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动化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91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综合自动化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该装置适用于110KV变电站,可以分散装在控制对象附近,具有监控和保护的功能,机箱采用密封式结构,箱内装有保护CPU监控CPU,通讯网络CPU和电源系统等插接件,该机箱具有防振防潮以及防止电磁干扰的功能,整个保护装置安全可靠,便于检修维护。(*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综合自动化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该装置适用于110KV变电站,可以分散装在控制对象附近,具有监控和保护的功能,设备保护装置的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已是电网发展的方向,微电子元件的发展使得保护和监控融为一体有了可能性,可以提高其可靠性和运行管理水平,但是在变电站使用微机也有许多不利因素,例如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变电站开关操作时有强烈的振动,就地安装环境的恶化对微机保护提出了防振、宽温度范围、低功耗、工作可靠性等更高的要求,这些难题在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中均未得到解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综合自动化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采用分散式单元化的结构,安装在开关柜上的小机箱内,各单元之间用通讯电缆联系,在同一机箱内把各功能分散到保护CPU,监控CPU,通讯CPU中进行处理。机箱的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振动,灰尘、潮湿以及有害气体的影响,接插件使用双曲线线簧接触,不会发生接触不良的缺点,CT也不会发生开路。本装置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以及可维护性,减少了事故隐患,安全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综合自动化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其机壳的前门(2)左下部装有电源开关(3),左上部是显示器(4),右部是操作按键(5)和保护动作指示灯(6),内部机壳的盖板(9)上部是通信网络接口(10)和电度表脉冲接口(11),其边框上有机箱安装孔(12)后盖板(9)上有接线端子,前门(2)内壁的凹槽内嵌装密封条(13),键盘显示印刷板(16)用固定螺栓(14)固定于内壁上面,前门(2)(2)用合页(18)铰接于机壳上面,机壳内壁上下端装有槽形导轴(25),从左向右依次插装电源插件(19),监控通讯CPU插件(20),保护CPU插件(21)和继电器插件(22),机壳边框上有固定孔(23),用固定螺栓(11)固定前门(2)于机箱上面。电源插件的220V电源正端接开关KZ和熔断器SCK,再接电感L1,同时分接电容C1,L1另一端分接压敏电阻YM和电容C2,电容C5,L1又接于电感L2,L2又分别接于电容C6和电容C3再分接于桥式整流器(D1-D4)的输入端1端,220V电源负端接电阻F1,F1又分接于电容C1和电感L1′,电感L1′的一端又分接于压敏电阻YM的另一端和电容C2以及C4,再分接于电感L2′,电容C4和C5相接,再分接于电容C6和C7,且接地电感L2′一端分接电容C7和电容C3,再接于桥式整流器的输入端2端,桥式整流器的1端和3端分别是与电容C10两端连接,1端与4端也分别与电容C9两端连接,而2端4端分别与电容C8相接,2端与3端也与电容C11两端分别连接,3端和4端又分别接于电容E1和E2负极和正极,3端和E1E2又接电容C12再接地,桥式整流器4端又分接于二极管D6正极,而其负极又接于稳压管D7负极,D7正极接于变压器B1的初级绕组,同时又分接于芯片P1(型号TOP202)的1端其2端接滤波电容C13,C13正端与P1的3端连接后再接于电阻R1,R1另一端接二极管D5负极,其正极接第3次级绕组,该绕组又与C13共同接至电容E1负极,变压器B1的第一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16正极,其负极接芯片I6(型号LM7805CT)的1端,同时又分接电容C33,B1的第一次绕组另一端又与电容C33共同接于I6的2端,同时又分接于电容C16和C34再接于电容C18后,再接地,I6的3端分接于电容C10和C34的另一端,再接于SU,变压器B1的第二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8正极,其负极接芯片I5的1端,同时又分接电容C14,B1次级绕组另一端与电容C14的另一端一同接于I5的2端,另个又分接电容C17,再接地,I5的2端又分别分接于电容C15和C35和电阻R8,I5的3端(+12)也接于电容C15,C35和电阻R8另一端再接于24V。B1的第4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13正极,其负极接芯片I4的1端,同时又分接电容C24,I4的3端分接电容C26和C36再接于+12V,B1的第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14正极,而负极接于I3的2端(Vin),D13负极分接电容C24,D14负极分接电容C25,C24和C25相连接,同时又分接于B1第4,第5绕组的中间抽头,另外再接于I3(型号LM7912CT)和I4的2端,I4的3端分接电容C26和C36,再接+12V,I3的3端分接电容C27和C37,再接于-12V,电容C26和C27相连电容C36和C37连接,同时C24和C25,I3和I4的连接点,C26和C27的连接点,C36和C37的连接点又互相连接,再接于电容C30,然后又接地,I3的1端接D13的负极,电容C25又一同连接至二极管D15正极,而负极也连接于I4的3端以及分接于电容C27、C37,再分接于-12V。保护CPU插件的电路,U18A,U18B,U18C,U18D,U19D,U19C,U19B,U19A,U20D,U20C,U20B,U20A,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再接地,其集电极依次接于RP3.1,RP3.2,RP3.4,RP3.5,RP3.6,RP4.6,RP4.5,RP4.4,RP4.3,RP4.2,RP4.1,而从U18-A至U20A,其三极管负极依次分别接于RP2.1,RP2.2,RP2.5,RP2.6,RP2.4,RP1.6,RP1.5,RP1.4,RP1.3,RP1.2,RP1.1;芯片U1的48端接U2的11端,U1的47端接于U3的22端。U1的1端分接于电容1C1和电阻1R1,1C阻和1R1又分别接于电容1C2的两端,IC2和1R1又共同接于二极管1D1正极,其负极接VCC,而1C2又分接于电阻1R2和AD1;U1的68端分接于电容2C1和电阻2R1,该2C1和2R1又分别接于电容2C2的两端,2C2又分接于二极管2D1正极,其负极也接于VCC,而电容2C2又分接于电阻2R2和AD2,同时2C2另一端又接于二极管2D2正极,2D2负极又接于电阻2R2;U1的67端分接于电容3C1和电阻3R1,该3C1和3R1又分别接于电容3C2的两端,电容3C2分接于二极管3D1正极,而负极接于VCC,3C2同时又分接于电阻3R2和AD3,电容3C1和3C2又共同接于二极管3D2正极,其负极又接于电阻3R2;U1的66端分接电容4C1和电阻4R1,4C1和4R1又分别接于电容4C2两端,4C2一端接于二极管4D1正极,其负极接于VCC,4C2同时又接于电阻4R2和AD4,电容4C1和4C2共同接于二极管4D2正极,其负极接电阻4R2;U1的65端分接于电容5C1和电阻5R1阻该5C1和5R1分别接于电容5C2两端,5C2一端接二极管5D1正极,其负极接于VCC,5C2同时又接于电阻5R2和AD5,电容5C1和5C2共同接于二极管5D2正极,其负极接于电阻5R2;U1的64端分接于电容6C1和电阻6R1,该6C1和6R1分别接于电容6C2两端,6C2一端接二极管6D1正极,其负极接于VCC,6C2同时又接于电阻6R2和AD6,电容6C1和6C2共同接于二极管6D2正极,其负极接于电阻6R2;U1的63端分接于电容7C1和电阻7R1,该7C1和7R1分别接于电容7C2两端,7C2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自动化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壳的前门(2)左下部装有电源开关(3),左上部是显示器(4),右部是操作按键(5)和保护动作指示灯(6),内部机壳的盖板(9)上部是通信网络接口(10)和电度表脉冲接口(11),其边框上有机箱安装孔(12)后盖板(9)上有接线端子,前门(2)内壁的凹槽内嵌装密封条(13),键盘显示印刷板(16)用固定螺栓(14)固定于内壁上面,前门(2)(2)用合页(18)铰接于机壳上面,机壳内壁上下端装有槽形导轴(25),从左向右依次插装电源插件(19),监控通讯CPU插件(20),保护CPU插件(21)和继电器插件(22),机壳边框上有固定孔(23),用固定螺栓(11)固定前门(2)于机箱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综合自动化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壳的前门(2)左下部装有电源开关(3),左上部是显示器(4),右部是操作按键(5)和保护动作指示灯(6),内部机壳的盖板(9)上部是通信网络接口(10)和电度表脉冲接口(11),其边框上有机箱安装孔(12)后盖板(9)上有接线端子,前门(2)内壁的凹槽内嵌装密封条(13),键盘显示印刷板(16)用固定螺栓(14)固定于内壁上面,前门(2)(2)用合页(18)铰接于机壳上面,机壳内壁上下端装有槽形导轴(25),从左向右依次插装电源插件(19),监控通讯CPU插件(20),保护CPU插件(21)和继电器插件(22),机壳边框上有固定孔(23),用固定螺栓(11)固定前门(2)于机箱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插件的220V电源正端接开关KZ和熔断器SCK,再接电感L1,同时分接电容C1,L1另一端分接压敏电阻YM和电容C2,电容C5,L1又接于电感L2,L2又分别接于电容C6和电容C3,再分接于桥式整流器(D1-D4)的输入端1端,220V电源负端接电阻F1,F1又分接于电容C1和电感L1′,电感L1′的一端又分接于压敏电阻YM的另一端和电容C2以及C4,再分接于电感L2′,电容C4和C5相接,再分接于电容C6和C7,且接地电感L2′一端分接电容C7和电容C3,再接于桥式整流器的输入端2端,桥式整流器的1端和3端分别是与电容C10两端连接,1端与4端也分别与电容C9两端连接,而2端4端分别与电容C8相接,2端与3端也与电容C11两端分别连接,3端和4端又分别接于电容E1和E2负极和正极,3端和E1E2又接电容C12再接地,桥式整流器4端又分接于二极管D6正极,而其负极又接于稳压管D7负极,D7正极接于变压器B1的初级绕组,同时又分接于芯片P1(型号TOP202)的1端其2端接滤波电容C13,C13正端与P1的3端连接后再接于电阻R1,R1另一端接二极管D5负极,其正极接第3次级绕组,该绕组又与C13共同接至电容E1负极,变压器B1的第一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16正极,其负极接芯片I6(型号LM7805CT)的1端,同时又分接电容C33,B1的第一次绕组另一端又与电容C33共同接于I6的2端,同时又分接于电容C16和C34,再接于电容C18后,再接地,I6的3端分接于电容C10和C34的另一端,再接于SU,变压器B1的第二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8正极,其负极接芯片I5的1端,同时又分接电容C14,B1次级绕组另一端与电容C14的另一端一同接于I5的2端,另个又分接电容C17,再接地,I5的2端又分别分接于电容C15和C35和电阻R8,I5的3端(+12)也接于电容C15,C35和电阻R8另一端再接于24V;B1的第4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13正极,其负极接芯片I4的1端,同时又分接电容C24,I4的3端分接电容C26和C36再接于+12V,B1的第次级绕组接二极管D14正极,而负极接于I3的2端(Vin),D13负极分接电容C24,D14负极分接电容C25,C24和C25相连接,同时又分接于B1第4,第5绕组的中间抽头,另外再接于I3(型号LM7912CT)和I4的2端,I4的3端分接电容C26和C36,再接+12V,I3的3端分接电容C27和C37,再接于-12V,电容C26和C27相连电容C36和C37连接,同时C24和C25,I3和I4的连接点,C26和C27的连接点,C36和C37的连接点又互相连接,再接于电容C30,然后又接地,I3的1端接D13的负极,电容C25又一同连接至二极管D15正极,而负极也连接于I4的3端以及分接于电容C27容C37,再分接于-12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CPU插件的电路,U18A,U18B,U18C,U18D,U19D,U19C,U19B,U19A,U20D,U20C,U20B,U20A,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再接地,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富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