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家哲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41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包括位于路面一侧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沟的底端与排水管之间连通有连通管一,所述连通管一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侧连通有连通管二,所述连通管一的中间位置和连通管二的一端位置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排水管内雨水反溢的单向阀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蓄水箱和单向阀节的设置,当排水管内排水不及时,排水管内充满雨水时,通过单向阀节避免排水管内雨水反溢至的蓄水箱和排水沟内,单向阀节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关闭,从而阻止排水管内雨水反溢,排水沟内的雨水通过分流管进入蓄水箱内,实现对洪峰的蓄存。实现对洪峰的蓄存。实现对洪峰的蓄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洪涝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0003]现有的道路排水结构通过路边的引水管将雨水通入主管道内,当降雨量出现峰值时,主管道排水速度有限,原本水势较大的低洼处,由于主管道内雨水的反溢,更是加剧低洼处的积水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排水结构,通过蓄水箱和单向阀节的设置,排水沟对道路一侧的雨水进行汇集,汇集后的雨水通过连通管一通入排水管内,当排水管内排水不及时,排水管内充满雨水时,通过单向阀节避免排水管内雨水反溢至的蓄水箱和排水沟内,单向阀节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关闭,从而阻止排水管内雨水反溢,排水沟内的雨水通过分流管进入蓄水箱内,实现对洪峰的蓄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包括位于路面一侧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沟的底端与排水管之间连通有连通管一,所述连通管一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侧连通有连通管二,所述连通管一的中间位置和连通管二的一端位置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排水管内雨水反溢的单向阀节,所述连通管二的一端连通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一侧与连通管一之间连通有分流管,排水沟对道路一侧的雨水进行汇集,汇集后的雨水通过连通管一通入排水管内,当排水管内排水不及时,排水管内充满雨水时,通过单向阀节避免排水管内雨水反溢至的蓄水箱和排水沟内,单向阀节关闭,排水沟内的雨水通过分流管进入蓄水箱内,实现对洪峰的蓄存,当排水管内水位重新下降后,蓄水箱内的雨水通过连通管二排入排水管内,从而清空蓄水箱。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蓄水箱的高度位置位于排水沟和排水管之间,方便蓄水箱内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排水管。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单向阀节包括阀腔,所述阀腔的环形内侧壁顶端固连有限位环件,所述限位环件的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侧壁为凹面,所述阀腔内部位于限位环件的下方设置有浮球,排水管内水位上移雨水漫入阀腔内,雨水带动浮球向上漂浮,使得浮球向上堵塞通孔,从而避免排水管内雨水通过单向阀节继续外溢。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阀腔的环形内侧壁底端固连有网板,阻止浮球掉落的同时,避免排水管内浮渣在反溢时进入阀腔内,从而避免浮渣与浮球附着,干涉浮球堵塞通孔,使浮球与通孔保持良好接触。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固连有橡胶层,增加浮球与通孔之间的密封性。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分流管包括位于分流管中间位置弯折部,且弯折部的高度位置位于蓄水箱的上方,所述分流管靠近连通管一的一端高度位置低于弯折部高度,且分流管的一端位于连通管一上单向阀节的上方,使得排水管内水位较低时,连通管一上部的雨水直接通过对应的单向阀节进入排水管,避免雨水越过弯折部进入蓄水箱,同时避免蓄水箱内雨水反向进入连通管一内。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排水沟的顶端安装有多个用于隔离异物的栅板,所述栅板顶面与路面齐平,阻止较大的垃圾和落叶进入排水沟,同时方便行人通过。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排水沟对道路一侧的雨水进行汇集,汇集后的雨水通过连通管一通入排水管内,当排水管内排水不及时,排水管内充满雨水时,通过单向阀节避免排水管内雨水反溢至的蓄水箱和排水沟内,单向阀节关闭,单向阀节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关闭,从而阻止排水管内雨水反溢,排水沟内的雨水通过分流管进入蓄水箱内,实现对洪峰的蓄存;
[0015]2、通过网板的设置,避免排水管内浮渣在反溢时进入阀腔内,从而避免浮渣与浮球附着,干涉浮球堵塞通孔,使浮球与通孔保持良好接触,增加单向阀节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0016]3、通过分流管的设置,当排水管内水位重新下降后,蓄水箱内的雨水通过连通管二排入排水管内,从而清空蓄水箱,且在排水管内水位较低时,由于分流管的倒V形设置,连通管一上部的雨水直接通过对应的单向阀节进入排水管,雨水无法越过弯折部进入蓄水箱,使得在正常情况下蓄水箱保持清空状态,方便应对突发情况。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连通管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蓄水箱和分流管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排水沟;110、栅板;200、连通管一;300、单向阀节;310、阀腔;320、限位环件;321、通孔;322、橡胶层;330、浮球;340、网板;400、连通管二;500、排水管;600、蓄水箱;610、分流管;611、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包括位于路面一侧的排水沟100,排水沟100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500,排水沟100的底端与排水管500之间连通有连通管一200,连通管一200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500,排水管500的一侧连通有连通管二400,连通管一200的中
间位置和连通管二400的一端位置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排水管500内雨水反溢的单向阀节300,连通管二400的一端连通有蓄水箱600,蓄水箱600的一侧与连通管一200之间连通有分流管610,排水沟100对道路一侧的雨水进行汇集,汇集后的雨水通过连通管一200通入排水管500内,当排水管500内排水不及时,排水管500内充满雨水时,通过单向阀节300避免排水管500内雨水反溢至的蓄水箱600和排水沟100内,单向阀节300关闭,排水沟100内的雨水通过分流管610进入蓄水箱600内,实现对洪峰的蓄存,当排水管500内水位重新下降后,蓄水箱600内的雨水通过连通管二400排入排水管500内,从而清空蓄水箱600。
[0025]蓄水箱600的高度位置位于排水沟100和排水管500之间,方便蓄水箱600内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排水管500,单向阀节300包括阀腔310,阀腔310的环形内侧壁顶端固连有限位环件320,限位环件320的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321,且通孔321的内侧壁为凹面,阀腔310内部位于限位环件320的下方设置有浮球330,排水管500内水位上移雨水漫入阀腔310内,雨水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路面一侧的排水沟(100),所述排水沟(100)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500),所述排水沟(100)的底端与排水管(500)之间连通有连通管一(200),所述连通管一(200)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500),所述排水管(500)的一侧连通有连通管二(400),所述连通管一(200)的中间位置和连通管二(400)的一端位置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排水管(500)内雨水反溢的单向阀节(300),所述连通管二(400)的一端连通有蓄水箱(600),所述蓄水箱(600)的一侧与连通管一(200)之间连通有分流管(6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600)的高度位置位于排水沟(100)和排水管(5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节(300)包括阀腔(310),所述阀腔(310)的环形内侧壁顶端固连有限位环件(320),所述限位环件(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家哲梁春杭
申请(专利权)人:尹家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