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包括一次燃烧室和设于一次燃烧室上方的料仓,所述一次燃烧室的顶部和料仓的仓壁之间设有烟道,所述一次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流经烟道时用于加热料仓;通过料仓和燃烧室共用侧壁,可以使得燃烧室内的部分热量辐射到料仓内,进而对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预干燥,降低进入燃烧室内燃烧时生物质的含水率,降低生物质燃烧炉对生物质燃料的要求。降低生物质燃烧炉对生物质燃料的要求。降低生物质燃烧炉对生物质燃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器领域,尤其涉及高效生物质燃烧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是替代传统能源如石化柴油、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首选天然可再生高清洁能源;而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处理一直是国家的难题,我国每年生产约8亿吨秸秆,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等外,大约有3.4亿吨可作为燃料使用,折合标准煤17000万吨;根据我国政策、环保要求,20吨锅炉以下包括20吨锅炉都不允许燃煤,许多生物质燃烧机出力不能做大,导致中型锅炉改不成燃烧生物质;并且现有的生物质燃烧机普遍比较挑剔,只能燃烧好料,燃料水分大、灰分大的料不能烧,导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热值还没有传统能源高,处境十分的尴尬;直燃式的燃烧炉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燃烧效率不高,而且在燃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带有热量的烟气,通常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则会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而且存在着烟灰浓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余热效率过低等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4]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包括一次燃烧室和设于一次燃烧室上方的料仓,所述一次燃烧室的顶部和料仓的仓壁之间设有烟道,所述一次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流经烟道时用于加热料仓。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体靠近一次燃烧室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料仓靠近进气口的上方设有落料口;所述一次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炉排,所述炉排的下方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料仓内的物料通过落料口落出时,在第一进风口的带动下,切向吹入一次燃烧室,并在第二进风口的作用下进行悬浮燃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排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设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用于形成旋转翻腾式燃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弧形挡板的上端部向第一进风口一侧延伸设有后炉拱,所述一次燃烧室靠近第一进风口的侧壁处设有前炉拱。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体远离落料口的一侧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道和烟气出口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料仓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靠近炉体底部,所述挡板靠近一级燃烧室的一侧设有二级燃烧室,所述二级燃烧室的侧壁上连通设有第三进风口。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体内靠近烟气出口处设有用于烟尘沉降的沉降室,所述沉降室靠近挡板的一侧设有窄喉,所述窄喉用于降低烟气流速。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体外还设有第一射流器,所述第一射流器的进气口连接有鼓风机,其负压口连接有助燃剂,其出气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体外靠近烟气出口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尾部设有用于通向烟筒的排烟管,所述鼓风机与排烟管的侧壁联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排烟管的侧壁联通,且设于第一进风管和排烟管之间的管道沿着料仓横向穿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料仓的顶部靠近烟气出口一侧设有进料口,靠近落料口一侧设有蒸汽出口,料仓的底部设有螺旋进料器,用于将物料从靠近烟气出口一侧运输向落料口一侧;所述排烟管上设有第二射流器,所述第二射流器的负压端与蒸汽出口联通。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料仓和燃烧室共用侧壁,可以使得燃烧室内的部分热量辐射到料仓内,进而对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预干燥,降低进入燃烧室内燃烧时生物质的含水率,降低生物质燃烧炉对生物质燃料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炉体;11、烟道;12、第一进风口;13、第二进风口;14、烟气出口;15、沉降室;16、窄喉;2、一次燃烧室;21、炉排;22、弧形挡板;23、后炉拱;24、前炉拱;3、料仓;31、落料口;32、进料口;33、蒸汽出口;34、螺旋进料器;4、挡板;5、二级燃烧室;51、第三进风口;6、第一射流器;61、鼓风机;62、助燃剂;7、换热器;71、排烟管;8、第二射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19]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包括一次燃烧室2,其中,炉体1靠近一次燃烧室2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2,在第一进风口12的上方设有用于生物质进料的落料口,且一次燃烧室2的底部设有炉排21,炉排21的下方设有第二进风口13,同时,炉体1远离落料口31的一侧设有烟气出口14,烟气出口14外侧设有换热器7,通过换热器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换热器7的尾部设有用于通向烟筒的排烟管71,换热后的烟气经过排烟管71排向烟筒外;
[0020]此外,在炉体1的内侧壁上均铺设有换热管道,该换热管道采用半球状的热管,能反射炉内的热辐射,增大烟气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还能减少热量损失;炉拱表面的半球状热管相比平面热管还能减缓烟气气流的冲击,减少对换热管的壁面磨损;
[0021]使用时,第二进风口一方面用于提供助燃剂,另一方面将生物质向上吹起漂浮;进而生物质物料落下时,在第一进风口12的风力带动下,切向吹入一次燃烧室2内,然后再在第二进风口13的作用下进行悬浮式燃烧;
[0022]优选的,炉排21远离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设有弧形挡板22,第一进风口的风力吹向弧形挡板时,会沿着弧型挡板向上流动,进而形成涡旋气流;进而在第一进风口12的风力作用下,可以将普通悬浮式的燃烧变成弧形挡板22用于形成旋转翻腾式燃烧;
[0023]进一步的,在弧形挡板22的上端部向靠近第一进风口12一侧延伸设有后炉拱23,同时在一次燃烧室2靠近第一进风口12的侧壁处设有前炉拱24;具体的,通过前炉拱和后炉拱可以将燃尽的高温烟气部分辐射到一次燃烧室的前端和主燃烧区,保证主燃烧区所需要的热量,进而提升生物质燃烧的效率;
[0024]为了实现对高温烟气热量的利用,在一次燃烧室上方设有料仓3,料仓内用于放入生物质物料并进行烘干,降低生物质燃料的含水率;具体的,料仓呈横置的L型结构,覆盖分布于一次燃烧室的上部和前端,相当于料仓和一次燃烧室共用两个侧壁面,进而便于一次燃烧室内的热量辐射于料仓内的生物质物料;
[0025]其中,料仓3的顶部靠近烟气出口14一侧设有进料口32,靠近落料口31一侧设有蒸汽出口33,料仓3的底部设有螺旋进料器34,用于将物料从靠近烟气出口14一侧运输向落料口31一侧;使用时,生物质物料从进料口32进入到料仓内,然后在螺旋进料器的作用下,逐步向落料口一侧行进,直到落到落料口处上方的腔体内,然后生物质物料表面蒸发的水汽会从蒸汽出口离开料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包括一次燃烧室(2)和设于一次燃烧室上方的料仓(3),所述一次燃烧室(2)的顶部和料仓(3)的仓壁之间设有烟道(11),所述一次燃烧室(2)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流经烟道(11)时加热料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靠近一次燃烧室(2)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2),所述料仓(3)靠近第一进风口(12)的上方设有落料口(31);所述一次燃烧室(2)的底部设有炉排(21),所述炉排(21)的下方设有第二进风口(13),所述料仓(3)内的物料通过落料口(31)落出时,在第一进风口(12)的带动下,切向吹入一次燃烧室(2),并在第二进风口(13)的作用下进行悬浮燃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21)远离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设有弧形挡板(22),所述弧形挡板(22)用于形成旋转翻腾式燃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板(22)的上端部向靠近第一进风口(12)一侧延伸设有后炉拱(23),所述一次燃烧室(2)靠近第一进风口(12)的侧壁处设有前炉拱(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远离落料口(31)的一侧设有烟气出口(14),所述烟道(11)和烟气出口(14)之间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顶部与料仓(3)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靠近炉体(1)底部,所述挡板(4)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培勇,王思杰,张维,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