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锡福专利>正文

多功能单相电度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39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单相电度表,它是对现有单相电度表的改进,增设了电源电路,传感、放大、控制电路,电子开关电路,过压保护电路以及增加了电度表接线端钮盒的上盖,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具有电度计量的功能,而且具有触(漏)电保安,限量供电,对抗窃电,过压保护等多种功能,本装置还设有扩展功能的接线端子A和B,是一种理想的单相电度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计量
,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单相电度表。目前,使用的单相电度表只有电度计量一种功能,并且存在易因过负荷而致电流线圈烧毁和便于不法用户窃电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电度计量,又具有触(漏)电保安,限量供电,对抗窃电,过压保护等多种功能的电度表。本技术是对现有单相电度表的改进,在现有单相电度表的基础止,增加了电子线路,它包括电源电路(1),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电子开关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4),另外在单相电度表接线端钮盒处增设一上盖6,上盖6上设有与端钮盒接线孔7错开的穿线孔8(图3、图4)。在电子线路中,单相220V交流电的火线HX接电度表的接线端钮1,零线OX接端钮4,进入过压保护电路(4)。通过保险丝BX1、BX2导线穿过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中的零序电流互感器LH后,火线接电度表的电流线圈L。电流线圈L以后分成两路,一路去为放大控制部分供电的电源电路(1);另一路去电子开关电路(3)。零线则在穿过LH后直接接这两部分。火线经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BG6后到接线端钮3,然后通过导线接到用电器;零线则经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BG5后到接线端钮5,再通过导线到用电器。为放大控制部分供电的电源电路(1)的输出,也就是电容器C8两端的电压,则接到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为其供电。放大控制部分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一番处理后,由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去控制电子开关电路(3)。电子开关电路(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为放大控制部分供电的电源电路(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串联。其中,在为放大控制部分供电的电源电路(1)中,电阻R17、R18同时接于电度表电流线圈L的输出端。电阻R18另一端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与BG4成一串联电路;电阻R17与稳压二极管DW2成为另一串联支路;在R17与DW2的连接点再引出又一串联支路,即光耦器GO1次级,电阻R15、电容C7。其中在GO1次级负端与R15间接一电阻R16到三极管BG4基极。上述三条串联支路的末端连在一起,共同接半波整流二极管D5的正极端。D5的负极端接滤波电容C8正极,C8负极接220V交流穿过零序互感器后零线。稳压二极管DW3并联在电容C8上,对C8上所充电压进行稳压。光电耦合器GO1的初级,负端接零线,正端通过R23接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GO4。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内;数字集成电路IC1的VDD端和VSS端分别接为放大控制部分供电的电源电路(1)中的电容C8两端,以取得能源。C8上较为稳定的电压再经电阻R10、稳压二极管DW1组成的第二级串联稳压电路进一步稳压,这个更为稳定的电压从DW1上输出;供给由三极管BG1、BG2、BG3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使用。零序电流互感器LH的次级线圈接电容器C1,以接收信号并滤除干扰。箝位二极管D1、D2反向并联后与电阻R1串联接在LH次级两端。D1、D2热端经电容C2接到三极管BG1基极,电阻R3是BG1负载,R2从BG1集电极接到其基极提供电压负反馈型偏置。电容C3接在BG1集电极与BG2基极之间做耦合元件。热敏电阻R7与电阻R6并联后再与R5、R9相串联,构成温度补偿电路并联在电源(DW1)两端。电阻R4从R5、R9中间接到三极管BG2基极以提供偏流,并对BG2的穿透电流进行温度补偿。电阻R8一端接正电源,一端接BG2集电极,是BG2的负载,电容C4并联在R8两端。三极管BG3与BG2的导电类型正相反,BG3的基极与BG2的集电极直接相连。BG3的集电极接电位器W1,W1的中心滑臂接隔离二极管D3的正极,D3的负极接限流电阻R13,R13接到可控硅VS1的控制极。电阻R14与电容C6并联后接在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阴极之间,以消除干扰。可控硅VS1的阳极接数字集成电路IC1的输入端,阴极接IC1的VSS端。电阻R12与电容C5相串联后又并接在IC1的输入端与VSS端之间,为IC1输出低电位后开始提供延时时间。电阻R11接在集成电路IC1输入端与其VDD端之间,一方面将IC1输入端拉到高电位;另一方面又给C5提供充电通路。IC1的输出端接到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光电耦合器GO2的初级正端。电子开关电路(3)内D7、D8、D9、D10四只大功率二极管组成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这个全桥的四个端点中,二极管D8、D10共阴极端接V-MOS场效应管BG5的漏极;二极管D7、D9共阳极端接取样电阻R25,R25的另一端接BG5的源极,其余两端点,也就是D7、D8及D9、D10各自的连接点分别接220V单相交流电的零线及接线端钮5。稳压二极管DW4两端接V-MOS管BG5的源极及栅极,以资保护。光电耦合器GO2的次级电容C9、电阻R22相并联,这个并联回路的负极接前述整流桥中D7、D9的共阳端,正极接BG5栅极。D6是一小功率整流二极管,它的正极接电度表电流线圈L的输出端,负极接电阻R21。D6、R21及R22相串联,R21与R22将D6整流后的正电压分压到合适的值,供给V-MOS管BG5的栅极做偏压。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另一路,二极管D12、D13、D14、D15及V-MOS管BG6等,与前述BG5等的电路组成完全相同。有别之处仅在于D12、D13及D14、D15各自的连接点,分别接电度表电流线圈L的输出端和接线端钮3;且偏压整流二极管D11正极则接零线。取样电阻R25及R29的两端,分另并联着光电耦合器GO3、GO5的初级,电阻R24、R28串联在光耦初级回路中以限流。GO3次级正极端与GO5次级正极端并联后接电阻R19,R19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1)中滤波电容C8的正极;GO3、GO5各自次级的负极端并联后接电位器W2,以便监视电度表的负荷情况。输出的控制信号经W2的中心滑臂接隔离二极管D4正极,D4负极接限流电阻R13、R13接到可控硅VS1控制极。在额定电流较大的电度表中,电子开关电路(3)部分电路有所变化,(参考图2)在取样电阻R25(R29)与V-MOS管BG5(BG6)源极之间串入一电阻RY,RY与R25(R29)之间接入大功率可控硅VS2(VS3)的阴极,VS2(VS3)阳极接V-MOS管漏极,而电阻RK则一端接可控硅控制极,另一端接V-MOS管源极。当然,V-MOS管型号有变,可换用功率较小的。光电耦合器GO2与GO4各自的初级相串联后,正端接放大、控制电路(2)中数字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负端接R23。R23的另一端去电源电路(1)中的光电耦合器GO1的初级。过压保护电路(4)中,220V单相交流电火线HX至接线端钮1,接到保险丝BX1;220V零线OX至接线端钮4,接到保险丝BX2。在保险丝BX1、BX2的另一端,接有压敏电阻YM2。压敏电阻对浪涌电压吸收好,响应时间极快,仅数十毫微秒,一旦有足以造成危害的过压出现,立即使保险丝熔断,保护了电度表。YM3接在端钮5及BX2、YM2连接点之间,而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D7-D10全桥及BG5等一路,也正是接在这两点上,实则与YM3并联,所以YM3对D7-D10、BG5等组成的这一路起保护作用。YM1接在端钮3及BX1、YM2连接头之间,实际上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D12-D15全桥也是接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单相电度表,它包括现有的单相电度表的结构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增设了电源电路(1),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电子开关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4),及单相电度表接线端钮盒的上盖(6),其中,电源电路(1)中,电阻R17、R18同时接于电度表电流线圈L的输出端,电阻R18另一端接三极管BG4集电极,与三极管BG4成一串联支路;电阻R17与稳压二极管DW2为另一串联支路;在电阻R17与稳压二极管DW2连接点再引出光电耦合器GO1次级、电阻R15、电容C7又一串联支路,其中光电耦合器GO1次级负端接一电阻R16到三极管BG4基极,以上三条串联支路未端连在一起共同接二极管D5正极,D5负极接滤波电容C8正极,电容C8负极接零线,稳压二极管DW3与电容C8并联,光电耦合器GO1初级负端接零线,正端接电子开关电路(3)中光电耦合器GO4;在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内,数字集成电路IC1的VDD和VSS端分别接电源电路(1)中的电容C8两端,输出端接电子开关电路(3)中光电耦合器GO2初级的正端,可控硅VS1的阳极接集成电路IC1输入端,阴极接VSS端,电阻R14与电容C6并联后接在可控硅VS1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电阻R12、电容C5串联后并联在集成电路IC1输入端与VSS端之间,电阻R11下接集成电路IC1输入端,上接VDD端;电子开关电路(3)内,其中一路的整流全桥的共阴极端接V-MOS管BG5漏极;共阳极端接取样电阻R25,电阻R25另一端接V-MOS管BG5源极;其余两端点分别接零线及接线端钮5,稳压二极管DW4两端接V-MOS管BG5源极及栅极,光耦器GO2的次级、电容C9、电阻R22相并联,该并联回路负极接整流全桥共阳极端;正极接V-MOS管BG5栅极,二极管D6正极接电度表电流线圈L输出端,负极接电阻R21,电阻R21另一端接V-MOS管BG5栅极,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另一路与前一路的电路组成完全相同,有别之处仅在于全桥共阴、共阳之外的其余两端点,分别接电度表电流线圈L输出端和接线端钮3,且偏压整流二极管D11正极接零线,光耦器GO3、光耦器GO5初级各自串联一限流电阻后分别并联在取样电阻R25及取样电阻R29两端,该两光耦器次级同极性并联后,正极端接电阻R19,电阻R19另一端接电源电路(1)中电容C8正极,负极端接电位器W2,电位器W2另一端接零线,中心滑臂接隔离二极管D4正极,二极管D4负极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单相电度表,它包括现有的单相电度表的结构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增设了电源电路(1),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电子开关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4),及单相电度表接线端钮盒的上盖(6);其中,电源电路(1)中,电阻R17、R18同时接于电度表电流线圈L的输出端,电阻R18另一端接三极管BG4集电极,与三极管BG4成一串联支路;电阻R17与稳压二极管DW2为另一串联支路;在电阻R17与稳压二极管DW2连接点再引出光电耦合器GO1次级、电阻R15、电容C7又一串联支路,其中光电耦合器GO1次级负端接一电阻R16到三极管BG4基极,以上三条串联支路未端连在一起共同接二极管D5正极,D5负极接滤波电容C8正极,电容C8负极接零线,稳压二极管DW3与电容C8并联,光电耦合器GO1初级负端接零线,正端接电子开关电路(3)中光电耦合器GO4;在传感、放大、控制电路(2)内,数字集成电路IC1的VDD和VSS端分别接电源电路(1)中的电容C8两端,输出端接电子开关电路(3)中光电耦合器GO2初级的正端,可控硅VS1的阳极接集成电路IC1输入端,阴极接VSS端,电阻R14与电容C6并联后接在可控硅VS1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电阻R12、电容C5串联后并联在集成电路IC1输入端与VSS端之间,电阻R11下接集成电路IC1输入端,上接VDD端;电子开关电路(3)内,其中一路的整流全桥的共阴极端接V-MOS管BG5漏极;共阳极端接取样电阻R25,电阻R25另一端接V-MOS管BG5源极;其余两端点分别接零线及接线端钮5,稳压二极管DW4两端接V-MOS管BG5源极及栅极,光耦器GO2的次级、电容C9、电阻R22相并联,该并联回路负极接整流全桥共阳极端,正极接V-MOS管BG5栅极,二极管D6正极接电度表电流线圈L输出端,负极接电阻R21,电阻R21另一端接V-MOS管BG5栅极,电子开关电路(3)中的另一路与前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锡福张贵岚杨兴旺杨繁荣
申请(专利权)人:杨锡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