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15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稻蟹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包括环形浮件和骨架机构,所述骨架机构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环形外侧壁顶端等角度固连有多个转动座二,所述转动座二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环形浮件与抬网的设置,环形浮件对阳光进行遮挡,减少阳光对抬网上水体的照射,从而吸引河蟹前往抬网上进行休憩和隐蔽,实现对河蟹的引诱和汇集,取样时,将整个抬网和骨架机构向上提升,使抬网形成兜状,将河蟹限制在抬网内,将抄网伸入抬网内将河蟹捞出,便于对河蟹进行取样,同时减少对水体的搅动和破坏,方便一次打捞多只河蟹,便于取样工作的进行。进行。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


[0001]本技术涉及稻蟹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

技术介绍

[0002]稻蟹养殖时,需要在田间开挖一套蟹沟,蟹沟通常包括环沟和田间沟,环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2至3米左右,沟宽2至4米,深1至1.5米,斜坡,田间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田间沟与环构相通,其形状可为“十、井”等形状。
[0003]为了实时掌握河蟹的生长情况,更好的进行饵料投放,需要定时取样,以估算河蟹的均重和健康状况,但是河蟹白天一般在环沟和田间沟深处“纳凉”,难以捕捉取样,直接使用抄网进行捕捞,对水底和水体环境破坏严重,切难以一次捕捞多只,需要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通过环形浮件与抬网的设置,环形浮件对阳光进行遮挡,减少阳光对抬网上水体的照射,从而吸引河蟹前往抬网上进行休憩和隐蔽,实现对河蟹的引诱和汇集,取样时,通过收卷模块多个提绳进行收卷提拉,从而将整个抬网和骨架机构进行提升,使抬网形成兜状,将河蟹限制在抬网内,将抄网伸入抬网内将河蟹捞出,便于对河蟹进行取样,同时减少对水体的搅动和破坏,方便一次打捞多只河蟹,便于取样工作的进行。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包括环形浮件和骨架机构,所述骨架机构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环形外侧壁顶端等角度固连有多个转动座二,所述转动座二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二,多个所述支撑杆一和多个支撑杆二的顶面之间固定覆盖有抬网,所述支撑杆二背离支撑杆一的一端固连有提绳,所述环形浮件的环形外侧壁对应多个支撑杆二的位置均固连有固定环二,所述提绳的顶端穿过对应位置的固定环二,所述环形浮件的顶面一侧固连有用于收卷提绳的卷线模块,将该装置放置在田间的环沟之中,环形浮件漂浮在水面,骨架机构连带抬网沉入水底,通过中心柱的支撑,环形浮件对阳光进行遮挡,减少阳光对抬网上水体的照射,从而吸引河蟹前往抬网上进行休憩和隐蔽,同时抬网在水底摊铺,不影响河蟹的正常移动,方便河蟹在水底活动,需要取样时,通过卷线模块对多个提绳进行收卷提拉,提绳通过对支撑杆二一端的提升,将整个抬网和骨架机构进行提升,使抬网形成兜状,从而将河蟹限制在抬网内,将抄网从环形浮件的中心孔伸入抬网内将河蟹捞出,完成取样,取样后放松提绳,骨架机构带动抬网沉入水底并摊铺展开。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杆一的另一端固连有挡板,使得支撑杆一向外展开至与中心柱垂直后,挡板与中心柱接触挤压,从而阻止支撑杆一向下偏转,使得支撑杆一的一端不与水底接触,进而使得支撑杆二的另一端也不与水底接触,实现骨架机构中只有中心柱的
底端与支撑杆二的另一端与水底接触,从而减少提升骨架机构和抬网时,对水底底泥的搅动,减轻对水底清澈程度的影响。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挡板的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支撑杆二契合,在收纳和搬运时,将支撑杆二与对应卡槽卡接,一以避免支撑杆二的晃动,方便收折和搬运。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卷线模块包括两个转动座一,所述转动座一的底端与环形浮件顶面一侧固连,两个所述转动座一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环形外侧壁中间位置固定套接有卷轮,所述环形浮件的环形外侧壁位于卷轮的两侧位置均固连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底面靠近卷轮的一端固连有固定环一,所述提绳的顶端穿过紧邻的固定环一与卷轮缠绕,转动卷轮对提绳进行收卷,通过弧形板的设置对提绳进行限位,使得提绳沿环形浮件的环形外侧壁移动,避免提绳对环形浮件中心孔的干涉,方便抄网的伸入。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轴杆的一端固连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壁滑动套接有把杆,通过把杆方便转动卷轮,将把杆下移,使得把杆的底端与邻近的弧形板接触挤压,从而阻止卷轮转动,从而方便对卷轮的固定,使抬网保持抬升状态。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环形浮件的外径大于支撑杆一长度的二倍,使得骨架机构下沉时,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之间的角度始终大于直角,从而便于支撑杆二向外展开。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中心柱的底端固连有撑脚,增加中心柱的底面积,减少中心柱陷入底泥的深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环形浮件与抬网的设置,环形浮件对阳光进行遮挡,减少阳光对抬网上水体的照射,从而吸引河蟹前往抬网上进行休憩和隐蔽,同时抬网在水底的摊铺放置,不影响河蟹的正常移动,方便河蟹在水底活动,需要取样时,通过把杆转动卷轮,卷轮对多个提绳进行收卷提拉,提绳通过对支撑杆二一端的提升,将整个抬网和骨架机构进行提升,使抬网形成兜状,从而将河蟹限制在抬网内,将抄网从环形浮件的中心孔伸入抬网内将河蟹捞出,便于对河蟹进行取样,同时减少对水体的搅动和破坏;
[0015]2、通过挡板、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设置,在骨架机构连带抬网沉入水底展开时,中心柱底端先与水底接触,随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在重力作用下向外展开,支撑杆一向外展开至与中心柱垂直后,挡板与中心柱接触挤压,从而阻止支撑杆一向下偏转,使得支撑杆一的一端不与水底接触,进而使得支撑杆二的另一端也不与水底接触,实现骨架机构中只有中心柱的底端与支撑杆二的另一端与水底接触,从而减少提升骨架机构和抬网时,对水底底泥的搅动,进一步减轻对水底清澈程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整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骨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100、环形浮件;110、弧形板;111、固定环一;120、固定环二;130、卷线模块;
131、转动座一;132、轴杆;133、卷轮;134、套管;135、把杆;200、抬网;300、骨架机构;310、中心柱;311、撑脚;312、转动座二;320、支撑杆一;321、挡板;322、卡槽;330、支撑杆二;400、提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包括环形浮件100和骨架机构300,骨架机构300包括中心柱310,中心柱310的环形外侧壁顶端等角度固连有多个转动座二312,转动座二3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320,支撑杆一3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二330,多个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浮件(100)和骨架机构(300),所述骨架机构(300)包括中心柱(310),所述中心柱(310)的环形外侧壁顶端等角度固连有多个转动座二(312),所述转动座二(3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320),所述支撑杆一(3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二(330),多个所述支撑杆一(320)和多个支撑杆二(330)的顶面之间固定覆盖有抬网(200),所述支撑杆二(330)背离支撑杆一(320)的一端固连有提绳(400),所述环形浮件(100)的环形外侧壁对应多个支撑杆二(330)的位置均固连有固定环二(120),所述提绳(400)的顶端穿过对应位置的固定环二(120),所述环形浮件(100)的顶面一侧固连有用于收卷提绳(400)的卷线模块(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320)的另一端固连有挡板(3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蟹养殖取样观察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21)的底端开设有卡槽(322),所述卡槽(322)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和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