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安全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95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包括机体、润滑机构和杀菌机构,所述机体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润滑机构,所述机体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杀菌机构,所述润滑机构的内壁设有储液区,所述润滑机构的内壁设有喷涂区,所述储液区的外壁贯穿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内壁安装有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套杆、除菌灯和支杆,实现了除菌的效果,限流轮的作用是让不同患者自行调整合适的水流,套杆带动第三弹簧移动,第三弹簧移动带动支杆移动,支杆移动带动第二弹簧移动,第二弹簧移动使支杆收缩,支杆收缩卡到开口处实现卡紧的效果,卡紧后马达带动风叶转动,风叶转动使插头的内部快速干燥,同时除菌灯工作,实现了,不易滋生细菌和杀灭细菌的功能。的功能。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通便器
,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大部分通便器使用时,先要准备好500CC的温开水,放在灌肠器具的一个小袋子里,这个小的水袋,通着一根细水管,水管的头上接了一个肚管,由使用人把这肚管通到自己的肛门内部适当的位置,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操作,把水袋中的温水,缓缓挤压,让温水注入肛门内,一般的情况下,温水只要注入200CC左右,使用人就会有感觉,使用人的直肠部位就会受了温水注入的刺激,而开始加速蠕动,在直肠蠕动的过程中,人体直肠内积存的大便,就会在温水的刺激下,顺着温水的流动激荡,慢慢排出。
[0003]现有的通便器存在的缺陷是:
[0004]1.对比文件CN209137543U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保护的权项“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封堵部件,所述进水管包括外进水管和内进水管,两者之间设置隔层,所述外进水管和内进水管分别套装于出水管内侧;在所述出水管表面设置有水囊让位卡槽,在水囊让位卡槽内匹配安装有自适应水囊;所述外进水管与自适应水囊的进水口连通,内进水管与自适应水囊的出水口连通。本技术将进水管与水囊结合的方式,当水压增大时水囊膨胀体积随之增大,当水压变小时水囊也随之变小。从而水囊能够根据进水管水压变化实现自动调节的作用,达到根据实际情况自适应膨胀的使用效果。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非常好,适合推广应用。”,但是没有相应的除菌机构,放置过后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二次感染,非常不安全;
[0005]2.现有的通便器,没有相应的润滑机构,插入肛门的时候会有疼痛感,非常的不放方便,容易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除菌和润滑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包括机体、润滑机构和杀菌机构,所述机体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润滑机构,所述机体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杀菌机构;
[0008]所述润滑机构的内壁设有储液区,所述润滑机构的内壁设有喷涂区,所述储液区的外壁贯穿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内壁安装有线圈,所述线圈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动头,且动头的一端贯穿喷嘴的一端,喷嘴的一端延伸至喷涂区的内部,所述储液区的外壁安装有传感器;
[0009]所述机体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的外壁安装有卡扣机构,所述机体的内壁安装有加温箱,所述机体的外壁安装有监控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杀菌机构的内壁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安装有风叶,杀菌机构的
内壁安装有支架,杀菌机构的内壁安装有除菌灯,杀菌机构的内壁设有开口。
[0011]优选的,所述润滑机构的外壁安装有屏蔽盖,喷涂区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毛刷,喷涂区的内壁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毛刷,润滑机构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喷涂区的内部,润滑机构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机体的外壁,插入管的顶部安装有插头。
[0012]优选的,所述卡扣机构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的一端延伸至卡扣机构的内部,第一套筒的内壁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一套筒的内壁贯穿安装有套杆,所述卡扣机构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安装有支杆,且支杆一端延伸至卡扣机构的外壁,套杆的一端与支杆的外壁连接,卡扣机构的内壁通过轴承安装有限流轮,且限流轮延伸至卡扣机构的顶部。
[0013]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壁安装有常温箱,机体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过滤箱,机体的内壁安装有混合箱,且常温箱、过滤箱和混合箱均通过管道连接,插入管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箱的内壁。
[0014]优选的,所述监控机构的外壁安装有显示屏,机体的外壁安装有按钮。
[0015]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外壁安装有机门,机体的外壁通过轴承安装有把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安装有套杆、除菌灯和支杆,实现了除菌的效果,限流轮的作用是控制水流的速度,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让患者自行调整合适的水流,套杆带动第三弹簧移动,第三弹簧移动带动支杆移动,支杆移动带动第二弹簧移动,第二弹簧移动使支杆收缩,支杆收缩卡到开口处实现卡紧的效果,卡紧后马达带动风叶转动,风叶转动使插头的内部快速干燥,同时除菌灯工作,实现了,不易滋生细菌和杀灭细菌的功能;
[0018]2.本技术通过安装有喷嘴、第二毛刷和线圈,实现了润滑的效果,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查是否有物体进入,使喷嘴打开或关闭,打开屏蔽盖伸入插头,插头移动使传感器工作,传感器工作控制线圈,线圈工作带动第一弹簧移动,第一弹簧移动带动动头移动,动头移动使润滑液流出润滑插头,润滑插头后拉出插头经过第一毛刷刮掉多余的润滑液,达到润滑的效果,伸缩杆移动带动第二毛刷移动,第二毛刷移动的同时管道开始出水,实现了润滑和清洁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卡扣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杀菌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润滑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喷嘴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机体;101、机门;102、把手;2、润滑机构;201、储液区;202、喷嘴;203、伸缩杆;204、第二毛刷;205、喷涂区;206、第一毛刷;207、第一弹簧;208、线圈;3、杀菌机构;301、除菌灯;302、风叶;303、马达;304、支架;4、卡扣机构;401、限流轮;402、支杆;403、套杆;404、第二弹簧;405、第一套筒;406、第三弹簧;5、加温箱;501、过滤箱;502、常温箱;503、混
合箱;6、监控机构;601、显示屏;602、按钮;7、插入管;701、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包括机体(1)、润滑机构(2)和杀菌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润滑机构(2),所述机体(1)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杀菌机构(3);所述润滑机构(2)的内壁设有储液区(201),所述润滑机构(2)的内壁设有喷涂区(205),所述储液区(201)的外壁贯穿安装有喷嘴(202),所述喷嘴(202)的内壁安装有线圈(208),所述线圈(208)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207),所述第一弹簧(207)的一端安装有动头,且动头的一端贯穿喷嘴(202)的一端,喷嘴(202)的一端延伸至喷涂区(205)的内部,所述储液区(201)的外壁安装有传感器;所述机体(1)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插入管(7),所述插入管(7)的外壁安装有卡扣机构(4),所述机体(1)的内壁安装有加温箱(5),所述机体(1)的外壁安装有监控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机构(3)的内壁安装有马达(303),马达(303)的输出端安装有风叶(302),杀菌机构(3)的内壁安装有支架(304),杀菌机构(3)的内壁安装有除菌灯(301),杀菌机构(3)的内壁设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2)的外壁安装有屏蔽盖,喷涂区(205)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毛刷(206),喷涂区(205)的内壁安装有伸缩杆(203),伸缩杆(20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毛刷(204),润滑机构(2)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全
申请(专利权)人:刘安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