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44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3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包括:固定治具,用于固定第一待贴合膜材,第一待贴合膜材的第一贴合面呈朝向背离固定治具一侧凸出的弧形面;贴合治具,包括支撑台、弹性装置和贴合衬垫,贴合衬垫位于支撑台的朝向固定治具的一侧且用于承载第二待贴合膜材,弹性装置位于支撑台和贴合衬垫之间,第一贴合面在贴合方向上具有最靠近第二待贴合膜材的贴合起始位置,在贴合过程中,弹性装置用于支撑第二待贴合膜材,以使第二待贴合膜材自贴合起始位置朝向两侧逐渐与第一贴合面相贴合。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效果和产品品质。合效果和产品品质。合效果和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显示照明技术,尤其在显示行业,OLED显示由于具有高响应、高对比度、可柔性化等优点,被视为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柔性OLED产品逐渐应用于车载、智慧物联网等领域,3D大曲率显示可以应用于车载中控、车载透明A柱、智能音箱等领域,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0003]现有技术中,OLED显示基板的显示侧均贴合有玻璃盖板,对于凹形贴合面的玻璃盖板,通常采用真空衬垫等方式进行贴合,但对于凸形贴合面的玻璃盖板,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贴合时,存在贴合品质风险,降低了贴合效果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设备,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包括:
[0006]固定治具,用于固定第一待贴合膜材,第一待贴合膜材包括远离固定治具的第一贴合面,第一贴合面呈朝向背离固定治具一侧凸出的弧形面;
[0007]贴合治具,包括支撑台、弹性装置和贴合衬垫,贴合衬垫位于支撑台的朝向固定治具的一侧,贴合衬垫用于承载第二待贴合膜材,第二待贴合膜材与第一待贴合膜材相对设置,弹性装置位于支撑台和贴合衬垫之间,第一贴合面在贴合方向上具有最靠近第二待贴合膜材的贴合起始位置,在贴合过程中,弹性装置用于支撑第二待贴合膜材,以使第二待贴合膜材自贴合起始位置朝向两侧逐渐与第一贴合面相贴合,贴合方向为第一待贴合膜材相对于第二待贴合膜材移动的方向。
[000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待贴合膜材具有朝向第一待贴合膜材的第二贴合面,在贴合之前,自贴合起始位置朝向两侧,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贴合之前,在弹性装置的支撑作用下,
[0010]第二贴合面呈平坦状,或者,第二贴合面呈朝向第一待贴合膜材凸出的弧形面,或者,第二贴合面呈凹陷的弧形面,且第二贴合面的弯曲曲率小于第一贴合面的弯曲曲率。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治具的用于固定第一待贴合膜材的表面相对于贴合起始位置对称,贴合衬垫相对于贴合起始位置对称。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装置包括多个弹性件,
[0013]与贴合起始位置相对应的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小于位于贴合起始位置两侧的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和/或,与贴合起始位置相对应的弹性件的压缩行程量大于位于贴合起始位置两侧的弹性件的压缩行程量。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贴合起始位置两侧的弹性件相对于贴合起始位置对称设置。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台开设有多个定位槽,多个定位槽与多个弹性件一一对应,各弹性件的朝向支撑台的一端均位于对应的定位槽内。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治具的用于固定第一待贴合膜材的表面的形状与第一贴合面的形状相匹配,支撑台的朝向贴合衬垫一侧的表面的形状与第一贴合面的形状相匹配。
[00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承载膜,承载膜位于贴合衬垫和第二待贴合膜材之间,第二待贴合膜材粘结固定于承载膜,承载膜的两端通过夹持装置固定。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待贴合膜材为刚性膜材,第二待贴合膜材为柔性膜材,贴合衬垫为柔性衬垫。
[0019]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贴合设备贴合第一待贴合膜材和第二待贴合膜材,可以避免贴合过程中影响视觉对位,可以避免第二待贴合膜材与第一贴合面的贴合起始位置之外的位置提前接触,避免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效果和产品品质。
[0020]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1]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0022]图1为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a为图3所示贴合设备的贴合过程中的一个示意图;
[0026]图4b为图3所示贴合设备的贴合过程中的另一个示意图;
[0027]图4c为图3所示贴合设备的贴合完成时的一个示意图;
[0028]图5为第一待贴合膜材和第二待贴合膜材贴合后的产品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1、玻璃盖板;12、显示基板;31、支撑台;311、定位槽;32、弹性装置;33、贴合衬垫;34、承载膜;35、夹持装置;41、第一待贴合膜材;411、第一贴合面;42、第二待贴合膜材;421、第二贴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结合。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2]图1为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对于凹形贴合面的玻璃盖板11,如图1所示,可以采用真空方式,将贴合设备置于真空环境中,支撑台31的上表面呈与玻璃盖板11形状相匹配的外凸弧形面,支撑台31的上表面设置有贴合衬垫33,贴合衬垫33上设置有承载膜34,承载膜43的两端通过夹持装置35固定仿形,柔性的显示基板12设置在承载膜34的朝向玻璃盖板11的一侧,玻璃盖板11与OLED显示基板12相互靠近,完成贴合。
[0033]图2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对于凸形贴合面的玻璃盖板11,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贴合设备。贴合过程中,由于承载膜34与贴合衬垫33之间存在间隙,显示基板不能稳定放置在贴合衬垫33上,影响了视觉对位,并且无法实现承载膜34的夹取仿形,贴合过程中容易造成玻璃盖板11与显示基板12提前接触而产生气泡等品质风险。
[0034]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图3所示贴合设备的贴合过程中的一个示意图,图4b为图3所示贴合设备的贴合过程中的另一个示意图,图4c为图3所示贴合设备的贴合完成时的一个示意图。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如图3所示,贴合设备可以包括固定治具(图中未示出)和贴合治具,贴合治具可以与固定治具相对设置。固定治具用于固定第一待贴合膜材41,第一待贴合膜材41包括远离固定治具的第一贴合面411,第一贴合面411呈朝向背离固定治具一侧凸出的弧形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治具,用于固定第一待贴合膜材,所述第一待贴合膜材包括远离所述固定治具的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呈朝向背离所述固定治具一侧凸出的弧形面;贴合治具,包括支撑台、弹性装置和贴合衬垫,所述贴合衬垫位于所述支撑台的朝向所述固定治具的一侧,所述贴合衬垫用于承载第二待贴合膜材,所述第二待贴合膜材与所述第一待贴合膜材相对设置,所述弹性装置位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贴合衬垫之间,所述第一贴合面在贴合方向上具有最靠近所述第二待贴合膜材的贴合起始位置,在贴合过程中,所述弹性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待贴合膜材,以使所述第二待贴合膜材自所述贴合起始位置朝向两侧逐渐与所述第一贴合面相贴合,所述贴合方向为所述第一待贴合膜材相对于所述第二待贴合膜材移动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贴合膜材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待贴合膜材的第二贴合面,在贴合之前,自所述贴合起始位置朝向两侧,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贴合之前,在所述弹性装置的支撑作用下,所述第二贴合面呈平坦状,或者,所述第二贴合面呈朝向所述第一待贴合膜材凸出的弧形面,或者,所述第二贴合面呈凹陷的弧形面,且所述第二贴合面的弯曲曲率小于所述第一贴合面的弯曲曲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治具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王鹏范荣坤王家林梁海涛周国栋孟永松林梁东叶礼鹏甘宇张旭孙发奎刘媛苟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