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05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升降道,所述升降道设置容纳槽内;用于控制升降道上升以及下降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前后对称设置于升降道的两侧,所述升降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容纳槽的底端,通过设置设备主体,本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除投放垃圾外其余功能都由设备完成,大大地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对垃圾压缩时产生的污水设有专门的排污系统,能及时将污水排至地下污水管网系统,或由吸污车清除污水,避免污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


[0001]本实用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具体为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因此压缩式垃圾站的推广势在必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以其占地面积小,隐蔽性好,空间结构合理等优势,引领垃圾中转站行业的发展,垃圾中转站的推广和运用,既美化了环境,又杜绝了二次污染,减少了蚊蝇的滋生,提高了车载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运行成本。然而目前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结构过于简单,使用者将垃圾倒入处理设备后,又需要将其重新取出,取出操作较为复杂困难,大多采用人力取料操作,人工成本较高,并且速度慢效率低,并且目前的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较大,土建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升降道,所述升降道设置容纳槽内;用于控制升降道上升以及下降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前后对称设置于升降道的两侧,所述升降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容纳槽的底端;以及用于对垃圾进行压紧操作的下压件,所述下压件的外侧设置有翻转件,所述翻转件转动连接于升降道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道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处理箱的结构大小与容纳槽相对应,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处理腔,所述处理箱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处理腔相互连通,所述处理腔的左端设置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与处理腔之间设置有中门,所述储存腔的左端设置有出料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道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处理腔的右端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垃圾的推出件,所述推出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推出缸,所述推出缸的右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支架上,所述推出缸的输出端向左设置有推出杆,所述推出杆的左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滑动连接于处理腔以及储存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包括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容纳槽的底端,所述折叠支架的顶端与升降道的外侧连接,所述折叠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折叠支架上升以及下降的升降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道的顶端在升降气缸行程最低端时与容纳槽的顶端外侧平齐,所述升降道在底端在升降气缸的行程最高端时高于容纳槽的顶端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翻转件包括翻转架,所述翻转架设置于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翻转架的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动座,所述翻转架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于升降道上,所述翻转件还包括翻转缸,所述翻转缸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升降道的顶端,所述翻转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翻转拉杆,所述翻转拉杆远离翻转缸的一端与翻转架的右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压件设置于翻转架上,所述下压件包括下压缸,所述下压缸的输
出端向下设置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的底端设置有与处理腔相对应的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设备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用小推车、电动小车或垃圾收集自卸车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将垃圾投入升降道上的进料口内,垃圾在处理箱内堆积,处理箱内的垃圾贮存一定量后,翻转缸控制翻转拉杆伸长,翻转架沿转动座转动落下,随后下压件运转,下压缸控制下压杆向下移动,利用压板穿过进料口延伸至处理腔内部对垃圾进行压缩;随后翻转缸复位,翻转架翻起,使用人员再投料,再压缩,直至压缩腔压满垃圾;然后使用人员控制中门提起,推出件运转,推出缸控制推出杆伸长,利用推板将处理腔内部的垃圾推送到储存腔内,随后推出件复位中门落下,再进行投料压缩动作直至两腔垃圾压满,压缩过程产生的污水由升降道两侧的排水孔排出,经由容纳槽内部的污水收集槽流入地坑后自动或通过污水泵抽入市政污水管网,垃圾装满后,升降件运转,升降气缸驱动折叠支架上升,将升降道从容纳槽内升起,并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既方便与垃圾运输车对接,又可防止垃圾块推入运输车内时散落的垃圾洒落地坑内,设备与垃圾运输车对接,对接好后打开出料门,对接完成后,推出件再次运转,推出缸控制推出杆伸长,利用推板将垃圾块推入垃圾转运车车厢中,出料完成后,垃圾转运车离开,推出件复位,出料门、中门关上锁紧,升降件复位带动升降道降入容纳槽内,完成对垃圾的压缩处理,本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装载容积大、作业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具有对垃圾的压缩功能,经压缩后的垃圾密实,垃圾的压缩比可达三比一,大大地缩小了体积,大幅度地提高垃圾装载量,同时也提高了垃圾中转运输效率,降低垃圾处理及运输成本和运行费用,并且占地面积小、相比于传统垂直式压缩垃圾站其无门柱框架,降低了设备及建筑物高度,减少了土建成本,本技术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除投放垃圾外其余功能都由设备完成,大大地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对垃圾压缩时产生的污水设有专门的排污系统,能及时将污水排至地下污水管网系统,或由吸污车清除污水,避免污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0005]图中:1、设备主体;2、升降道;21、处理箱;211、进料口;22、处理腔;23、储存腔;24、中门;25、出料门;26、安装支架;3、升降件;31、折叠支架;32、升降气缸;4、推出件;41、推出缸;42、推出杆;43、推板;5、翻转件;51、翻转缸;52、翻转拉杆;53、翻转架;54、转动座;6、下压件;61、下压缸;62、下压杆;63、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1)包括: 用于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升降道(2),所述升降道(2)设置容纳槽内; 用于控制升降道(2)上升以及下降的升降件(3),所述升降件(3)前后对称设置于升降道(2)的两侧,所述升降件(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容纳槽的底端;以及 用于对垃圾进行压紧操作的下压件(6),所述下压件(6)的外侧设置有翻转件(5),所述翻转件(5)转动连接于升降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道(2)包括处理箱(21),所述处理箱(21)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处理箱(21)的结构大小与容纳槽相对应,所述处理箱(21)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处理箱(2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处理腔(22),所述处理箱(2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口(211),所述进料口(211)与处理腔(22)相互连通,所述处理腔(22)的左端设置有储存腔(23),所述储存腔(23)与处理腔(22)之间设置有中门(24),所述储存腔(23)的左端设置有出料门(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道(2)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排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腔(22)的右端设置有安装支架(26),所述安装支架(26)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垃圾的推出件(4),所述推出件(4)包括水平设置的推出缸(41),所述推出缸(41)的右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支架(26)上,所述推出缸(41)的输出端向左设置有推出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周龙毛文坡余文杰吴昭全李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