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9098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翻土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翻土的过程仅具有翻土的效果,翻土后的土壤并不能实现破碎,且不具有起笼的效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支架内侧的中部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表面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前端安装有变向装置,变向装置内部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主动轮,支架前端两侧的下表面安装有销板,相邻的销板之间安装有翻土机构;达到不仅能够实现翻土的效果,还能使得翻土后的土壤实现破碎的效果,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同时达到起笼的目的,便于农作物的种植。便于农作物的种植。便于农作物的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种植的田间管理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包括,中耕松土、除草、施肥、浇水、防止病害等。其中土壤种植收割农作物后处于结块状,若直接进行下一季的种植导致农作物的根的透气性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对农田进行翻土。
[0003]现有的大型农田翻土机械通常为翻土机,现有的翻土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翻土的过程仅具有翻土的效果,翻土后的土壤并不能实现破碎,且不具有起笼的效果,不利于进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达到不仅能够实现翻土的效果,还能使得翻土后的土壤实现破碎的效果,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同时达到起笼的目的,便于农作物的种植。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侧的中部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安装有变向装置,所述变向装置内部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主动轮;
[0006]所述支架前端两侧的下表面安装有销板,相邻的所述销板之间安装有翻土机构,所述翻土机构包括有翻土轮筒和翻土铲,所述翻土铲均匀分布于翻土轮筒的外环面上,所述翻土轮筒外部的一端呈开口状;
[0007]所述支架后端两侧的下表面之间安装有碎土机构,所述碎土机构包括有碎土箱、碎土转辊,所述碎土箱上转动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延伸至碎土箱内的外部与碎土转辊相连接;
[0008]所述支架的内侧靠近翻土轮筒安装有运土盘架,所述运土盘架呈“L”状,所述运土盘架靠近翻土轮筒的一端延伸至翻土轮筒的内部;
[0009]所述支架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间隔设置的起笼机构,所述起笼机构包括有定位杆和起笼器,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起笼器的上端相连接。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土轮筒对应翻土铲的外环面开设有落土孔,所述翻土轮筒靠近主动轮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由翻土轮筒翻出的土壤部分通过落土孔落至运土盘架上,实现翻土的过程中偏移土壤的效果,达到翻土的目的。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土铲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翻土齿
爪,所述第一转动杆延伸至外部的一端与销板之间相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相啮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土齿爪的设置,便于翻土轮筒插设于结块土壤内,提升整个翻土机构的翻土效率。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土箱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动杆延伸至外部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共同安装有皮带。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个第二电机带动啮合的碎土转辊实现转动,从而实现碎土的目的。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焊接杆,所述焊接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定位杆插设于套杆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起笼机构实现高度的调整,根据耕地所需作出起笼器的高度调整。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杆与定位杆之间共同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套杆与定位杆之间通过定位孔共同安装有插销。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与定位孔相匹配,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土箱靠近翻土轮筒的一端开设有进入槽,所述运土盘架远离翻土轮筒的一端与进入槽之间相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土盘架将自翻土轮筒翻转至上方的结块土壤运输至碎土箱内,完成碎土后并掉落至地面。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整个碎土装置的后端安装于农机上,借助农机实现碎土目的;碎土的过程中,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翻土轮筒在第一电机、转轴、变向装置、主动轮、从动轮的联动作用下实现转动,从而将土壤完成“翻土”;
[0023]经由翻土轮筒翻转至上方的结块土壤,通过落土孔掉落至运土盘架上,在运土盘架倾斜安装的效果下将结块土壤运输至碎土箱内,此时碎土转辊在第二电机、皮带、第二转动杆的联动作用下实现相互啮合转动,进而实现结块土壤被破碎并通过间隙掉落至地面;掉落至地面的碎土由两侧的起笼器完成“起笼”。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俯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翻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碎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起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1]1、支架;2、安装板;3、第一电机;4、转轴;5、焊接杆;6、套杆;7、定位杆;8、起笼器;9、碎土箱;10、运土盘架;11、销板;12、第一转动杆;13、翻土轮筒;14、落土孔;15、翻土铲;
16、翻土齿爪;17、从动轮;18、变向装置;19、主动轮;20、碎土转辊;21、进入槽;22、第二电机;23、皮带;24、第二转动杆;25、第三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3]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3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是,所述支架(1)内侧的中部焊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表面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前端安装有变向装置(18),所述变向装置(18)内部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杆(25),所述第三转动杆(25)的两端均安装有主动轮(19);所述支架(1)前端两侧的下表面安装有销板(11),相邻的所述销板(11)之间安装有翻土机构,所述翻土机构包括有翻土轮筒(13)和翻土铲(15),所述翻土铲(15)均匀分布于翻土轮筒(13)的外环面上,所述翻土轮筒(13)外部的一端呈开口状;所述支架(1)后端两侧的下表面之间安装有碎土机构,所述碎土机构包括有碎土箱(9)、碎土转辊(20),所述碎土箱(9)上转动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第二转动杆(24),所述第二转动杆(24)延伸至碎土箱(9)内的外部与碎土转辊(20)相连接;所述支架(1)的内侧靠近翻土轮筒(13)安装有运土盘架(10),所述运土盘架(10)呈“L”状,所述运土盘架(10)靠近翻土轮筒(13)的一端延伸至翻土轮筒(13)的内部;所述支架(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间隔设置的起笼机构,所述起笼机构包括有定位杆(7)和起笼器(8),所述定位杆(7)的下端与起笼器(8)的上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田作物种植用高效碎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土轮筒(13)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芳赵大钊吕立新赵红伟刘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