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及其端子,包括绝缘壳体,以及设置在绝缘壳体内的两对相配合的端子,且每对所述的端子为由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前排端子包括前排端子连接板,以及设置在前排端子连接板一端的多个前排端子接触端,所述的后排端子包括后排端子连接板,以及设置在后排端子连接板一端的多个后排端子接触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端子接触端的数量,同时端子采用高导电率的铜合金材料制成,从而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每对端子的接触端为19个,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端子的接触点,同时被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端子接触端之间槽的宽度和深度,在降低插入力的同时,保证接触端的有效接触。保证接触端的有效接触。保证接触端的有效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及其端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是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及其端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在一些需要传输大电流的大功率场合也开始用到电连接器来实现电气回路的接续及开断,由此便促使了大电流电连接器的产生。
[0003]大电流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叉车、UPS、通用电源、医疗设备、太阳能及新能源等领域。
[0004]现有技术中的大电流连接器包括用于与导线连接的大电流端子,该大电流端子上成型有第一导接板和第二导接板,该第一导接板和第二导接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插头对接的对插空间,当插头的金属端子插入该对插空间后,与大电流端子形成电性导接,以实现通电。
[0005]然而,现有的第一导接板和第二导接板的导电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及其端子。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以及设置在绝缘壳体内的两对相配合的端子,且每对所述的端子为由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组成的双层结构。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壳体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的绝缘壳体内侧设置有一用于容纳两对端子的腔室,且所述的腔室贯穿绝缘壳体;所述的腔室与绝缘壳体上端的插槽连通。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壳体的腔室底端还设置有挡板。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挡板下端的绝缘壳体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用于卡接两对端子的卡槽。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壳体两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相应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内还设置有用于与两对端子卡接的卡接件。
[0012]作为优选的,每一对所述端子的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贴合在一起,且所述的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接触端为上下和左右错位布设。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前排端子包括前排端子连接板,以及设置在前排端子连接板一端的多个前排端子接触端,且位于两侧的部分前排端子接触端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间位置的多个前排端子接触端的长度。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后排端子包括后排端子连接板,以及设置在后排端子连接板一端的多个后排端子接触端。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前排端子接触端的数量为8个,且位于中间的4个前排端子接触
端的长度大于两侧的4个前排端子接触端的长度。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后排端子接触端的数量为11个,且中间的7个后排端子接触端重叠在前排端子中间的4个前排端子接触端的后面,所述后排端子两侧的四个端子与前排端子两侧的4个端子交叉布设。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后排端子中间的7个后排端子接触端的宽度为1.02mm。
[0018]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后排端子接触端的接触点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
°
。
[001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排端子连接板和后排端子连接板的两侧均开设置有相重合的用于与卡接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上下端为相应的卡块。
[0020]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卡接件包括卡接件本体,所述的卡接件本体为U型结构,且所述的卡接件本体两侧还设置有用于绝缘壳体的容置槽的侧壁卡接的弹性卡扣。
[0021]作为优选的,两对所述的端子采用高导电率的铜合金材料制成。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端子接触端的数量,同时端子采用高导电率的铜合金材料制成,从而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目的;
[0024]2、本专利技术每对端子的接触端为19个,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端子的接触点,同时被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端子接触端之间槽的宽度和深度,在降低插入力的同时,保证接触端的有效接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绝缘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前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后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卡接件与绝缘壳体的截面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
‑
绝缘壳体,2
‑
端子,3
‑
卡接件;
[0033]11
‑
腔室,12
‑
插槽,13
‑
挡板,14
‑
卡槽,15
‑
容置槽;
[0034]21
‑
前排端子,22
‑
后排端子,23
‑
凹槽;
[0035]211
‑
前排端子连接板,212
‑
前排端子接触端;
[0036]221
‑
后排端子连接板,222
‑
后排端子接触端;
[0037]31
‑
卡接件本体,32
‑
弹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39]实施例1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1,以及设置在绝缘壳体1内的两对相配合的端子2,且每对所述的端子2为由前排端子21和后排端子22组成的双层结构,两对所述的端子2采用高导电率的铜合金材料制成。
[0041]每一对所述端子2的前排端子21和后排端子22贴合在一起,且所述的前排端子21和后排端子22的接触端为上下和左右错位布设。
[0042]实施例2
[004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壳体1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的绝缘壳体1内侧设置有一用于容纳两对端子2的腔室11,且所述的腔室11贯穿绝缘壳体1;所述的腔室11与绝缘壳体1上端的插槽12连通。并且所述的绝缘壳体1的腔室11底端还设置有挡板13。所述的挡板13下端的绝缘壳体1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用于卡接两对端子2的卡槽14。
[0044]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壳体1两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相应的容置槽15,所述的容置槽15内还设置有用于与两对端子2卡接的卡接件3。
[0045]实施例3
[004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
‑
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排端子21包括前排端子连接板211,以及设置在前排端子连接板211一端的多个前排端子接触端212,且位于两侧的部分前排端子接触端212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间位置的多个前排端子接触端212的长度。
[0047]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后排端子22包括后排端子连接板221,以及设置在后排端子连接板221一端的多个后排端子接触端222。
[0048]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前排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1),以及设置在绝缘壳体(1)内的两对相配合的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1)两外侧壁上开设有相应的容置槽(15),所述的容置槽(15)内设置有用于与两对端子(2)卡接的卡接件(3);每对所述的端子(2)为由前排端子(21)和后排端子(22)组成的双层结构,两对所述的端子(2)均采用高导电率的铜合金材料制成;每一对所述端子(2)的前排端子(21)和后排端子(22)贴合在一起,且所述的前排端子(21)和后排端子(22)的接触端为上下和左右错位布设;所述的前排端子(21)包括前排端子连接板(211),以及设置在前排端子连接板(211)一端的8个前排端子接触端(212),且位于两侧的4前排端子接触端(212)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间位置的4个前排端子接触端(212)的长度;所述的后排端子(22)包括后排端子连接板(221),以及设置在后排端子连接板(221)一端的11个后排端子接触端(222);所述的后排端子(22)中间的7个后排端子接触端(222)重叠在前排端子(21)中间的4个前排端子接触端(212)的后面,所述后排端子(22)两侧的四个后排端子接触端(222)与前排端子(21)两侧的4个前排端子接触端(212)交叉布设,且8个前排端子接触端(212)的接触点与11个后排端子接触端(222)的接触点为上下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1)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的绝缘壳体(1)内侧设置有一用于容纳两对端子(2)的腔室(11),且所述的腔室(11)贯穿绝缘壳体(1);所述的腔室(11)与绝缘壳体(1)上端的插槽(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1)的腔室(11)底端还设置有挡板(13);所述的挡板(13)下端的绝缘壳体(1)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用于卡接两对端子(2)的卡槽(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排端子(22)中间的7个后排端子接触端(222)的宽度为1.0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端子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排端子接触端(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时祥,郑沛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