断相供电,能给出稳压11V电源、保证了自控装置的工作电压。在(7-4)图中,C相变压器接点(6)连接稳压管(82),C相断相时,接点(6)信号电压低于稳压管(82)击穿电压值,达到了C相自控关机。待C相恢复供电正常时,接点(6)电压上升,导通稳压管(82)从而达到自动开机目的。在(7-2)图中采用按扭LA开关K2和接触器线圈CJ连接A、B相电源和J1J2常闭触点串接,形成自控工作开关过程,当A或B断相时,接触器线圈缺相供电,得到长期自控关机。待A或B相恢复供电正常时,1秒控目的。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主要设计电路及装置。图1中(7-1)为A、B、C三只变压器组合电源整流稳压供电电路。(7-2)为AB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图2中(7-3)为三相断相起控电路。(7-4)为C相断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7-5)为过流信号组合整流调压电路。(7-6)为过流自控自开电路。(7-7)为液位限流自控电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7-1)组合电源整流稳压供电电路主要由三只变压器A、B、C连接接线极直接与三相电网中供电。取得工作电压稳压11V,电流10毫安,其中由A、B相变压器接点(2)、(4)分别与二极管(8)、(9)连接组合整流供电,此时当电网中任一相断相供电时,总有一相能正常给出11V工作电压。C相变压器接点(6)与稳压管(82)连接作C相断相长期自控自开的断相信号。达到全自动控制工作电压的目的。(7-2)为AB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由接线板上A、B、C、B2、JK1、JK2和高〔7〕,低〔8〕接地符号〔9〕共九个接线桩。〔b类〕为半自动人工操作接法,A相电源连接停止按钮TA与启动按扭QA、并连接CJ接触器线圈,再与J1、J2继电器连接B相电源,当A相或B任一相断相时,受(7-3)中、三相断相起控电路起控放开接触器关机时,因缺相电源供电原因得到AB相长期自控目的。同时,〔a类〕K3为自动化工作作业开关,和全自动控制保护接线法,待A或B相恢复供电正常后,使接触器1秒内自动吸合开机的目的。K4为手动直开开关,使用时失去自控装置效能。(7-3)为三相断相起控电路J1为断相与液位自控继电器,CJ2两端触点连接接线板接点JK1、JK2,电动机运转时,接通晶体管(26)、(36)、(47)、(35)的工作电压,经三相断相信号发生后,由二极管(20)、(42)、(53)分别整流,经(22)、(39)、(50)滤波限流限压导通晶体管(26)、(36)、(47)经(33)鉴别。不导通(35)使电动机正常运行。当三相任断一相时,由互感器AL1、BL1、CL1发出断相信号,晶体管(26)、(36)、(47)失去基极电压而不导通。J1继电器吸合2秒内自控关机,从而达到三相断相起控目的。(7-4)为C相断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如在C相供电正常时,通过接点(6)连接稳压管(82)而导通,经电阻(83)连接晶体管(87)基极限流作用,电容(84)电阻(85)串接接于(7)于(86)上起滤波作用,导通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电动机自控保护装置,含有AB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7—2),三相断相起控电路(7—3),其特征在于组合电源整流稳压供电电路(7—1),C相断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7—4),过流信号组合整流调压电路(7—5),过流自控自开电路(7—6),液位限流自控电路(7—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电动机自控保护装置,含有AB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7-2),三相断相起控电路(7-3),其特征在于组合电源整流稳压供电电路(7-1),C相断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7-4),过流信号组合整流调压电路(7-5),过流自控自开电路(7-6),液位限流自控电路(7-7)。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电源整流稳压供电电路(7-1)含有三只变压器A、B、C,其接点(1)、(3)、(5)拼接接点(7),接点(2)、(4)分别与二极管(8)、(9)连接,拼接接点(13),稳压11V接点为(16),接点(6)与稳压管(82)连接。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C相断相长期自控自开电路(7-4)中,稳压管(82)与晶体管(87)基极串联一个电阻(83),电阻(85)、电容(84)的一端接点为(86),另一端与接点(7)连接,电阻(88)、(89)一端与晶体管(87)集电极连接为接点(90),(88)另一端连接点(93),(89)另一端连接接点(16)。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流信号组合整流调压电路(7-5)中,接点(122)连接(16),AL2、BL1的一端连接于接点(16),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118)、(119)连接,拼为接点(121),接点(121)与(122)串联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顺达
申请(专利权)人:袁顺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