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武能专利>正文

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635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由保护器主体和电路控制部分组成,采用双向可控硅取代传统的电磁继电器。断相检测采用电流和电压矢量加法电路双重检测手段,过载检测采用电流整流加法电路。当电机出现断相、错相、乱相、过载、被动机械故障等情况,自动切断电机供电,避免电机烧毁。并自动分析判断和显示故障类别,给修复带来方便。该保护器体积小,功能齐全,价格低廉。(*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属于电动机紧急保护电路装置。现有的三相交流电动机多采用热继电器或自动空气开关保护。热继电器的双金属片长期处于热态工作,时间一长,由于金属疲劳而失灵,造成电机烧毁。且热继电器受环境温度及通风散热条件影响较大。自动空气开关的电磁保护机构,过电流保护动作灵敏,无温度影响,伴随而来的是起动电流和正常运行电流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其保护甚微,而致使电机烧毁。本技术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保护器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电子保护器,采用双向可控硅取代电磁继电器,当电机出现断相、错相、乱相、过载、被动机械故障等情况,自动切断电机供电,避免了电机烧毁事故。上述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由面板、下壳座及固定在面板背面的控制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流整流加法电路,电流矢量加法电路,电压矢量加法电路,正反馈机械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由BG3、BG4、D11、R7、R8、C8组成,正反馈电气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由BG1、BG2、D9R3、R2、C6组成,双向可控硅触发电压整定电路由BCR、D12D13、C4、R17组成,其中D12、D13及双向可控硅BGR的GS结使H点电压被钳制在4.9V。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的电原理图图2为电子保护器主视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由面板1、下壳座2及固定在面板背面的控制电路组成。用螺钉8将面板1与下壳座2连接,用螺钉9将保护器固定在配电板(或柜)上。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1、电流整流加法电路12、电流矢量加法电路13、电压矢量加法电路14,正反馈机械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15由BG3、BG4、D11、R7、R8、C8组成,另一正反馈电气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16由BG1、BG2、D9、R3、R2、C6组成,双向可控硅触发电压整定电路17由BCR、D12、D13、C4、R17组成,其中,D12、D13及双向可控硅BCR的GS结使H点电压被钳制在4.9V。若H点电压低于4.9V,双向可控硅BCR自动截止关断。电流加法感应孔10是三个圆型电流互感器LH1、LH2、LH3的中心孔,动力线A、B、C从感应孔10穿出与电机D相连。面板控制接线柱7的a、b、c是电压矢量加法电路14的信号输入端,用导线与交流接触器CJ的输出端对应连接。d与电源一根火线(例如A)连接,e与零线(O)连接,f与交流接触器吸合线圈C的一端连接。供电后,交流电经电源电路11处理后,使H点电压被钳制在4.9V,即VD12+VD13+VGS=4.9V,此电压使D12、D13导通发光,显示整机工作正常,即面板上6处绿灯亮。D12、D13导通后,触发双向可控硅BCR保持导通。正常起动时,按下起动按钮AN1,交流电通过AN2、AN1交流接触器吸合线圈C,导通的双向可控硅BCR到零线形成回路。交流接触器吸合线圈C得电吸合,组合触头CJ闭合,电机D运行。正常停机,按下AN2,AN2断开后,交流接触器吸合线圈C断电跳闸,电机停止运转。正常工作时,电流互感器LH1、LH2、LH3把主电路电流信号转换为三相相差120°电角度的电压信号,传输给R11、R12、R13组成的电流矢量加法电路13,根据矢量相加法则,在相加点F结果为零,电路无信号输出。当发生断相时,断的那一相无主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次级无电压信号传输到矢量加法运算电路,只有其它二相的信号传输到矢量加法电路,运算结果在F点便有一电压信号输出。此信号电压经D6整流,R5、C5积分延时后,通过D8触发BG1导通。BG1导通后BG2得到一正偏压导通。BG2导通后,BG1又得到正偏压导通,如此正反馈使得BG1、BG2导通,实现自锁记忆。D9导通发出红色亮光显示电路断相,即面板5处红灯亮,并把H点电压降到2.6V,低于双向可控硅整定触发电压 4.9V,迫使双向可控硅BCR关断,致使交流接触器吸合线圈C断电跳闸,避免电机断相运行而烧毁,完成了断相保护。电压矢量加法电路14由R14、R15、R16组成,它是直接对主电路信号电压进行高压运算,运算精度较高,对0.5KW以下的小功率电机也能起到保护作用。正常工作时,交流电压A、B、C三相之间的相位关系相差120°电角度,因而矢量相加点E无信号输出。当发生断相时,虽然有从运行的电机中互感电压从电机中反输回电压矢量加法电路,但此时的互感电压相位和其它二相之间的相位关系不在是相差120°电角度,矢量运算结果,相加点E便有一电压信号输出,此信号电压经D7整流,R6、C5积分延时后,经D8触发BG1导通,以后过程同电流矢量加法电路的有关过程,最后致使双向可控硅BCR关断,避免电机断相运行而烧毁,完成了断相保护。对于电器断相故障信号检测采用电流矢量加法电路13和电压矢量加法电路14双重检测手段,可靠地保证了电机正常运行。当电路发生错相(ABO,CBO,CAO)、乱相(ABB、AAB、CBB、CCA)情况时,无论电流矢量加法电路13或电压矢量加法电路14,因满足不了三相相差120°电角度的条件,电路将执行断相保护程序,出现保护性停机,避免电机烧毁。过载、机械故障的信号检拾,采用电流整流加法电路12,电流互感器LH1、LH2、LH3把主电路电流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从次级输给D3、D4、D5整流后在G点相加,尔后在W和R10得到与电机主电流大小成正比的信号电压。此电压经W调节后,通过R9、C7积分延时,经D10触发BG3导通,BG3导通后,BG4得到一正偏压导通。BG4导通后,BG3又得到正偏压导通,如此正反馈使得BG3、BG4导通,实现自锁记忆,D11导通发出红光显示发生过载或机械故障,即面板上4红灯亮,并把H点电位钳制在双向可控硅BCR触发电压4.9V以下,迫使双向可控硅BCR关断,实现过载或机械故障的保护。W的滑动臂伸出在面板上,与调节旋钮3连接,通过旋钮3调整W以改变被控电流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功率电机的控制。该保护器对于电气故障或机械故障引起的停机,有自锁记忆功能。若要再次起动,必须等故障排除后,切断本机供电10秒以上,待本机自动复位后,方能正常起动。为解决电机起动与正常运行电流相差3~8倍的矛盾,采用了由R9、C7组成的积分延时触发电路,延迟时间由R9、C7的时间常数决定,且延迟时间必须大于正常起动时间2倍,方能正常起动。该积分延时电路还具有短时过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避免频繁的保护动作和误动作,使电路工作更加准确可靠。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结构新颖体积小,对断相信号检拾,采用电流和电压矢量加法电路双重检测,使其更准确可靠,过载信号检测采用电流整流加法电路,使电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短时过载能力。当出现保护性自动停机后,能自动识别故障类型并显示出来,且在发生故障性停机后,电路将自行封锁起动指令,避免设备带病起动造成事故。若要再次起动,必须等故障排除后,切断本机供电10秒以上,待本机自动复位后,方能正常起动。该电子保护器采用通用器件,价格低廉易维修,且功耗小,无环境温度影响。正常工作时,85%的器件处在休息状态,提高了整机工作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由面板1、下壳座2及固定在面板背面的控制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1、电流整流加法电路12、电流矢量加法电路13、电压矢量加法电路14,其特征在于:a.正反馈机械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15由BG↓[3]、BG↓[4]、D↓[11]、R↓[7]、R↓[8]、C↓[8]组成,b.正反馈电气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16由BG↓[1]、BG↓[2]、D↓[9]、R↓[3]、R↓[2]、C↓[6]组成,c.双向可控硅触发电压整定电路17由BCR、D↓[12]、D↓[13]、C↓[4]、R↓[17]组成,其中D↓[12]、D↓[13]及双向可控硅BCR的GS结使H点电压被钳制在4.9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防烧电子保护器,由面板1、下壳座2及固定在面板背面的控制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1、电流整流加法电路12、电流矢量加法电路13、电压矢量加法电路14,其特征在于a.正反馈机械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15由BG3、BG4、D11、R7、R8、C8组成,b.正反馈电气故障自锁记忆显示电路16由BG1、BG2、D9、R3、R2、C6组成,c.双向可控硅触发电压整定电路17由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能
申请(专利权)人:陈武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