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95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本体,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防护外壳的外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滑筒,所述防护外壳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端贯穿并延伸到防护外壳内部的滑筒固定连接,所述滑筒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滑筒相对的一侧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该病毒采集用试管,具有防护的功能,将试管本体放入到防护外壳中不仅增加了站立的稳定性,而且在受到碰撞时,可以对试管本体进行防护,降低了试管本体摔落到地上所受到的损伤,防止其内部收集的鼻咽拭子标本泼洒出来,保护了环境卫生。保护了环境卫生。保护了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


[0001]本技术涉及病毒采样管
,具体为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

技术介绍

[0002]病毒采样管,是微生物采样运送管中的用于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病毒采样的一种成套的采样及运送的离心管,用于疾控部门、临床部门对传染病原微生物监测采样使用,适用于流感病毒及其他类型的病毒采样,同时也用于支原体、衣原体、脲原体等的采样,用于从采样现场到检测实验室运送鼻咽拭子标本或特定部位的组织标本,以待进行PCR提取与检测。
[0003]对人们进行核酸检测时,将人们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采样,然后将样本收集在病毒采样管中,而现有的病毒采样管防护性能较差,受到碰撞时容易从桌子上滚落,对病毒采样管造成了损坏,内部收集的鼻咽拭子标本可能会泼洒出来,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具备防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病毒采样管防护性能较差,受到碰撞时容易从桌子上滚落,对病毒采样管造成了损坏,内部收集的鼻咽拭子标本可能会泼洒出来,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本体,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防护外壳的外部设置有缓冲机构;
[0006]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滑筒,所述防护外壳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端贯穿并延伸到防护外壳内部的滑筒固定连接,所述滑筒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滑筒相对的一侧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与防护外壳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插块。
[0007]进一步,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内部的贯穿孔,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插接有一端贯穿贯穿孔并延伸到防护外壳内部的试管本体。
[0008]进一步,所述防护外壳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试管本体相匹配的对接槽,所述试管本体的底部与对接槽的内底壁相接触。
[0009]进一步,所述试管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延伸到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槽与插块相匹配,所述移动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
[0010]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数量为三个的第二复位弹簧和缓冲壳体,三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顶部均与防护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底部均与缓冲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到竖板内部的滑块。
[0011]进一步,所述缓冲壳体位于防护外壳的外部,所述竖板位于滑筒的下方。
[0012]进一步,所述竖板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滑块为T型滑块,所述滑块延伸到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与滑块的移动范围相匹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病毒采集用试管,通过设置防护外壳、对接块和夹持机构,可以将试管本体进行夹持在内部对其进行防护,如此,本装置具有防护的功能,将试管本体放入到防护外壳中不仅增加了站立的稳定性,而且在受到碰撞时,可以对试管本体进行防护,降低了试管本体摔落到地上所受到的损伤,防止其内部收集的鼻咽拭子标本泼洒出来,保护了环境卫生。
[0015]2、该病毒采集用试管,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对试管本体进行缓冲保护,如此,本装置具有缓冲的功能,当试管本体摔落到地上时,缓冲机构通过对防护外壳的外部进行缓冲,减少了对试管本体所造成的损伤,提高了对试管本体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正视图。
[0020]图中:1防护外壳、11对接块、2试管本体、21固定块、3夹持机构、31 滑筒、32移动杆、33移动板、34第一复位弹簧、35插块、4缓冲机构、41 第二复位弹簧、42缓冲壳体、43竖板、4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包括防护外壳1,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本体2,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3,防护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缓冲机构4;
[0023]夹持机构3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滑筒31,防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端贯穿并延伸到防护外壳1内部的滑筒31固定连接,滑筒31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滑筒31相对的一侧的移动杆32,移动杆3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33,移动板33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与防护外壳1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复位弹簧34,移动板3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插块35,先将试管本体2插入到防护外壳1的内部,然后将拉动两个移动块使两个移动杆32在两个滑筒31中进行相背移动,两个移动杆32带动两个移动板33进行相背移动,四个第二复位弹簧41 受挤压被压缩,从而带动了左右各三个插块35进行相背移动,然后将固定块 21与插块35对齐,再松开移动杆32,四个第二复位弹簧41恢复形变时推动两个移动板33进行相对移动,从而使插块35插入到固定块21的内部进行夹持固定,使防护外壳1可以对试管本体2进行防护,如此,本装置具有防护的功
能。
[0024]本实施例中,防护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内部的贯穿孔,防护外壳1的顶部插接有一端贯穿贯穿孔并延伸到防护外壳1内部的试管本体2,试管本体2通过贯穿孔插入到防护外壳1的内部。
[0025]本实施例中,防护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对接块11,对接块11的顶部开设有与试管本体2相匹配的对接槽,试管本体2的底部与对接槽的内底壁相接触,试管本体2插入到防护外壳1的内部时,底部插入到对接槽中,使试管本体2在防护外壳1中保持直立的状态。
[0026]进一步,试管本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固定块21,固定块21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插块35延伸到插槽的内部,插槽与插块35相匹配,通过插块35插入到插槽的内部,将试管本体2固定在防护外壳1的内部,移动杆3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通过拉动块可以带动移动杆32进行移动。
[0027]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4包括数量为三个的第二复位弹簧41和缓冲壳体 42,三个第二复位弹簧41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本体(2),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3),所述防护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滑筒(31),所述防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端贯穿并延伸到防护外壳(1)内部的滑筒(31)固定连接,所述滑筒(31)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滑筒(31)相对的一侧的移动杆(32),所述移动杆(3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33),所述移动板(33)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与防护外壳(1)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复位弹簧(34),所述移动板(3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插块(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内部的贯穿孔,所述防护外壳(1)的顶部插接有一端贯穿贯穿孔并延伸到防护外壳(1)内部的试管本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采集用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对接块(11),所述对接块(11)的顶部开设有与试管本体(2)相匹配的对接槽,所述试管本体(2)的底部与对接槽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溯丁克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