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加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73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加料机构,包括有输送部件和加料部件,输送部件包括有横向输送的第一输送带,加料部件包括有纵向输送的第二输送带和压料组件,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有磁铁层,压料组件设置在加料工位,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有上下升降的左压板和右压板,所述左压板和右压板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左侧和右侧。第二输送带将物料吸附并送至加料工位,左、右压板下移并推动第二输送带上的物料,使其脱离第二输送带并置于第一输送带上,一次下压即一排物料落在第一输送带上,第一输送带再将物料横向送至装盒工位,一排物料为一个单位进入包装盒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料工序少,速度快,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加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池加料机构的改进专利技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电池装盒机或电池包装机的电池加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装盒机是采用输送带送料,物料以一排为一个单位,从输送带的侧方进入包装盒内,因此装盒时,一单位物料送入包装盒内。现有的电池加料机构是通过吸盘进行加料,即吸盘将一排电池吸附后,移动至加料工位处,将电池置于输送带上,若吸料工位的电池朝向与加料工位的相反,则还需要进行转向,吸盘送料不仅结构复杂,还存在稳定性差、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送料稳定且效率高的电池加料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种电池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0005]输送部件,其包括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横向输送;
[0006]和加料部件,其包括有
[0007]第二输送带,其纵向输送,且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有磁铁层,所述第一输送带竖直投影到第二输送带上为加料工位,
[0008]和压料组件,其设置在加料工位,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有上下升降的左压板和右压板,所述左压板和右压板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左侧和右侧。
[0009]物料横向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磁铁层将物料吸附,第二输送带将物料送至加料工位,即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时,左压板和右压板下移并推动第二输送带上的物料,下压的力克服物料与第二输送带的吸力,物料与第二输送带分离并置于第一输送带上,一次下压即一排物料落在第一输送带上,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垂直设置,一排横向设置的物料纵向排列在第一输送带上,第一输送带将物料横向送至装盒工位或包装工位,整排物料进入包装盒内。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结构更为精简,送料稳定,且加料工序少,速度快,效率高。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输送带还包括有表层,所述表层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设置且纵向均匀排列,所述凹槽与物料侧面匹配;物料置于凹槽内,其与凹槽的接触面积大,吸附牢固,送料稳定。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输送带还包括有底层,所述底层设置在传动轮上,所述磁铁层设置在表层和底层之间;表层、底层及磁铁层三者结合形成的第二输送带,既传动稳定,又具有吸附物料的作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加料机构还包括有分料部件,每组分料部件对应设置两组加
料部件,两组加料部件分别为第一加料部件和第二加料部件,所述分料部件包括有
[0013]物料通道;
[0014]第一分料通道,其设置在第一加料部件的第二输送带的上方;
[0015]第二分料通道,其设置在第二加料部件的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的出料口与横向设置的物料相匹配;
[0016]以及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横向移动的分料器,所述分料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第一工位,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物料通道接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一分料通道接通,在第二工位,所述第二通道的上端与物料通道接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与第二分料通道接通。
[0017]物料通道通过分料器给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供料,第二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均为间歇式送料,因而有足够的时间给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补给物料,第一加料部件和第二加料部件交替下料,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可以进行双层加料,即第一加料部件完成加料后,第一输送带将物料送至第二加料部件处进行二次加料,如此形成双层物料。
[0018]作为优选,所述物料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与纵向设置的物料相匹配,所述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设有转换段,所述转换段为上端与纵向设置的物料匹配、下端与横向设置的物料匹配的旋转式通道;转换段使纵向设置的物料转变为横向设置,使物料顺利进入第二输送带上。
[001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还包括有储料段;所述储料段的上端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接通,所述储料段的下端与转换段接通。在储料段囤积物料,保证第一加料部件和第二加料部件有足够的物料,同时也为分料器提供分料时间。
[0020]作为优选,所述物料通道的下端设有横向移动的挡料板;所述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上均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当下限位传感器未检测到物料时,说明分料通道内的物料过少,此时挡料板回缩,物料通道与第一分料通道或第二分料通道相通,进行送料,当上限位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时,说明分料通道内的物料充足,此时挡料板伸出将物料通道堵住,物料停止下移,如此保证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内的物料充足。
[0021]作为优选,所述物料通道及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的储料段均为波浪形;延长物料移动的行程,提高储料量。
[0022]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加料机构还包括有送料部件,所述送料部件包括有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设置在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上,所述第三输送带包括有磁铁层,所述物料通道的上端导入口延伸至第三输送带表面;第三输送带将物料吸附并将物料向物料通道的导入口输送,导入口贴着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传动力推动物料自动进入物料通道内。
[00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设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物料腔,所述物料腔的宽度与物料的长度匹配;隔板将一个单元的物料分隔开,使物料排列整齐,更利于输送及装盒。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加料部件的示意图1。
[0026]图3为本技术加料部件的示意图2。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分料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图中,X轴为横向,也为左右方向,Y轴为纵向,也为前后方向,Z轴为竖向,也为上下方向。该种电池加料机构,包括有输送部件和加料部件1,所述输送部件包括有第一输送带3,所述第一输送带3横向输送;所述加料部件包括有第二输送带10和压料组件,所述第二输送带1纵向输送,且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一输送带3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带3竖直投影到第二输送带1上为加料工位,第二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均为间歇式输送,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有磁铁层7,磁铁与电池13相吸,物料被吸附在第二输送带10上,即使物料朝下也不会脱离第二输送带;所述压料组件设置在加料工位,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有上下升降的左压板11和右压板12,所述左压板和右压板设置在第二输送带10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输送带10的宽度必然要比物料的长度窄,物料13横向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物料的两端露出,第二输送带将物料送至加料工位后停止传动,此时,物料在下,第二输送带在上,并且物料在第一输送带3的正上方,左压板11和右压板12下移,推动物料的两端,下压的力克服物料与第二输送带的吸力,物料与第二输送带分离并置于第一输送带3上,物料均匀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那么左压板和右压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送部件,其包括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横向输送;和加料部件,其包括有第二输送带,其纵向输送,且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有磁铁层,所述第一输送带竖直投影到第二输送带上为加料工位,和压料组件,其设置在加料工位,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有上下升降的左压板和右压板,所述左压板和右压板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左侧和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还包括有表层,所述表层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设置且纵向均匀排列,所述凹槽与物料侧面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还包括有底层,所述底层设置在传动轮上,所述磁铁层设置在表层和底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加料机构还包括有分料部件,每组分料部件对应设置两组加料部件,两组加料部件分别为第一加料部件和第二加料部件,所述分料部件包括有物料通道;第一分料通道,其设置在第一加料部件的第二输送带的上方;第二分料通道,其设置在第二加料部件的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的出料口与横向设置的物料相匹配;以及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横向移动的分料器,所述分料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第一工位,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物料通道接通,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禹谢世晨苏宗荣陈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诚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