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增辉专利>正文

一种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72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属于电路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全面、成本低廉、判断准确,动作可靠的电动机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其技术方案是:它由空气断路器、漏电保护电路、缺相、过流保护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三相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组成,零序电流互感器与漏电保护电路相连接,三相电流互感器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相连接,漏电保护电路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相并联,并联后有两个输出端,一端与漏电脱扣器的线圈串接后与三相电源的A相连接,另一端与三相电源的C相连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电路缺相、过流、漏电等故障实施保护的开关,属于电路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源,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容量在18.5KW以下的小型电动机(诸如风机电机、水泵电机、机床电机及各种农用电机、潜水泵等)又占电机应用分额的95%以上。对于小型电动机来说,目前大都还是处在无任何保护设施或仅仅用一个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或热继电器保护条件下控制工作,特别是在农村,有的用户仅仅用只闸刀控制电机的工作,因此对于产生的短路、过载、断相等电气故障,不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而导致电机烧毁。而在我国现有的针对过流、断相等电气故障保护所设计的产品中,分别存在着电路断相缺相时判断不准确,过流后动作时间较长,且功能单一的缺点,例如中国专利ZL02295388.4公开的“缺相断零漏电保护器”其相位判别电路存在着判断不准确这一技术问题,而大多数断路器的过流保护是采用热继电器或是双金属片的方式,存在着成本较高、过流值判断不准确且动作时间长的缺点,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对缺相、过流、漏电等故障实施保护的综合保护开关,一定会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全面、成本低廉、判断准确,动作可靠的电动机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它由空气断路器、漏电保护电路、缺相、过流保护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三相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组成,其改进之处是,零序电流互感器与漏电保护电路相连接,三相电流互感器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相连接,漏电保护电路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相并联,并联后有两个输出端,一端与漏电脱扣器的线圈串接后与三相电源的A相连接,另一端与三相电源的C相连接。上述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所述的缺相、过流保护电路由二极管D1-D10、可控硅CR03、电解电容C1-C4、电阻R1-R9、电位器RD1、稳压管DW1组成信号输入电路、缺相信号采样电路、过流信号采样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中,二极管D1反向接在三相电流互感器的A相互感线圈的入线端,二极管D2、D3分别正向接在三相电流互感器的A、B相互感线圈连接后的输出端和B、C相互感线圈连接后的输出端,二极管D2、D3的负极并联连接后通过电解电容C1接地,A相互感线圈的入线端通过电解电容C2与C相互感线圈出线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的缺相信号采样电路中,电阻R1、R2分别接在二极管D1、D2的正、负极后并联,并联节点通过电阻R3接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的过流信号采样电路中,电阻R4、电位器RD1、电阻R5串联后接在二极管D2、D3的负极并联节点与地之间,电位器RD1的中点与二极管D10、电阻R8、稳压管DW1、二极管D5顺序串联相连接,按照上述顺序二极管D10、D5为正向连接,稳压管DW1为反向连接;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中,上述二极管D4、D5的负极并联后与可控硅CR03的控制极相接,二极管D6-D9组成桥式开关,其正极接可控硅CR03的正极,其负极与可控硅CR03的负极相接后接地,缺相、过流保护电路的地与三相电流互感器C相线圈的出线相接。上述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是由漏电保护器专用电路集成芯片及外围电路所组成,其输出端为二极管D14-D17组成的桥式开关,它的两个中点分别与上述缺相、过流保护电路的二极管D6-D9组成桥式开关的两个中点相并联,并联导线分别与电源A、C相连接。上述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它的漏电脱扣器L接在上述两个桥式开关并联后与A相电源的连接导线中,它还有压敏电阻MOV1及抗扰电容C18,它们接在上述两个桥式开关并联后分别与电源A、C连接的两个输出导线之间。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对于缺相、过流、漏电等故障的保护技术综合在一起,比之现有技术,具有功能全面、成本低廉、判断准确,灵敏度高、动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对电动机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路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中标记如下1、漏电保护电路 2、缺相、过流保护电路3、零序电流互感器 4、三相电流互感器 5、漏电脱扣器6、信号输入电路 7、缺相信号采样电路 8、过流信号采样电路9、信号输出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路方框图,从图1可以看到,本技术是一种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其结构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3、三相电流互感器4、漏电脱扣器5、漏电保护电路1、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所组成。其中漏电保护电路1是由漏电保护器专用电路集成芯片及外围电路所组成,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由信号输入电路6、缺相信号采样电路7、过流信号采样电路8、信号输出电路9所组成。此外它还有试验按钮K1、试验电阻RS、压敏电阻MOV1及抗扰电容C18。图2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零序电流互感器3由零序电流互感器FH表示,它与漏电保护电路1相连接,三相电流互感器4由电流互感器AH、BH、CH表示,它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相连接,漏电保护电路1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通过线路并接在一起,并接后有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与漏电脱扣器L的线圈串接后与三相电源的A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接与三相电源的C相连接,压敏电阻MOV1及抗扰电容C18并接与三相电源的A、C相之间,试验按钮K1、试验电阻RS串接在一起并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FH后与三相电源的A、C相连接。以下对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的电路连接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是由二极管D1-D10、可控硅CR03、电解电容C1-C4、电阻R1-R9、电位器RD1、稳压管DW1组成。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流互感器的AH线圈的入线相接,正极与电阻R1相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流互感器的AH线圈的出线和电流互感器的BH线圈的入线相接,负极与电阻R2、R3串接后再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流互感器的BH线圈的出线和电流互感器的CH线圈的入线相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2、D3的负极并接,其负极接地,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并接,其正极接地,电阻R4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并接,另一端与电位器RD1、R5串接后接地,二极管D10的正极与电位器RD1的中点相接,负极与电阻R8、稳压管DW1串接后接与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1与电阻R2并接再与电阻R6串接后接地,电阻R7一端与二极管D10的负极并接,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3的正极并接在电阻R8和稳压管DW1之间,其负极接地,二极管D4、D5的负极并接后与可控硅CR03的控制极相接,电阻R9并接在可控硅CR03的控制极与地之间,电解电容C4正极与可控硅CR03的控制极相接,其负极接地,二极管D6-D9组成桥式开关,其正极接可控硅CR03的正极,其负极与可控硅CR03的负极相接后接地,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的地与电流互感器CH线圈的出线相接。在图2中可以看到漏电保护电路1是以VG54123漏电保护器专用电路集成芯片为核心的典型应用电路,其方式在各项漏电产品技术中已有公开和阐述,这里不再表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它由空气断路器、漏电保护电路[1]、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零序电流互感器[3]、三相电流互感器[4]、漏电脱扣器[5]组成,其特征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3]与漏电保护电路[1]相连接,三相电流互感器[4]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相连接,漏电保护电路[1]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相并联,并联后有两个输出端,一端与漏电脱扣器[5]的线圈串接后与三相电源的A相连接,另一端接与三相电源的C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它由空气断路器、漏电保护电路1、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零序电流互感器3、三相电流互感器4、漏电脱扣器5组成,其特征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3与漏电保护电路1相连接,三相电流互感器4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相连接,漏电保护电路1与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相并联,并联后有两个输出端,一端与漏电脱扣器5的线圈串接后与三相电源的A相连接,另一端接与三相电源的C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相、过流、漏电综合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相、过流保护电路2由二极管D1-D10、可控硅CR03、电解电容C1-C4、电阻R1-R9、电位器RD1、稳压管DW1组成信号输入电路6、缺相信号采样电路7、过流信号采样电路8、信号输出电路9;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6中,二极管D1反向接在三相电流互感器4的A相互感线圈的入线端,二极管D2、D3分别正向接在三相电流互感器4的A、B相互感线圈连接后的输出端和B、C相互感线圈连接后的输出端,二极管D2、D3的负极并联连接后通过电解电容C1接地,三相电流互感器4的A相互感线圈的入线端通过电解电容C2与C相互感线圈出线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的缺相信号采样电路7中,电阻R1、R2分别接在二极管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增辉于凤文关涛马玉会张瑞坤
申请(专利权)人:任增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