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97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包括单面自粘缓冲层和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位于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的上方;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包括第一自粘胶层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自粘胶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方;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由上自下包括第二自粘胶层、耐腐蚀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三自粘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粘防水板采用非沥青基的丁基胶作为自粘层的材料,能极大提高防水板的防渗透性能,其自粘层能与混凝土紧密粘结,与后浇混凝土的剥离强度高,形成致密的结构,不仅便于施工,而且有效解决二衬混凝土背后窜水问题。添加耐腐蚀层使得防水卷材多了一层保护屏障,提高了防水板的耐久性。耐久性。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板材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工程防排水是隧道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排水措施,地下水就会侵入,乃至危害运营和影响隧道使用寿命。目前,隧道工程最大的病害就是渗漏水。整治渗漏,既困难费用又高,因此,从设计时就应引起重视。
[0003]隧道防水层是由防水板及其垫层(缓冲层)组成,它除了能将地层中的渗水阻隔于二次衬砌之外,还能避免水与二次衬砌混凝土接触,防止地下水通过二次衬砌的薄弱环节进入隧道。缓冲层的作用是保护防水板,使防水板免遭尖锐物的刺伤,同时充当渗水通道。防水板多为合成高分子卷材,隧道工程上常用的防水板有PVC、EVA、HDPE、LDPE等,一般采用双焊缝、无钉铺设的方式铺设。现有的隧道防水板固定效果差,且不方便进行组合安装。对于分离式的防水板,一般使用热风焊枪或热合器使其防水板融化与塑料垫圈粘结牢固。热熔垫圈铺设不易控制防水板温度,使得防水板容易被焊穿,且热熔垫圈的布设间距较大,会使得安装的防水板与结构物不密贴,防水效果不好。现有市场上的防水板结构简单,耐腐蚀性较差,防水板容易损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
[0005]本技术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包括单面自粘缓冲层和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位于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的上方;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包括第一自粘胶层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自粘胶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方;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由上自下包括第二自粘胶层、耐腐蚀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三自粘胶层。
[0006]优选地,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还包括第一防粘材料层,所述第一防粘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的上方,当使用时再揭去所述第一防粘材料层。
[0007]优选地,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还包括第二防粘材料层和第三防粘材料层,所述第二防粘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自粘胶层的上方,所述第三防粘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三自粘胶层下方,当使用时再揭去所述第二防粘材料层和所述第三防粘材料层。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自粘胶层、所述第二自粘胶层和所述第三自粘胶层的厚度为0.35mm。
[0009]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5mm~2.0mm;最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为1.5mm。
[0010]优选地,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为0.5mm~2.0mm;最优选地,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为1.5mm。
[0011]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层的厚度为0.5mm~2.0mm;最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层的厚度为1.5mm。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自粘胶层、所述第二自粘胶层和所述第三自粘胶层为丁基胶或热熔胶;最优选地,所述第一自粘胶层、所述第二自粘胶层和所述第三自粘胶层为丁基胶。
[0013]优选地,所述耐腐蚀层为聚四氟乙烯。
[0014]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或热塑性聚烯烃;最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层为高密度聚乙烯。
[0015]在使用时,所述第三自粘胶层的下方铺设有二衬混凝土层,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的上方铺设有初支混凝土。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的自粘胶层材料属于非沥青基材料,能够与液态混凝土浆料反应固结,使得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与二衬混凝土无缝隙结合,形成界面密封层,防止渗入的地下水在卷材与主体结构之间流窜,有效地解决了二衬混凝土背后窜水、渗水的问题;
[0018](2)本技术的自粘胶层材料优选为丁基胶,与其他采用改性沥青自粘材料相比,丁基胶不含沥青成分,在环境改变的条件下不易出现老化、脆裂以及粘结不牢等现象,而且丁基胶与后浇混凝土的剥离强度较其他高分子材料高,其防水性能与耐老性能更优异。
[0019](3)本技术的耐腐蚀层为聚四氟乙烯,该材料耐热、耐寒性优良,还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可有效防止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受隧道中渗水或化学侵蚀,为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增加了一道防水屏障,提高了高分子防水板的耐久性。
[0020](4)本技术中的自粘胶层与无纺布层物理粘结,粘结力强,二者形成整体,可减少防水板的铺设工序,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单面自粘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初支混凝土层,2

单面自粘缓冲层,3

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4

二衬混凝土层,21

第一自粘胶层,22

无纺布层,31

第二自粘胶层,32

耐腐蚀层,33

防水卷材层,34

第三自粘胶层,5

第一防粘材料层,6

第二防粘材料层,7

第三防粘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6]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7]实施例1
[0028]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结构示意
图,该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包括单面自粘缓冲层2和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单面自粘缓冲层2位于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的上方;
[0029]单面自粘缓冲层2包括第一自粘胶层21和无纺布层22,第一自粘胶层21位于无纺布层22的上方;
[0030]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由上自下包括第二自粘胶层31、耐腐蚀层32、防水卷材层33和第三自粘胶层34;
[0031]参考图2,单面自粘缓冲层2还包括第一防粘材料层5,第一防粘材料层5位于第一自粘胶层21的上方,当使用时再揭去所述第一防粘材料层5;
[0032]参考图3,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还包括第二防粘材料层6和第三防粘材料层7,第二防粘材料层6位于第二自粘胶层31的上方,第三防粘材料层7位于第三自粘胶层34下方,当使用时再揭去第二防粘材料层6和第三防粘材料层7;
[0033]第一自粘胶层21、第二自粘胶层31和第三自粘胶层34的材料都为为丁基胶,厚度都为0.35mm;
[0034]耐腐蚀层32、防水卷材层33和防水卷材层33的厚度都为1.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面自粘缓冲层(2)和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2)位于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的上方;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2)包括第一自粘胶层(21)和无纺布层(22),所述第一自粘胶层(21)位于所述无纺布层(22)的上方;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由上自下包括第二自粘胶层(31)、耐腐蚀层(32)、防水卷材层(33)和第三自粘胶层(3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自粘缓冲层(2)还包括第一防粘材料层(5),所述第一防粘材料层(5)位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21)的上方,当使用时再揭去所述第一防粘材料层(5)。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自粘复合防水层(3)还包括第二防粘材料层(6)和第三防粘材料层(7),所述第二防粘材料层(6)位于所述第二自粘胶层(31)的上方,所述第三防粘材料层(7)位于所述第三自粘胶层(34)下方,当使用时再揭去所述第二防粘材料层(6)和所述第三防粘材料层(7)。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贻材张耀吴波蔡俊华叶华政兰升元徐世祥丘伟兴李宏乐左一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