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固态断相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57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三相电动机的断相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取样电路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人工中性点O,当断相时,人工中性点产生偏移,O点对三上四线制的中性线N产生零序电压,高阈值门电路打开,再经信号保持与限幅、阻抗变换、鉴幅器、固态继电器,使控制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失电,从而实现三相电动机的断相保护。(*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断相保护器,是一种电动机固态断相保护器,它是一个无火花、无噪声、无抖动的电压型电动机断相保护的六端电子组件装置。水利电力出版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下册所登载的LDX-1、JS1、JS3、JS4等型号电动机断相保护器是电流型的,它们都是用三个电流互感器来取得断相的信号,其主要缺点是体积大。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5788U,虽是电压型电动机断相保护器,但其执行电路为小型继电器,取样电路采用三只等值的电容器,其主要的缺点是小型继电器的接点串入控制电动机的自保回路中,接点易烧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固态断相保护器,其执行电路为固态继电器,具有无火花、无噪声、无抖动、元件寿命较长的特点,并且取样的电路采用的是三个等值电阻。另外,由于本技术中引入了高阈值门电路,以及555构成的鉴幅电路,提高了抗干忧的能力,在工频380V三相电源相间电压相差±20V以内时,不判为断相而动作。本技术特征是取样电路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人工中性点O,当断相时,人工中性点产生偏移,O点对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N产生零序电压,高阈值门电路打开,再经信号保持与限幅、阻抗变换、鉴幅器、固态继电器、使控制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失电,从而实现三相电动机的断相保护。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加以叙述图1为本技术的外型示意图。L1、L2、L3是三相380V电源输入端,LN、LO是输出端,其中LN是接到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N,LO是接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LK是接触器线圈电压为380V时的控制方式接线端。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它由取样电路,高阈值门电路,信号保持与限幅、阻抗变换、鉴幅器、固态继电器、稳压电源组成的。图3为本技术的线路图。电阻R2、电容器C1和C2、二极管VD1和VD2、稳压管VW1构成稳压源,稳定电压为12V,电阻3×R1构成取样电路,O点为人工中性点,二极管VD3、稳压管VW2构成高阈值门电路,电容器C3、稳压管VW3构成信号保持与限幅电路,三极管VT构成阻抗变换电路,它是一个射极输出器,其输入阻抗高、输出抗低、带负载能力强,IC构成鉴幅器,是555时基集成电路,可控硅VS构成固态继电器,它在此作为无触点开关用。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是控制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线圈电压为220V时,本装置的运用。图中,X1、X2、X3、N是三相四线制电源进线,X1、X2、X3相间电压为380V、N为中性线,FU为熔断器,KM为接触器,SB1为启动按扭,SB2为停止按钮,HLRD为指示灯,DGDJ-1为本装置的型号。当按下启动按扭SB1、KM得电、电机运行,松开SB1若无断相,则人工中性点O与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N之间的零序电压很小,不足以击穿稳压管VW2,即高阈值门电路是关闭的,射极输出器VT的输入为低电平,输出也为低电平,此低电平因小于 1/3 的电源电压,将其送入555的2、6脚后,致使555的3脚输出为高电平,可控硅SV导通,保持了KM继续得电,电机也就继续运行;若出现三相电源断相,人工中性点O与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N之间出现较高的零序电压,稳压管VW2击穿,即高阈值门电路开启,射极输出器VT的输入为高电平,输出也为高电平,此高电平因大于 2/3 的电源电压,将其输入555的2、6脚后,致使555的3脚输出为低电平,可控硅VS阻断,KM失电,电机停转,从而实现了断相保护。原理图中电容器C3作滤波用,电容C4起抗干忧作用,电阻R5,电容器C5构成阻容吸收装置,起到保护可控硅VS的作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较电流型电动机断相保护器体积小,较已有电压型电动机断相保护器抗干忧能力强、允许三相电源不平衡程度高,以及无噪声、无抖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外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线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固态断相保护器,是一个六端电子组件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内部的二极管VD↓[3]、稳压管VW↓[2]、电容器C↓[3]相串联后接到人工中性点O和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N之间的,电容C↓[3]与稳压管VW↓[3]相并联后接到射极输出器VT的输入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固态断相保护器,是一个六端电子组件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内部的二极管VD3、稳压管VW2、电容器C3相串联后接到人工中性点O和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N之间的,电容C3与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德华於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学院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