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RSP过程的验证的测试方法以及提供该等测试方法的主动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653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4
在一种用于eSIM远程配置过程的验证的测试方法中,从测试中的RSP平台(1)预订(8)eSIM配置文件。之后,触发(9)从RSP平台(1)下载预订的eSIM配置文件。然后,经由空中接口将触发的eSIM配置文件从RSP平台(1)下载(9a)到测试探头(6)中的目标eSIM或eUICC(5)。然后验证预订、触发并下载的eSIM配置文件是否正确。测试探头(6)可被配置为模拟M2M装置、智能手机和/或消费者IoT装置。该等测试方法在通过eSIM交换连续提供网络连接及服务的同时增强测试系统利用eSIM远程配置对移动网络进行测试的能力。用eSIM远程配置对移动网络进行测试的能力。用eSIM远程配置对移动网络进行测试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RSP过程的验证的测试方法以及提供该等测试方法的主动测试系统
[0001]本申请主张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9 214 919.7的优先权,所述德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eSIM远程配置(RSP)过程的验证的测试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提供该等测试方法的主动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3]例如从US 10,097,981 B1、US 7,831,249 B2以及从WO 2004/049746 A1已知用于移动网络的测试系统。US 2019/0075448 A1公开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的监控。WO 2016/013827 A1公开一种用于嵌入式SIM配置的方法以及装置。WO 2017/013127 A1公开一种用于对通用集成电路卡的远程访问进行检测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增强该等测试系统利用eSIM远程配置对移动网络进行测试的能力。
[0005]所述目的通过包括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特征的测试方法以及通过包括权利要求7的特征的主动测试系统来实现。
[0006]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eUICC)或嵌入式SIM(eSIM)是普遍的并且用于消费者物联网(IoT)及机器对机器(M2M)装置,以识别针对移动网络的装置。此外,eSIM也将被引入用于智能手机。eSIM是下一代SIM技术,旨在使用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替换实体卡,从而提供将装置在运营商之间远程切换的能力。所述技术允许一个装置托管多个连接提供商(被称为配置文件)并且被设计成用于所有各类移动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及IoT模块)。
[0007]eUICC卡的硬件部分主要以嵌入式形状因子(MFF2)制造。eSIM的软件部分可被远程下载并安装到eUICC卡。该过程被称为eSIM远程配置(RSP)。本专利中提到的术语eUICC或eSIM是指作为要被下载的eUICC的软件部分的、“个性化”的eUICC或eSIM。eUICC不会容易地被访问或替换,并不旨在于装置中移除或替换,并且使得能够安全地改变订阅。
[0008]GSMA已规定分别用于M2M装置及消费者装置的eSIM配置的如下标准:
[0009]‑
GSMA SGP.02 v4.2,2020年7月07日

嵌入式SIM远程配置架构

技术规范
[0010]‑
GSMA SGP.22 v2.3,2020年6月05日

RSP技术规范
[0011]‑
GSMA SGP.02 v4.0,2019年2月25日

嵌入式SIM远程配置架构。
[0012]当代表移动运营商或第三方向具有eSIM能力的那些装置提供eSIM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测试方法及主动系统覆盖测试方面及验证方面。
[0013]GSMA规定的另外的标准是:
[0014]‑
GSMA SGP.23 RSP测试规范版本1.7,2020年7月07日。
[0015]GSMA规定的另一标准是:
[0016]‑
GSMA SGP.24 RSP合规过程版本2.2,2019年9月17日。
[0017]可将多个配置文件下载并安装在eUICC上。配置文件与运营商相关联、是欲在eUICC上配置或呈现的文件结构、数据及应用的组合,并且在被启用时允许访问特定的移动网络基础设施。一次只能激活及运行一个配置文件。代表运营商或第三方的eSIM RSP平台可对eUICC上的每个配置文件进行启用、禁用、删除或切换。
[0018]所述测试方法及主动测试系统应用端对端测试方法,所述端对端测试方法在RSP过程的上下文中对移动网络连接及服务进行验证。所述测试方法对测试系统中的RSP进行验证并且根据以下标准而使用在国家或国际服务网络中配置的SIM来对移动网络连接进行测试:
[0019]‑
M2M装置的GSMA SGP.02 RSP;
[0020]‑
消费者装置的GSMA SGP.22 RSP。
[0021]eSIM配置文件是具体化的通用集成电路卡(eUICC)的个性化软件部分(即,指配给所分配的用户的软件)。该等软件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配置文件。RSP过程可用于消费者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装置)和/或可用于机器对机器(M2M)装置。具体来说,所述测试方法对移动网络连接及服务进行验证。可手动或自动从RSP平台预订eSIM配置文件。订单的发送者可为移动网络运营商(MNO)。在预订之前,可发起RSP过程。在测试方法期间,在开始时安装在eUICC上的先前工作配置文件或引导配置文件可能会被禁用,并且下载的eSIM配置文件被启用。可通过监控至少一个“未通过标准(failed criterion)”的出现来执行检查。该等未通过标准可基于RSP平台连接超时和/或网络附接超时并且/或者基于预订、触发并且/或者下载的预期结构、并且/或者基于具有下载的更新的eSIM配置文件的装置的重新附接超时来满足。
[0022]在测试方法期间,通过eSIM交换持续提供网络连接及服务。
[0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测试探头模拟M2M装置。
[0024]测试探头可支持许可频带上的大频率频谱,包括2G无线电频率、3G无线电频率、4G无线电频率及5G无线电频率。测试探头的该等配置允许将短消息服务(SMS)部署为提供eSIM配置文件的远程RSP平台与测试探头之间的高效通信方式,其中eSIM配置文件将通过下载来进行配置。测试探头可支持用于4G技术及5G技术的非接入层(NAS)上的SMS(SMSoNAS)。测试探头可支持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的互联网协议上SMS(SMSoIP)。测试探头可被配置成依据通信技术环境来对自身进行适配以选择正确的通信协议,即适配相应RSP平台的eSIM验证所需的通信协议。测试探头可被配置成与工业IoT应用程序进行通信。该等工业IoT应用程序的实例是机器长期演进(LTE

M)。另一实例是窄带物联网(NB

IoT)。测试探头可被配置成与至少一个低功率广域网(LPWAN)无线电技术标准进行通信。
[00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测试探头模拟智能手机和/或消费者IoT装置。
[0026]测试探头可被配置成对用户交易相关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即在用户层面对RSP验证过程进行测试。在该等用户层面测试期间,测试探头可通过检查可由关键参数指标(KPI)定义的质量参数来发起质量测试步骤。该等KPI可为访问失败率、访问时间、截止率、下载开始持续时间、下载可用性比率等。该等质量参数可通过测试探头实时检查。就此而言,测试探头可被配置为模拟智能手机和/或消费者IoT装置的用户的真实用户行为。
[0027]消费者IoT装置的实例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可穿戴计算机(例如智能眼镜)、家庭语音控制器、门铃摄像头、智能锁、智能灯开关、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eSIM远程配置“RSP”过程的验证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测试中的RSP平台(1)预订(8;13)eSIM配置文件;

触发(9;14)从所述RSP平台(1)下载预订的所述eSIM配置文件;

经由空中“OTA”接口将触发的所述eSIM配置文件从所述RSP平台(1)下载(9a;15)到测试探头(6)中的目标eSIM或eUICC(5);

检查预订并且触发的所述eSIM配置文件是否已被正确下载,

其中所述测试探头(6)被配置为模拟机器对机器“M2M”装置。2.一种用于eSIM远程配置“RSP”过程的验证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测试中的RSP平台(1)预订(8;13)eSIM配置文件;

触发(9;14)从所述RSP平台(1)下载预订的所述eSIM配置文件;

经由空中“OTA”接口将触发的所述eSIM配置文件从所述RSP平台(1)下载(9a;15)到测试探头(6)中的目标eSIM或eUICC(5);

检查预订并且触发的所述eSIM配置文件是否已被正确下载,

其中所述测试探头(6)被配置为模拟智能手机和/或消费者IoT装置,

其中待利用所述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的测试场景包括由所述测试探头(6)表示的用户侧,

其中所述触发步骤(9;14)和所述检查步骤从所述用户侧发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中在预订之前,从所述测试探头(6)向订单的发送实体(4)发送订阅请求(12)。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订单进度表对eSIM配置文件序列进行自动预订。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中在所述触发期间,所述RSP平台(1)向所述测试探头(6)发送对所述目标eUICC(5)进行寻址的触发SM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仕成戈斯
申请(专利权)人:西高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