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海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68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海绵。包括海绵基层,海绵基层的上部设有静电吸收层,静电吸收层上部设有亲水层,其中,静电吸收层的与亲水层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上的延伸部,延伸部刺穿亲水层并向上延伸,同时相邻延伸部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倒“U”型体,而延伸部中设有导电丝,导电丝的下端与静电吸收层连接。通过静电吸收层上端设置的延伸部中的导电丝将摩擦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吸收层,以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同时静电吸收层上部的亲水层可保持海绵制品的表面处于湿润状态,降低制品表面与人体衣物摩擦产生静电;于海绵基层下方设置支撑层,减少海绵本体变形,并通过“T”型结构相卡接,可增强海绵整体的稳定性。体的稳定性。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海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海绵。

技术介绍

[0002]使用海绵制作成的床垫或者坐垫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干燥的天气,由于外覆于海绵上的布料经过与人体衣物摩擦,会产生大量的静电,久而久之会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然而,传统的海绵并不具有抗静电的效果,因为,现提出一种抗静电海绵,以提高海绵制品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静电海绵,具有抗静电效果,通过减少海绵制品与人体衣物摩擦产生的静电对人体的伤害,从而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抗静电海绵,包括海绵基层,所述海绵基层的上部设有静电吸收层,所述静电吸收层上部设有亲水层,其中,所述静电吸收层的与亲水层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上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刺穿亲水层并向上延伸,同时相邻延伸部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倒“U”型体,而所述延伸部中设有导电丝,所述导电丝的下端与静电吸收层连接。
[0005]此上述设置中,于海绵基层上方设置静电吸收层,通过静电吸收层上端设置的延伸部中的导电丝将摩擦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吸收层,以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同时,静电吸收层上部的亲水层可保持海绵制品的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有效降低制品表面与人体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0006]进一步的,相邻延伸部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倒“U”型体,且倒“U”型体呈横向或纵向排列于亲水层的上端面。
[0007]其中,所述亲水层为亲水棉构成。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基层下方设置有支撑层,其中海绵基层与支撑层厚度比为2:1。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的上部设有多个“T”型条,而所述海绵基层与支撑层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T”型条适配的“T”型槽,“T”型条卡接于“T”型槽使支撑层与海绵基层形成一个整体。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与海绵基层复合成一体。
[0011]最后,所述支撑层下方设有防潮涂层。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静电吸收层上端设置的延伸部中的导电丝将摩擦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吸收层,以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同时静电吸收层上部的亲水层可保持海绵制品的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有效降低制品表面与人体衣物摩擦产生静电;于海绵基层下方设置支撑层,以减少海绵本体变形,并通过“T”型结构相卡接,可增强海绵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海绵基层100,“T”型槽101;
[0019]静电吸收层200,“U”型体201,导电丝202,延伸部203;
[0020]支撑层300,“T”型条301;
[0021]亲水层400;
[0022]防潮涂层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本技术具有以下实施方式
[0026]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抗静电海绵,包括海绵基层100,所述海绵基层100的上部设有静电吸收层200,该静电吸收层200会将海绵制品与人体衣物所产生的的静电吸收掉,以减少静电对人体的损害,同时于所述静电吸收层200上部设有亲水层400,可保证海绵制品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不会出现海绵制品表面过分干燥。
[0027]而此上述设置中的所述亲水层400为亲水棉构成。
[0028]同时,为了防止海绵长期使用过中出现塌陷的情况,于所述海绵基层100下方设置有支撑层300,该支撑层300可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海绵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回弹效果,而海绵基层100与支撑层300厚度比可设置为2:1。
[0029]考虑到海绵制品的下层靠近地面,为减少其受潮,于所述支撑层300下方设有防潮涂层500。
[0030]参考图图2,图3,图5,为了提高海绵本体的整体稳定性,于所述支撑层300的上部设有多个“T”型条301,而所述海绵基层100与支撑层300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T”型条301适配的“T”型槽101,通过“T”型条301与“T”型槽101进行卡接,使支撑层300与海绵基层100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可于“T”型条301与“T”型槽101连接处涂覆粘合胶,海绵基层100与支撑层300连接更紧密。
[0031]参考图1,图4,所述支撑层300与海绵基层100复合成一体。
[0032]参考图2,图3,图5,其中,所述静电吸收层200的与亲水层400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上的延伸部203,所述延伸部203刺穿亲水层并向上延伸,同时相邻延伸部203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倒“U”型体201,而所述延伸部203中设有导电丝202,所述导电丝202的
下端与静电吸收层200连接。
[0033]参考图2,图3,图5,相邻延伸部203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倒“U”型体201,且倒“U”型体201呈横向或纵向排列于亲水层400的上端面。
[0034]上述设置中的导电丝202为柔丝,其长度等同于亲水层400,如此设置,可将静电快速通过导电丝202传导至静电吸收层200,以实现抗静电的效果。
[0035]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基层(100),所述海绵基层(100)的上部设有静电吸收层(200),所述静电吸收层(200)上部设有亲水层(400),其中,所述静电吸收层(200)的与亲水层(400)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上的延伸部(203),所述延伸部(203)刺穿亲水层并向上延伸,同时相邻延伸部(203)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倒“U”型体(201),而所述延伸部(203)中设有导电丝(202),所述导电丝(202)的下端与静电吸收层(2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相邻延伸部(203)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倒“U”型体(201),且倒“U”型体(201)呈横向或纵向排列于亲水层(400)的上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盈单夫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涌海绵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