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55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翅片换热器本体,在翅片换热器本体上设有换热管体,换热管体的顶部盖板上设有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换热管体靠近顶端的两侧侧壁对称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在换热管体的内部中央竖直方向设有中央分隔板,换热管内部设有U型主换热管,U型主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央分隔板两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中央连接,U型主换热管外壁等间距设有定位支撑板,定位支撑板的内部均匀设有翅片换热管,翅片换热管的中央设有附属换热管,附属换热管的外壁等间距设有换热翅片,附属换热管的两端与附属换热管衔接头配合连接,该翅片换热器采用主、副换热管的结合,提高对介质的换热效率。提高对介质的换热效率。提高对介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翅片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翅片管式换热器是人们在改进管式换热而的过程中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发现之一。这一方法仍是所有各种管式换热面强化传热方法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它不仅适用于单翅片管式换热器在动力、化工、石油化工、空调工程和制冷工程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0003]翅片管式换热器的基本传热元件为翅片管,翅片管山基管和翅片组合而成。基管通常为圆管,也有椭圆管和扁平管。
[0004]翅片的表面结构有平翅、间断翅、波纹翅和穿孔翅等。其中,后两者为高效换热片型。
[0005]目前,翅片换热器都是采用单独的换热管直接进行换热,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得不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翅片换热器本体上设有换热管体,换热管体的顶部盖板上设有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换热管体靠近顶端的两侧侧壁对称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在换热管体的内部中央竖直方向设有中央分隔板,换热管内部设有U型主换热管,U型主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央分隔板两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中央连接,U型主换热管外壁等间距设有定位支撑板,定位支撑板的内部均匀设有翅片换热管,翅片换热管的中央设有附属换热管,附属换热管的外壁等间距设有换热翅片,附属换热管的两端与附属换热管衔接头配合连接,采用主、副换热管的结合,提高对介质的换热效率的新型翅片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翅片换热器本体,所述翅片换热器本体上设有换热管体,换热管体的顶部盖板上对称设有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所述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均与顶部盖板连通,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与顶部盖板为一体结构;
[0008]所述换热管体的内部中央竖直方向设有中央分隔板,中央分隔板的顶部边缘与顶部盖板焊接连接,中央分隔板的两侧边缘与换热管体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中央分隔板的底部边缘不与换热管体的底部连接,所述中央分隔板的两侧靠两端对称设有附属换热管衔接头,中央分隔板一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与换热介质出口的底端固定并且连通,中央分隔板另一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与换热介质入口的底端固定并且连通;
[0009]所述换热管体的内部设有U型主换热管,U型主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央分隔板两侧靠近顶端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的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所述U型主换热管的外壁等间距设有定位支撑板,定位支撑板的内部均匀设有翅片换热管,翅片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央分隔板两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配合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均匀三通阀。
[0011]优选的,所述附属换热管衔接头的内部中央设有分流槽,附属换热管衔接头的一侧表面中央设有配合连接孔,附属换热管衔接头的另一侧表面均匀设有翅片换热管衔接孔,翅片换热管衔接孔与附属换热管衔接头内部中央的分流槽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支撑板的内部中央设有U型主换热管安装槽,定位支撑板的内部均匀设有翅片换热管安装孔,U型主换热管安装槽与翅片换热管安装孔均贯穿定位支撑板。
[0013]优选的,所述翅片换热管的内部中央设有附属换热管,附属换热管为中空圆柱管,所述附属换热管的外壁等间距设有换热翅片,换热翅片与附属换热管为一体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体靠近顶端的两侧外壁对称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与换热管体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均与顶部盖板连通,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与顶部盖板为一体结构,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均匀三通阀,使翅片换热器本体与外部具有更多的连接选择;
[0017](2)中央分隔板的两侧靠两端对称设有附属换热管衔接头,附属换热管衔接头的内部中央设有分流槽,翅片换热管衔接孔与附属换热管衔接头内部中央的分流槽连通,附属换热管衔接头对组件具有衔接联通、分流的作用;
[0018](3)定位支撑板不仅对翅片换热管具有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翅片换热的作用,使U型主换热管与附属换热管内部介质的热量尽快的与换热液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0019](4)该翅片换热器采用主、副换热管的结合,提高对介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翅片换热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翅片换热器本体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定位支撑板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附属换热管衔接头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翅片换热管示意图。
[0025]图中:1、翅片换热器本体;2、换热管体;3、换热介质出口;4、换热介质入口;5、冷却水入口;6、冷却水出口;7、定位支撑板;8、翅片换热管;9、U型主换热管;10、换热管体基座;11、中央分隔板;12、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3、换热翅片;14、附属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翅片换热器本体1,翅片换热器本体1上设有换热管体2,换热管体2靠近顶端的两侧外壁对称设有
冷却水入口5、冷却水出口6,冷却水入口5、冷却水出口6与换热管体2连通。
[0028]换热管体2的顶部盖板上对称设有换热介质出口3、换热介质入口4,换热介质出口3、换热介质入口4均与顶部盖板连通,换热介质出口3、换热介质入口4与顶部盖板为一体结构,换热介质出口3、换热介质入口4均匀三通阀,使翅片换热器本体1与外部具有更多的连接选择。
[0029]换热管体2的内部中央竖直方向设有中央分隔板11,中央分隔板11的顶部边缘与顶部盖板焊接连接,中央分隔板11的两侧边缘与换热管体2的内壁焊接连接,中央分隔板11的底部边缘不与换热管体2的底部连接,中央分隔板11的两侧靠两端对称设有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的内部中央设有分流槽,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的一侧表面中央设有配合连接孔,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的另一侧表面均匀设有翅片换热管衔接孔,翅片换热管衔接孔与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内部中央的分流槽连通,中央分隔板11一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与换热介质出口3的底端固定并且连通,中央分隔板11另一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与换热介质入口4的底端固定并且连通,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对组件具有衔接联通、分流的作用。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翅片换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换热器本体(1)上设有换热管体(2),换热管体(2)的顶部盖板上对称设有换热介质出口(3)、换热介质入口(4),所述换热介质出口(3)、换热介质入口(4)均与顶部盖板连通,换热介质出口(3)、换热介质入口(4)与顶部盖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换热管体(2)的内部中央竖直方向设有中央分隔板(11),中央分隔板(11)的顶部边缘与顶部盖板焊接连接,中央分隔板(11)的两侧边缘与换热管体(2)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中央分隔板(11)的底部边缘不与换热管体(2)的底部连接,所述中央分隔板(11)的两侧靠两端对称设有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中央分隔板(11)一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与换热介质出口(3)的底端固定并且连通,中央分隔板(11)另一侧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与换热介质入口(4)的底端固定并且连通;所述换热管体(2)的内部设有U型主换热管(9),U型主换热管(9)的两端分别与中央分隔板(11)两侧靠近顶端的附属换热管衔接头(12)的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所述U型主换热管(9)的外壁等间距设有定位支撑板(7),定位支撑板(7)的内部均匀设有翅片换热管(8),翅片换热管(8)的两端分别与中央分隔板两侧的附属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雨灵热能技术研究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