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底盘及包括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83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的底盘及包括其的车辆。底盘包括主车架、车架支撑件和副车架。主车架用于支撑车辆的车身,车架支撑件在上端固定连接到主车架,在下端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副车架,并且底盘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主车架和副车架之间的稳定构件,当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相对于副车架旋转时,稳定构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扭转力矩以抑制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的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盘,稳定构件能够在车身侧倾时产生扭转力矩以抑制侧倾,提高了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降低了用于主动侧倾的侧倾控制电机的工作扭矩,并且由于其机械结构的属性,有利于降低新能源车辆的能耗。有利于降低新能源车辆的能耗。有利于降低新能源车辆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底盘及包括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底盘及包括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停车或行驶时,各种原因引起车身侧倾,致使行驶舒适度下降。侧倾过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车辆的侧翻,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需要设计新的车辆底盘以抑制车身侧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车辆的底盘及包括其的车辆,至少部分地克服上文中提到的不足。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底盘,包括主车架、车架支撑件和副车架。所述主车架用于支撑车辆的车身,所述车架支撑件在上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主车架,在下端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副车架,并且所述底盘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车架和所述副车架之间的稳定构件,当所述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副车架旋转时,所述稳定构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扭转力矩以抑制所述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的旋转。
[0005]优选地,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杆,所述轴杆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贯穿所述轴承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旋转,并且所述车架支撑件在下端固定到所述轴杆。
[0006]优选地,所述稳定构件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延伸,并且与所述轴杆的旋转轴同轴布置。
[0007]优选地,所述主车架包括中置的单根纵梁,所述纵梁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延伸。
[0008]优选地,所述车架支撑件包括两个车架支撑板,所述两个车架支撑板彼此平行,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间隔布置,并且在下端固定连接到所述轴承。
[0009]优选地,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两个轴承,并且所述底盘还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个轴承的两个轴承座,所述两个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副车架上,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间隔布置,并且在纵向上位于所述两个车架支撑件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车架支撑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纵向支持片,每个纵向支持片的纵向两端的尺寸小于位于纵向两端之间的本体部分的尺寸,每个纵向支持片的纵向两端插入所述两个车架支撑板的开孔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车架支撑板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稳定构件为扭转弹簧。
[0012]优选地,所述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所述稳定构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扭杆支架固定连接到所述主车架,并且所述稳定构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扭杆支架固定连接到所述前副车架或后副车架。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扭杆支架与所述副车架是一体成型的。
[0014]优选地,所述稳定构件在两端设置有花键或者平键,并且通过花键或者平键连接到所述第一扭杆支架和第二扭杆支架。
[0015]优选地,所述稳定构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后副车架,所述稳定构件布置在所述后副车架的面向所述前副车架的一侧,或者所述稳定构件布置在所述后副车架的远离所述前副车架的一侧。
[0016]优选地,所述稳定构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前副车架,所述稳定构件布置在所述前副车架的面向所述后副车架的一侧,或者所述稳定构件布置在所述前副车架的远离所述后副车架的一侧。
[0017]优选地,所述扭转弹簧为螺旋形扭转弹簧、长条形扭杆弹簧、中空管状扭转弹簧或者由粘结在圆柱形橡胶内外表面的金属管形成的剪切式橡胶扭转弹簧。
[0018]优选地,所述底盘还包括侧倾控制电机,所述侧倾控制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车架和所述副车架之间,并且所述侧倾控制电机在被通电时提供扭转力矩以抑制所述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副车架的旋转。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底盘和由所述底盘支撑的车身,所述底盘为如上所述的底盘。
[0020]优选地,所述车身包括货箱。
[0021]优选地,所述车身还包括驾驶舱。
[0022]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实现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底盘及包括其的车辆,当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相对于副车架旋转时,固定连接在主车架和副车架之间的稳定构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扭转力矩以抑制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的旋转。在车辆的车身发生侧倾时,稳定构件能够产生扭转力矩以抑制车身的侧倾,从而有助于防止车辆倾翻,提高了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0024]另外,在车辆设置有主动侧倾的侧倾控制电机的情况下,在车辆的动态下车身发生侧倾时,稳定构件提供的扭转力矩降低了侧倾控制电机的工作扭矩,这有利于降低侧倾控制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并且有利于侧倾控制电机的小型化。
[0025]此外,稳定构件为机械结构,无需车辆的电源系统对其供电,因而这有利于降低诸如电动车辆的新能源车辆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2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7]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的底盘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的底盘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底盘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底盘的横向侧视图;
[0034]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底盘的纵向侧视图;
[0035]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底盘的纵向侧视图;并且
[0036]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底盘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8]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内”、“外”、“中心”、“纵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部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39]图1和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的立体示意图。图3和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的底盘的立体示意图。
[0040]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车辆1包括底盘10和由底盘10支撑的车身20。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车辆1的底盘10包括主车架100、车架支撑件200和副车架300。主车架100用于支撑车辆1的车身20。车架支撑件200包括在竖直方向(即,在图中示出的Z轴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的上端和下端。车架支撑件200在上端固定连接到主车架100,在下端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副车架300。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0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主车架10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底盘,包括主车架、车架支撑件和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用于支撑车辆的车身,所述车架支撑件在上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主车架,在下端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副车架,并且所述底盘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车架和所述副车架之间的稳定构件,当所述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副车架旋转时,所述稳定构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扭转力矩以抑制所述车身、主车架和车架支撑件的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杆,所述轴杆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贯穿所述轴承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旋转,并且所述车架支撑件在下端固定到所述轴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构件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延伸,并且与所述轴杆的旋转轴同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包括中置的单根纵梁,所述纵梁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支撑件包括两个车架支撑板,所述两个车架支撑板彼此平行,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间隔布置,并且在下端固定连接到所述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两个轴承,并且所述底盘还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个轴承的两个轴承座,所述两个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副车架上,沿着所述底盘的纵向间隔布置,并且在纵向上位于所述两个车架支撑件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支撑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纵向支持片,每个纵向支持片的纵向两端的尺寸小于位于纵向两端之间的本体部分的尺寸,每个纵向支持片的纵向两端插入所述两个车架支撑板的开孔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车架支撑板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构件为扭转弹簧。9.根据权利要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程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开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