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具有悬停能力的飞行器的旋翼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9日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第19187399.1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悬停能力的飞行器的旋翼,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的旋翼。
技术介绍
[0004]已知直升机基本上包括机身、定位在机身顶部并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的主旋翼以及位于机身末端的尾旋翼。
[0005]更详细地说,旋翼又基本上包括桨毂和主轴,桨毂可围绕上述轴线旋转并配备有径向紧固到上述桨毂并从上述桨毂突出的多个桨叶,主轴可与驱动构件连接并可操作地与桨毂连接以驱动它旋转。
[0006]在使用中,旋翼的运行会引起高频和低频振动的产生。更具体而言,低频振动由与桨叶和桨毂中心分离的洗流产生。这种分离发生在桨毂中心,并影响尾部和尾旋翼的所有垂直和水平的气动表面。
[0007]在使用中,桨叶的高角速度旋转会引起另外的高频振动的产生,该高频振动被传递到主轴并因此传递到机身,从而降低机身内乘员的舒适度。
[0008]更具体而言,振动载荷在轴向和与主轴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作用于桨毂和主轴上。
[0009]在行业内已知的是,在旋转参考系(因此与旋翼、桨毂和主轴为一体)中,作用在旋翼平面中的振动载荷的角频率等于(N+1)*Ω、(N
‑
1)*Ω及其倍数,其中Ω为主轴的旋转速度,N代表旋翼的桨叶数量。还已知的是,在从旋转系统传递到机身的固定系统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具有悬停能力的飞行器(1)的旋翼(3、3
’
、3”),该旋翼包括:
‑
桨毂(4),其能围绕第一轴线(A)旋转并包括多个桨叶(5);
‑
主轴(150),其能与所述飞行器(1)的驱动构件连接并可操作地与所述桨毂(4)连接,以在使用中驱动所述桨毂(4)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旋转;
‑
衰减装置(7、7
’
、7”),其被构造为衰减来自所述主轴(150)的振动在与所述第一轴线(A)正交的平面中的传递;以及
‑
传动装置(15),其被构造为在使用中将所述主轴(150)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的旋转转移到所述衰减装置(7、7
’
、7”)上;其中,所述衰减装置(7;7
’
)至少包括第一质量单元(8、9)和第二质量单元(9、8);每个第一质量单元(8、9)和第二质量单元(9、8)至少包括第一质量体(10、11)和第二质量体(11、10);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质量单元(8、9;9;8)的所述第一质量体和所述第二质量体(10、11;11、10)能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旋转,并且可操作地与所述主轴(150)连接以分别在所述主轴(150)上产生第一离心力和第二离心力,所述第一离心力和所述第二离心力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A)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相应的主要分量;其中,所述传动装置(15)被构造为在使用中驱动所述第一质量单元(8;9)和所述第二质量单元(9;8)分别以相对于所述主轴(150)的第一旋转速度((N
‑
1)*Ω;(N+1)*Ω))和第二旋转速度((N+1)*Ω;(N
‑
1)*Ω)并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旋转;其中,所述衰减装置(7、7
’
、7”)还包括两个控制单元(40、40
’
),一个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质量单元(8;9)连接,另一个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二质量单元(9;8)连接,并且每个控制单元可选择性地操作以引起相关联的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8、9;9、8)的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10;11)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15)额外旋转,并选择性地控制相关联的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8、9;9、8)的第一质量体(10;11)和第二质量体(11;10)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每个第一质量单元(8)和第二质量单元(9;8)包括承载相应的第一质量体(10;11)的相应的第一支撑组件(41、41
’
;42、42
’
)和承载相应的第二质量体(11;10)的相应的第二支撑组件(42、42
’
;41、41
’
);其中,每个控制单元(40、40
’
)可操作地耦合至至少相应的第一支撑组件(41、42;41
’
、42
’
),以引起它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15)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的旋转并控制对应的第一质量单元和第二质量单元(8、9;9、8)的所述第一质量体(10;11)和所述第二质量体(11;10)之间的相对角度;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单元(40、40
’
)包括:
‑
带(50;50
’
),其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1、41';42、42')耦合并能沿着给定路径(P)移动;以及
‑
驱动单元(51、51
’
),其可操作地与第一带(50;50
’
)耦合并被构造为引起所述第一带(50;50
’
)沿着所述给定路径(P)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并且引起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1、41
’
;42、42
’
)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15)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的额外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10、11;11、10)以可径向移动的方式与相应的第一支撑组件(41、42;41
’
、42
’
)耦合,以便在使用中被推
靠在所述衰减装置(7、7
’
、7”)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翼,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单元(51、51
’
a、51
’
b)包括:
‑
驱动皮带轮(52),其能围绕相应的第二旋转轴线(F)旋转;
‑
致动器(53),其可操作地与所述驱动皮带轮(52)连接,并且可操作以引起所述第一驱动皮带轮(52)围绕相应的第二旋转轴线(F)旋转;以及
‑
从动皮带轮(54;54
’
a、54
’
b),其能围绕相应的第三旋转轴线(G;H
’
、I
’
)旋转并且可操作地与相应的第一支撑组件(41、41
’
)连接;其中,相应的第一带(50:50
’
)缠绕在相应的驱动皮带轮(52)和相应的从动皮带轮(54;54
’
a、54
’
b)上,以便在相应的驱动皮带轮(52)围绕相应的第二轴线(F)旋转之后能沿着相应的给定路径(P)的至少一部分滑动,并在使用中引起所述从动皮带轮(54;54
’
a、54
’
b)围绕相应的第三轴线(G;H
’
、I
’
)旋转,从而获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1、41
’
)的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质量单元(8、9)的所述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10)在轴向上插入在相关联的致动器(53)之间和/或相对于相关联的致动器(53)布置在径向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翼,其特征在于,每个致动器(53)包括输出轴(55),所述输出轴(55)可操作地与相应的驱动皮带轮(52)连接并可围绕相应的第二轴线(F)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单元(8、9)和所述第二质量单元(9、8)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基座支撑件(45),所述基座支撑件(45)能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旋转,并可操作地与所述传动装置(15)连接以在使用中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