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压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32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暖压板结构,属于地暖安装技术领域。该地暖压板结构包括龙骨、保温板、支撑板、地暖管、第一承载块、第二承载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相邻两个龙骨安装完毕后,将保温板安装于相邻两个龙骨上,使得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承载块插接于保温板上的第一卡槽、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二承载块插接于保温板上的第二卡槽,安装便捷,将地暖管安装在保温板上的安装槽内,将支撑板一端插接于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凹槽、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二凹槽,实现将支撑板设置于保温板上方,支撑板可以压制地暖管,保护地暖管,模块化施工,减少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缩短工期。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压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暖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地暖压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暖安装中,首先在保温板上设置安装槽,然后将地暖水管安装在安装槽内,在地暖水管内装入热水,热水的热量从地暖水管中散发至外侧,地暖水管会接触到较多的热量,地暖水管受热会变形,则地暖水管在长期容置热水后容易发生翘曲,地暖水管容易离开保温板,影响地暖水管的使用。
[0003]中国专利CN211925879U、公告日2020

11

13公告了一种环保型干式地暖模块,涉及低温辐射地面采暖的
,其包括高密度保温板,高密度保温板上开设有直管槽和单、双S管槽,直管槽和单、双S管槽内设置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与直管槽和单、双S管槽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金属板层和隔热反射布层,金属板层背离隔热反射布层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支撑孔槽,所述高密度保温板通过连接组件与地面连接固定,相邻所述高密度保温板之间通过对接板连接。该现有技术具有提高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消除了地板响声,解决了槽内热气温度堆积的情况,使得不易出现甲二苯等微量有毒气体挥发,并且不易出现热变形造成连接性降低,进而达到提高整体抗压强度,实现提高整体地暖保暖的效果。上述专利中的地暖水管安装在管槽内,但是水管在长期容置热水后容易发生翘曲,地暖水管容易离开保温板,影响地暖水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地暖压板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暖压板结构,包括龙骨、保温板、支撑板、地暖管、设置于龙骨一侧端的第一承载块、设置于龙骨另一侧端的第二承载块,所述龙骨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保温板顶部设有用以安装地暖管的安装槽,所述龙骨至少为两个,所述保温板一侧端设有第一卡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承载块插接于保温板上的第一卡槽,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二承载块插接于保温板上的第二卡槽;所述支撑板一端插接于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凹槽、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二凹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对称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龙骨包括第一主体、设置于第一主体顶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凹槽由第一限位块一侧端和第一主体围成,所述第二凹槽由第一限位块另一侧端和第一主体围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保温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以给螺钉进行定位的定位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块设置于第一主体一侧端,所述第二承载块设置于第一主体另一侧端,所述第一承载块、第二承载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顶端和第一主体顶端保持平齐。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一侧端抵接于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限位块的一侧端、另一侧端抵接于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一限位块的另一侧端,所述支撑板顶端和第一限位块顶端保持平齐。
[0012]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端上设有多个第一承载块、另一侧端上设有多个第二承载块,一个保温板上的第一卡槽的数量和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承载块的数量相等、第二卡槽的数量和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二承载块的数量相等。
[0013]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承载块等距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承载块等距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块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主体一侧端,所述第二承载块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主体另一侧端。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相邻两个龙骨安装完毕后,将保温板安装于相邻两个龙骨上,使得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承载块插接于保温板上的第一卡槽、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二承载块插接于保温板上的第二卡槽,安装便捷,将地暖管安装在保温板上的安装槽内,将支撑板一端插接于第一个龙骨上的第一凹槽、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个龙骨上的第二凹槽,实现将支撑板设置于保温板上方,支撑板可以压制地暖管,保护地暖管,模块化施工,减少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0016]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中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中的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中的龙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中的保温板安装于相邻两个龙骨上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保温板,11

安装槽,12

第二卡槽,2

龙骨,21

第一承载块,22

第二承载块,23

第一主体,24

第一限位块,25

第一凹槽,26

第二凹槽,3

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0]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暖压板结构,包括龙骨2、保温板1、支撑板3、地暖管、设置于龙骨2一侧端的第一承载块21、设置于龙骨2另一侧端的第二承载块22,龙骨
2上设有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保温板1顶部设有用以安装地暖管的安装槽11,龙骨2至少为两个,保温板1一侧端设有第一卡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12;第一个龙骨2上的第一承载块21插接于保温板1上的第一卡槽,第二个龙骨2上的第二承载块22插接于保温板1上的第二卡槽12;支撑板3一端插接于第一个龙骨2上的第一凹槽25、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个龙骨2上的第二凹槽26。
[0021]此处,将相邻两个龙骨2安装完毕后,将保温板1安装于相邻两个龙骨2上,使得第一个龙骨2上的第一承载块21插接于保温板1上的第一卡槽、第二个龙骨2上的第二承载块22插接于保温板1上的第二卡槽12,安装便捷,将地暖管安装在保温板1上的安装槽11内,将支撑板3一端插接于第一个龙骨2上的第一凹槽25、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个龙骨2上的第二凹槽26,实现将支撑板3设置于保温板1上方,支撑板3可以压制地暖管,保护地暖管,模块化施工,减少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2)、保温板(1)、支撑板(3)、地暖管、设置于龙骨(2)一侧端的第一承载块(21)、设置于龙骨(2)另一侧端的第二承载块(22),所述龙骨(2)上设有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所述保温板(1)顶部设有用以安装地暖管的安装槽(11),所述龙骨(2)至少为两个,所述保温板(1)一侧端设有第一卡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12);第一个龙骨(2)上的第一承载块(21)插接于保温板(1)上的第一卡槽,第二个龙骨(2)上的第二承载块(22)插接于保温板(1)上的第二卡槽(12);所述支撑板(3)一端插接于第一个龙骨(2)上的第一凹槽(25)、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个龙骨(2)上的第二凹槽(2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5)、第二凹槽(26)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2)包括第一主体(23)、设置于第一主体(23)顶部的第一限位块(24),所述第一凹槽(25)由第一限位块(24)一侧端和第一主体(23)围成,所述第二凹槽(26)由第一限位块(24)另一侧端和第一主体(23)围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暖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保温板(1),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用以给螺钉进行定位的定位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许伟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