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833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先确定平面轴线布置,再确定纵剖面轴线布置,最后根据空间曲线分布情况在头、中、尾三个部位设置非均匀布置的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空间曲线在避让平面限制因素的同时,完成上、下坡运行,提高带式输送机越野性能,空间转弯使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具有更强的越野性能和规避障碍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平均多点驱动协同技术可为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提供充足的动力保障,可实现程度L=12.9 km,设计带速V=5 m/s~5.2 m/s,带宽B=4200 mm,运量Q=13000 t/h的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正常高效运转。运转。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带式输送机物流
,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绿色矿山建设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环境友好化转变,建筑骨料矿山规模逐渐由年产百万吨级向千万吨级转变,超大规模建筑骨料矿山的成品料运输强度十分巨大,以目前国内最大的建筑骨料矿山,长九(神山)灰岩矿为例,小时运输强度达到13000吨,每小时运输建筑骨料可填满4个标准游泳池。且随着建筑骨料运输方式从公路向铁路或水路这种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转变,实现矿山到码头或货场的“最后一公里”运输十分重要。
[0003]带式输送机以期布置灵活、经济、环保、运行可靠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骨料、粮食、煤炭等散货运输,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更以其优越的运行性能和简单的检修方式,收到各骨料矿山项目的大力推广。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越野性能较弱,需要多点为布置多台驱动电机。如专利文献CN202296106U 一种长距离快速连续曲线带式输送机所记载,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平面曲线转弯时难以同时进行空间转弯,越野性能较差。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空间转弯的带式输送机,同时为了满足其高速、大带宽、高运量、高负荷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所述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平面轴线布置确定方法:S101、在平面图上,根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设计起点和终点,确定其轴线平面布置大致方向;S102、根据线路周边平面方向控制性因素,对线路进行调整;S103、根据满足转弯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平面转弯段输送带不离开外侧托辊飘带的限制条件推导最小转弯半径,使平面布置轴线形成直线和弧线平滑线接;S104、根据初步修改平面布置轴线结合步骤S102中线路周边平面方向控制性因素,对转弯半径进行修改,使平面轴线布置在满足各类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要求的同时尽可能简短;S2、纵剖面轴线布置确定方法:S201、根据平面轴线布置和地形图,剖切出沿轴线纵剖方向地形剖面,并放入地质剖面信息;
S202、根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起点、终点的给料和落料高程,初步确定纵剖面布置轴线;S203、根据轴线周边高度方向限制因素,对步骤S202中初步确定的纵剖面布置轴线进行调整,采用上、下坡方式跨越或穿越各个节点;S204、按照纵剖面方向最小起坡半径1000 m,将步骤S202中纵剖面布置轴线上、下坡段进行过渡,使纵剖面轴线布置形成平滑衔接;S3、驱动布置确定方法:对于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常采用尾部集中驱动,中部驱动和头部驱动三种方式,但尾部驱动在空间曲线布置带式输送机中工况复杂,输送带张力和型号加大,增加投资,且稳定性较差;中部驱动会增加落料段,加快输送带磨损,搭接处需要增加土建投资,维护不方便;头部驱动可以降低最大张力,但成本较高。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平均多点协同驱动技术是综合以上三种驱动方式的优点,采用头、中、尾三段驱动,综合具有越野性能好,最大张力低,土建投资少,运行维护稳定等特性。
[0007]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软启动方式有电机+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减速器,该方式性能较差;电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减速器,设备大,效率低;电机+CST,投资较高;高速直流电机+减速器方式或低速直流电机和驱动滚筒直接联接,价格昂贵、维护工作量大。针对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本专利技术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减速器方式驱动,具有软启动性能好,高效调节,可频繁切换等优点;在头、中、尾三处布置驱动电机数量,需根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运量,转弯特性,爬坡特性,中部驱动位置等因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非均匀分布布置。
[0008]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02中:线路周边平面方向控制性因素包括:基本农田、林地、水源、文物保护单位、生态红线、行政区划、居民点、铁路、公路、高压线、燃气管道、通信线缆、国防光缆、渠道、地形、矿山。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04中:修改后的平面转弯半径为2500 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03中:轴线周边高度方向限制因素包括:架空线缆、穿越道路、穿越铁路、穿越山体、穿越水体、地下埋藏物、矿体、带式输送机爬坡能力。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04中:纵剖面方向最小起坡半径为1000 m。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先确定平面轴线布置,再确定纵剖面轴线布置,最后根据空间曲线分布情况在头、中、尾三个部位设置非均匀布置的驱动电机。本专利技术采用空间曲线在避让平面限制因素的同时,完成上、下坡运行,提高带式输送机越野性能,空间转弯使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具有更强的越野性能和规避障碍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非平均多点驱动协同技术可为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提供充足的动力保障,可实现程度L=12.9 km,设计带速V=5 m/s ~5.2 m/s,带宽B=4200 mm,运量Q=13000 t/h的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正常高效运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平面布置图示。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纵剖布置图示。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驱动布置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详细地描述和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和公开的范围。
[0017]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平面轴线布置确定方法:S101、在平面图上,根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设计起点和终点,确定其轴线平面布置大致方向;S102、根据线路周边平面方向控制性因素,如基本农田、林地、水源、文物保护单位、生态红线、行政区划、居民点、铁路、公路、高压线、燃气管道、通信线缆、国防光缆、渠道、地形、矿山等因素,对线路进行调整;S103、根据满足转弯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平面转弯段输送带不离开外侧托辊飘带的限制条件推导最小转弯半径,使平面布置轴线形成直线和弧线平滑线接;S104、根据初步修改平面布置轴线结合步骤S102中线路周边平面方向控制性因素,对转弯半径进行修改,使平面轴线布置在满足各类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要求的同时尽可能简短。
[0018]S2、纵剖面轴线布置确定方法:S201、根据平面轴线布置和地形图,剖切出沿轴线纵剖方向地形剖面,并放入地质剖面信息;S202、根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起点、终点的给料和落料高程,初步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距离大运量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平面轴线布置确定方法:S101、在平面图上,根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设计起点和终点,确定其轴线平面布置大致方向;S102、根据线路周边平面方向控制性因素,对线路进行调整;S103、根据满足转弯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平面转弯段输送带不离开外侧托辊飘带的限制条件推导最小转弯半径,使平面布置轴线形成直线和弧线平滑线接;S104、根据初步修改平面布置轴线结合步骤S102中线路周边平面方向控制性因素,对转弯半径进行修改,使平面轴线布置在满足各类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要求的同时尽可能简短;S2、纵剖面轴线布置确定方法:S201、根据平面轴线布置和地形图,剖切出沿轴线纵剖方向地形剖面,并放入地质剖面信息;S202、根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起点、终点的给料和落料高程,初步确定纵剖面布置轴线;S203、根据轴线周边高度方向限制因素,对步骤S202中初步确定的纵剖面布置轴线进行调整,采用上、下坡方式跨越或穿越各个节点;S204、按照纵剖面方向最小起坡半径,将步骤S202中纵剖面布置轴线上、下坡段进行过渡,使纵剖面轴线布置形成平滑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向阳王晗邱亚锋包俊颜锦凯姚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