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90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包括地基、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锚杆和金属支架,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包括若干根相互连接构成封闭构造的金属型材,所述金属型材至少为三根;所述地基挖有用于安装组装式金属型材的原槽,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通过锚杆固定于原槽,所述金属支架固定于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所述原槽通过浇筑混凝土回填覆盖,能够解决在覆盖土层较薄、或岩石裸露岩石强度较高的区域装配式锚杆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承台体量过大,重量过重、不便于运输安装问题,近一步轻量化基础构件,进一步提升锚杆装配式、机械化施工水平的要求。机械化施工水平的要求。机械化施工水平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中人力短缺、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等问题愈发凸显,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贯彻落实,客观上也要求输变电工程建设不断降低人力投入和现场作业劳动强度,提升安全质量和职业健康保护水平;因此,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成为电网乃至交通、建筑等各行业领域工程建设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场作业将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装备密集型”转变,加速实现机械替代人工。
[0003]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线路走廊需途径高山或丘陵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显著特点是地基是岩石分布广泛,如何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输电线路建设的关键;杆塔基础作为输电线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工期和劳动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因此,优化、创新山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意义重大。
[0004]原来专利技术【CN207714358U】输电装配式承台锚杆基础,原创性的将装配式基础与锚杆基础联合,形成输电装配式承台锚杆基础,解决机械化施工、装配式施工的要求,促进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标准化、模块化、批量生产;但是原专利技术底部与岩石接壤部分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可以较好解决防腐、防锈的问题,但是随做输电线路等级提高、导线截面加大,基础荷载提高,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承台断面加大,导致重量过重,不便于运输、安装;限制了该【CN207714358U】输电装配式承台锚杆基础的使用。
[0005]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能够解决在覆盖土层较薄、或岩石裸露岩石强度较高的区域装配式锚杆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承台体量过大,重量过重、不便于运输安装问题,近一步轻量化基础构件,进一步提升锚杆装配式、机械化施工水平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能够解决在覆盖土层较薄、或岩石裸露岩石强度较高的区域装配式锚杆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承台体量过大,重量过重、不便于运输安装问题,近一步轻量化基础构件,进一步提升锚杆装配式、机械化施工水平的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包括地基、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锚杆和金属支架,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包括若干根相互连接构成封闭构造的金属型材,所述金属型材至少为两根;所述地基挖有用于安装组装式金属型材的原槽,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通过锚杆固定于原槽,所述金属支架固定于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所
述原槽通过浇筑混凝土回填覆盖。
[0008]进一步,所述金属支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于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汇聚为一点,以使得金属支架形成棱锥形构造。
[0009]进一步,回填覆盖于原槽的混凝土具有与地基位于同一平面的水平面,所述混凝土沿水平面向上凸出形成稳固台,所述稳固台位于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并包覆于支撑杆的径向,以使得原槽通过浇筑混凝土回填覆盖后,支撑杆与混凝土形成支撑构造。
[0010]进一步,所述原槽和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之间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设置在原槽内并具有敷设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的基准面。
[0011]进一步,所述垫层设置于原槽的槽底,所述垫层的顶面为基准面,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包括相互连接构成沿竖直方向投影呈“井”字形的四根金属型材。
[0012]进一步,所述锚杆为若干根,每根所述金属型材至少对应有一根锚杆,每根所述金属型材包括两根条形平行固定的槽钢,每根金属型材对应的锚杆设置在两根槽钢之间。
[0013]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支撑杆分别对应安装于“井”字形的四个相交点位上,在沿竖直方向投影上每根支撑杆的周围至少分布有三根锚杆。
[0014]进一步,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第一端部连接于支撑杆的底端,所述加强杆的第二端部连接在相邻于支撑杆的另一支撑杆的中部,以使得加强杆沿竖直方向将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区域分隔成位于顶部的上三角区和位于底部的下三角区。
[0015]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还连接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平行于水平面的连接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之间。
[0016]进一步,所述加强杆穿设于稳固台连接在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稳固杆的第一端部连接加强杆的第二端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通过采用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做基础,各金属构件体积小、轻量化明显,提高锚杆基础装配化应用率,且具备便于运输、现场装配施工简单的优点,同时对于基槽的开挖量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降低对周围原状岩石的破坏,使得施工工期大幅度缩减,并能提高支撑效果和稳固效果,本方案中所述的钢材料结构均采用耐候钢,具备更好的抗弯性能,同时在钢材骨架的外表面包裹防腐防锈材料,并埋覆于水平面以下的钢结构部分覆盖混凝土层,从而进一步提升防锈能力,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包括若干根相互连接构成封闭构造的金属型材,使得支撑结构更加紧凑,并具备较强的抗弯能力和锚固能力,提高锚固效果,所述的封闭构造至少由两根相对弯折并连接的金属型材构成,其采用金属型材的根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原槽的槽型根据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由上至下安装至原槽的最大有效面积设计,最大限度的缩小施工工期,将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安装好后,原槽通过浇筑混凝土回填覆盖,并能使得支护结构与周围岩体形成稳定的整体构造,提高稳固强度和支承强度。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与锚杆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通过锚杆固定于原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的上、下等方向和相对位置均指图1中的上、下等方向和相对位置,所述的竖直方向即为图1中布置的竖直方向,所述的水平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包括地基01、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锚杆02和金属支架,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包括若干根相互连接构成封闭构造的金属型材04,所述金属型材04至少为两根;所述地基01挖有用于安装组装式金属型材04的原槽,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通过锚杆02固定于原槽,所述金属支架固定于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所述原槽通过浇筑混凝土A51回填覆盖。如图所示,本方案中采用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做基础,各金属构件体积小、轻量化明显,提高锚杆基础装配化应用率,且具备便于运输、现场装配施工简单的优点,同时对于基槽的开挖量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降低对周围原状岩石的破坏,使得施工工期大幅度缩减,并能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包括地基、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锚杆和金属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包括若干根相互连接构成封闭构造的金属型材,所述金属型材至少为两根;所述地基挖有用于安装组装式金属型材的原槽,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通过锚杆固定于原槽,所述金属支架固定于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所述原槽通过浇筑混凝土回填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于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汇聚为一点,以使得金属支架形成棱锥形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其特征在于:回填覆盖于原槽的混凝土具有与地基位于同一平面的水平面,所述混凝土沿水平面向上凸出形成稳固台,所述稳固台位于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并包覆于支撑杆的径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槽和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之间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设置在原槽内并具有敷设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的基准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输电线路桁架的金属型材承台锚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设置于原槽的槽底,所述垫层的顶面为基准面,所述组装式金属型材承台包括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焰马耀宇郑炜黄昊杨力武陈风樵周哲田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