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手参生长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及其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39235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促进兰科药用植物手参种子萌发与生长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及通过该真菌菌株促进手参生长的方法和具体应用。真菌菌株促进手参生长的方法和具体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手参生长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及其方法和应用


[0001]本公开涉及一株促进兰科药用植物手参生长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及其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为兰科手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零星分布于欧洲北部及亚洲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尼泊尔、日本、韩国和中国,多生长在北方省区海拔 260

4700m的草甸、山坡、潮湿的草地、河谷和灌丛间。手参块茎入药,属于补益药类,用于补肾益精、理气止痛、补脾益肺等,为我国的传统中药,也是蒙药和藏药的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手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滋补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病毒作用、调节免疫作用、抗过敏作用、抗胃溃疡作用、镇静作用以及改善睡眠作用等。
[0003]随着人们对手参药用价值的不断认知,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价格逐年攀升,乱采滥挖导致整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手参现已被2021年9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列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手参主要通过无性繁殖,其繁殖率倍数低于2;有关手参的有性繁殖,目前还少有报道,其困难点就在于种子难以萌发,这点已成为制约手参种群恢复及栽培生产的瓶颈问题。
[0004]兰科植物种子细微如尘、无胚乳,一颗蒴果内通常有近万粒种子。兰科植物都有天然的菌根共生特性,自然条件下兰科种子只有依赖真菌菌丝侵入为其提供营养才能萌发,同时能促进其生长生长。因而寻找能有效促进手参萌发生长的真菌无疑是的实现手参种群恢复及栽培生产的有效途径。<br/>[0005]现有技术中,虽然已有促进手参种子萌发的部分报道(例如

CN109156115A(2019年 01月08日;

高越,陈艳红,邢晓科.兰科药用植物手参种子的真菌共生萌发.菌物学报,2019, 38(11):1948

1957;

Yue Gao,Zeyu Zhao,Jiayao Li,Na Liu,Hans Jacquemyn,Shunxing Guo, Xiaoke Xing.Do fungal associates of co

occurring orchids promote seed germination of thewidespread orchid species Gymnadenia conopsea?Mycorrhiza.2020,30:221

228),但是该3个文献均未明确所述真菌的分类且对特定菌株进行保藏,公众无从得知相应真菌的种类也无法获得相应的特定真菌的特定共生菌株,无法获取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基于手参种子萌发阶段依赖于真菌的特点及其稀缺性,亟待寻找一种能有效促进手参生长的真菌菌株与培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突破制约手参种群恢复和栽培生产中种子难以萌发的瓶颈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有效促进手参种子萌发与生长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
[0008]同时,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菌株促进手参生长的具体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0009]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6089。
该角担菌真菌能有效促进手参生长。
[0010]根据本公开的研究,上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的菌丝直径为2.71

3.72μm,其具有隔膜结构,且菌株菌丝多分枝,分枝近直角,气生菌丝丰富。
[0011]进一步地,上述菌株的生长温度为18

28℃,生长pH为5.0

6.5。
[001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真菌菌株的正面呈白褐色,背面呈浅褐色,老化的菌丝呈黑褐色。
[0013]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真菌菌株能在PDA培养基(含200g/L土豆、20g/L葡萄糖、12g/L琼脂)上生长,其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为0.54

0.57mm/h。
[0014]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分离自手参的根部。
[0015]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角担属真菌菌株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从手参根部分离:
[0016](1)选择浅黄色、不透明或表面具有丝核菌样菌丝的根段清洗干净;
[0017](2)去除根段表面的根毛、表皮、根被等附属物,将其浸泡于含双抗(青霉素和链霉素) 的无菌溶液中;
[0018](3)取皮层细胞中的菌丝团至无菌水中。
[001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双抗可以为青霉素钾和硫酸链霉素。
[002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对上述分离自手参根部的角担属真菌菌株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进行纯化:将单个菌丝团转移至含双抗的培养基中培养,将开始生长的菌丝团从培养基切下转移至新的培养基继续培养,切取菌丝尖端至新的培养基培养得到经纯化的菌丝,转接试管保存。
[0021]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菌丝的保存温度可以为4℃。
[002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含双抗的培养基可以为含双抗的PDA培养基或OMA培养基(含4g/L燕麦粉、8g/L琼脂)。
[0023]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促进手参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上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手参生长。
[0024]在本公开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种子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手参种子萌发;和/或,
[0025]上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原球茎和/或幼苗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手参原球茎和/或幼苗的生长;
[0026]在本公开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种子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手参种子萌发。
[0027]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角担菌属真菌促进手参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1)接菌材料准备:将角担菌菌株在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至少长满70%培养皿时制成菌片备用;(2)培养基制备:制备待促进生长的手参培养基;(3)接菌:将菌片置于已播种至步骤(2)所述培养基的待促进生长的手参种子/原球茎/幼苗周边;(4)共培养:将待促进生长的手参种子/原球茎/幼苗与角担菌共培养。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菌片与培养基基质的体积比为:1:5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菌株的培养环境为: 18

28℃,无光照。
[0029]在本公开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菌株的培养环境为18

28℃;更优选地,为20

25℃。
[003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步骤(4)所述种子与角担菌的共培养环境为:种子未萌发时 20

26℃,无光照,种皮完全破裂后20

26℃,光照12/12h L/D黑暗交替。
[0031]在本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其保藏号为CGMCC No.1608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其菌丝直径为2.71

3.72μm,具有隔膜结构,该菌株菌丝多分枝,分枝近直角,气生菌丝丰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生长温度为18

28℃,生长pH为5.0

6.5;优选地,所述真菌菌株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所述真菌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为0.54

0.57mm/h。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分离自兰科植物手参;优选地,其分离自兰科植物手参的根部。5.一种促进手参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建立共生关系促进兰科植物生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手参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种子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手参种子萌发;和/或,所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原球茎和/或幼苗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手参原球茎和/或幼苗的生长;优选地,所述角担菌属真菌菌株与手参种子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手参种子萌发。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促进手参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接菌材料准备:将角担菌菌株在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至少长满70%培养皿时制成菌片备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晓科陈艳红高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