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思禹专利>正文

低噪音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58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垫,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气垫本体和气泵,气泵与气垫本体之间设降噪装置,降噪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降噪隔层,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气管,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气管;进气管与出气管交错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侧面上。通过在气垫本体与气泵之间的气路上设置降噪装置来降低气流的噪音,采用装配式壳体方便装卸内部的降噪隔层,壳体进出口的进气管与出气管交错设置能够延长气流的路径,进一步降低噪音;通过降噪隔层中部的透气层及其两侧的丝网阻隔层能够起到消音作用,确保降噪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巧、制作方便,无需维护,解决了噪音问题,低成本解决大问题,切实改善卧床患者的睡眠质量。切实改善卧床患者的睡眠质量。切实改善卧床患者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噪音垫


[0001]本技术属于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垫。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产生压力性溃疡,即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是康复治疗、护理中存在的普通性问题,因此褥疮预防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常采用防褥疮气垫来预防褥疮。但是,现有褥疮垫的电磁气泵会产生50Hz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沿着气体传导至防褥疮垫内传导,严重影响耳聪卧床病人休息和静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噪音垫,能够有效降低气垫噪音,减小气垫噪音对患者的干扰。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低噪音垫,包括气垫本体和用于向气垫本体充气的气泵,所述气泵与气垫本体之间设有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包括装配式壳体及其内部的降噪隔层,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气泵出气口相连的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气垫本体进气口相连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交错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侧面上,所述降噪隔层设置在壳体的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降噪隔层包括中部的透气层及其两侧的丝网阻隔层。
[0007]优选的,所述透气层为透气PP棉,所述丝网阻隔层为不锈钢丝球。
[0008]优选的,所述不锈钢丝球的外侧设有50目黄铜丝网。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圆柱状的管体一和管体二,所述管体一和管体二的敞口端相对、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偏心设置于管体一的底部,所述出气管偏心设置于管体二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管体一和管体二的螺纹配合处涂有密封胶。
[0011]优选的,所述降噪隔层的进气一侧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交错布置的分隔板,用于使进入壳体的气流呈S形通过;所述内套筒与壳体之间设有缓冲海绵。
[0012]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为相互交错的太极鱼状。
[0013]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消音肋条,所述消音肋条沿进气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降噪装置的进气管及出气管均与软管相连,所述降噪装置的壳体、进气管及出气管均为塑料制品。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气垫本体与气泵之间的气路上设置降噪装置来降低气流的噪音,采用装配式壳体方便装卸内部的降噪隔层,壳体进出口的进气管与出气管交错设置能够延长气流的路径,进一步降
低噪音;通过降噪隔层中部的透气层及其两侧的丝网阻隔层能够起到消音作用,确保降噪效果。本技术体积小巧、制作方便,无需维护,解决了噪音问题,低成本解决大问题,切实改善卧床患者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噪音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管体一的右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降噪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隔板的布置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的右视图;
[0023]图中:1

气垫本体,2

气泵,3

降噪装置,4

壳体,41

管体一,42

管体二;5

进气管,6

出气管,7

透气层,8

丝网阻隔层,9

黄铜丝网,10

内套筒,11

分隔板,12

缓冲海绵,13

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噪音垫,包括气垫本体1和用于向气垫本体1充气的气泵2,所述气泵2与气垫本体1之间设有降噪装置3,所述降噪装置3包括装配式壳体4及其内部的降噪隔层,所述壳体4的一端设有与气泵2出气口相连的进气管5,所述壳体4的另一端设有与气垫本体1进气口相连的出气管6;所述进气管5与出气管6交错设置在壳体4的相对侧面上,所述降噪隔层设置在壳体4的内腔。其中,所述降噪隔层包括中部的透气层7及其两侧的丝网阻隔层8。进气管、出气管交错布置在壳体的两侧,可延长气流在壳体内的路径,同时协同透气层与丝网阻隔层组成的降噪隔层对气流起到降噪作用。
[0026]具体制作时,所述透气层7选用高透气PP棉,所述丝网阻隔层8采用不规则弹性不锈钢丝球。另外,在不锈钢丝球的外侧设有50目黄铜丝网9。采用该结构可使振动气流频率遇不规则弹性金属丝物的反弹和干扰,流出不定频率的无噪音气流,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引起的震动,进而降低气流噪音。
[0027]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4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圆柱状的管体一41和管体二42,所述管体一41和管体二42的敞口端相对、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5偏心设置于管体一41的底部,所述出气管6偏心设置于管体二42的底部。分体式结构的壳体方便装卸内腔的降噪隔层。为了确保壳体密封性能良好,在管体一41和管体二42的螺纹配合处涂有密封胶,这样可以避免壳体的连接处漏气。
[0028]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5、6所示,所述降噪隔层的进气一侧设有内套筒10,所述内套筒1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交错布置的分隔板11,用于使进入壳体4的气流呈S形通过;
所述内套筒10与壳体4之间设有缓冲海绵12,起到辅助吸音作用。采用该结构可使进入壳体的气流经过分隔板的阻挡呈S形通过,使气流平稳进入降噪隔层,能够降低气泵震动引起的噪音,再通过降噪隔层降低气流噪音,阻止气流振动噪音传导至气垫本体内。相邻的两个分隔板11为相互交错的太极鱼状,如图6所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半圆状或其它形状。
[0029]具体制作时,管体一41和管体二42的尺寸相同,均采用外径30mm、内径26mm、长度16mm的塑料圆管,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尺寸相同,均为长度10mm、外径8mm、内径5mm的塑料管。
[0030]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5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消音肋条,所述消音肋条沿进气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其中,消音肋条的横截面可采用三角形或矩形,凸出螺旋状消音肋条能够辅助降低气流震动引起的噪声。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垫,包括气垫本体和用于向气垫本体充气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与气垫本体之间设有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包括装配式壳体及其内部的降噪隔层,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气泵出气口相连的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气垫本体进气口相连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交错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侧面上,所述降噪隔层设置在壳体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隔层包括中部的透气层及其两侧的丝网阻隔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为透气PP棉,所述丝网阻隔层为不锈钢丝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丝球的外侧设有50目黄铜丝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圆柱状的管体一和管体二,所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思禹
申请(专利权)人:郑思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