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氧基镁载体、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3598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烷氧基镁载体、齐格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烷氧基镁载体、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烷氧基镁载体、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一般采用以氯化镁为载体的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也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二烷氧基镁为载体来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
[0003]专利EP0459009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制备方法是将二乙氧基镁在烷基苯中形成悬浮液,并在80~125℃之间将此悬浮液与四氯化钛和邻苯二甲酰的二氯化物接触,用烷基苯洗涤,最后得到含钛催化剂组分,由这种催化剂组分得到的催化剂虽然聚合时活性高、活性持久,但是丙烯聚合物的堆积密度较低。
[0004]专利EP0811639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是由一种卤化钛、一种芳基二羧酸酯和一种烷氧基镁反应制成的,通过控制烷氧基镁的堆积密度、平均粒子尺寸等指标,同时控制从卤化钛与烷氧基镁开始接触的温度升至发生反应的温度的速率(升温速率控制在0.5~20℃/min之间),进而得到一种固体催化剂组分,由该催化剂进一步得到的聚烯烃具有高等规度、高堆积密度的特性,但是其中的细粉含量偏高。
[0005]综上,本领域需要制备一种颗粒形态良好且在烯烃聚合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的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烷氧基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由该烷氧基镁载体制备得到的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以及由该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制备得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以及该几种催化剂和制备方法在烯烃聚合过程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烷氧基镁载体所进一步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在用于烯烃聚合时,聚合活性和堆积密度较高,制备得到的烯烃聚合物的熔融指数较高。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烷氧基镁载体,所述烷氧基镁载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烷氧基镁、第一含钛卤化物、醇类化合物和分散剂,其中,所述烷氧基镁的制备原料包括镁粉、混合醇和卤化剂。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选自通式为(R1O)
a
Ti(OR2)
b
(OR3)
c
X
d
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R2和R3选自氢和/或烷基,X选自氯、溴和碘中的至少一种,a、b、c选自0~4之间的整数,d选自1~4之间的整数,并且a+b+c+d=4。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R1、R2和R3选自氢和/或C1~C
10
烷基。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选自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一氯三乙氧基钛、二氯二乙氧基钛、三氯一乙氧基钛、一氯三丁
氧基钛、二氯二丁氧基钛和三氯一丁氧基钛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第一含钛化合物选自上述各物质的异构体中的至少一种。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为四氯化钛。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01~5:1。例如0.001:1、0.002:1、0.008:1、0.01:1、0.015:1、0.05:1、0.08:1、0.1:1、0.15:1、0.2:1、0.3:1、0.5:1、1:1、1.5:1、2:1、3:1、3.5:1、4:1、5:1,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02~2:1。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1~0.5:1。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通式为R(OH)
x
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选自C1~C
20
烷基、C1~C
20
卤代烷基、C3~C
10
环烷基、C3~C
10
卤代环烷基、C6~C
10
芳基、C6~C
10
卤代芳基、C7~C
10
烷芳基、C7~C
10
卤代烷芳基、C7~C
10
芳烷基和C7~C
10
卤代芳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正十一醇、正十二醇、正十三醇、正十四醇、正十五醇、正十六醇、正十七醇、正十八醇、正十九醇、正二十醇、苯甲醇、苯乙醇、苯丙醇、苯丁醇、乙二醇、丙三醇、异丁醇、异辛醇和苯酚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乙醇、正十八醇、异丁醇和异辛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醇类化合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01~5:1。例如0.001:1、0.002:1、0.008:1、0.01:1、0.015:1、0.02:1、0.05:1、0.08:1、0.1:1、0.15:1、0.2:1、0.3:1、0.5:1、0.6:1、1:1、1.5:1、2:1、3:1、3.5:1、4:1、5:1,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醇类化合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02~2:1。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醇类化合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2~1:1。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与醇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1~10:1。例如0.01:1、0.03:1、0.05:1、0.5:1、0.8:1、1:1、2:1、2.5:1、3:1、4.5:1、5:1、7:1、8:1、10:1,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与醇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5~5:1。
[002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第一含钛卤化物能够提高烷氧基镁载体的抗杂质能力,提高产品的纯度,进而消除杂质对烷氧基镁载体性能的影响。本专利技术中的醇类化合物能够消除由于引入第一含钛卤化物而进一步引进的杂质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而提高所制备的烷氧基镁
载体的纯度和性能。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烷氧基镁为颗粒,优选地,烷氧基镁颗粒的粒径为10~80μm。本专利技术中,该处的烷氧基镁颗粒指的是烷氧基镁载体的制备原料采用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烷氧基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镁载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烷氧基镁、第一含钛卤化物、醇类化合物和分散剂,其中,所述烷氧基镁的制备原料包括镁粉、混合醇和卤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选自通式为(R1O)
a
Ti(OR2)
b
(OR3)
c
X
d
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R2和R3选自氢和/或烷基,X选自氯、溴和碘中的至少一种,a、b、c选自0~4之间的整数,d选自1~4之间的整数,并且a+b+c+d=4;优选地,R1、R2和R3选自氢和/或C1~C
10
烷基;优选地,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选自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一氯三乙氧基钛、二氯二乙氧基钛、三氯一乙氧基钛、一氯三丁氧基钛、二氯二丁氧基钛和三氯一丁氧基钛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通式为R(OH)
x
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选自C1~C
20
烷基、C1~C
20
卤代烷基、C3~C
10
环烷基、C3~C
10
卤代环烷基、C6~C
10
芳基、C6~C
10
卤代芳基、C7~C
10
烷芳基、C7~C
10
卤代烷芳基、C7~C
10
芳烷基和C7~C
10
卤代芳烷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正十一醇、正十二醇、正十三醇、正十四醇、正十五醇、正十六醇、正十七醇、正十八醇、正十九醇、正二十醇、苯甲醇、苯乙醇、苯丙醇、苯丁醇、乙二醇、丙三醇、异丁醇、异辛醇和苯酚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乙醇、正十八醇、异丁醇和异辛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01~5:1,优选为0.002~2:1,更优选为0.01~0.5:1;和/或,所述醇类化合物与烷氧基镁的重量比为0.001~5:1,优选为0.002~2:1,更优选为0.02~1:1;和/或,所述第一含钛卤化物与醇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1~10:1,优选为0.05~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烷氧基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镁为颗粒,优选地,烷氧基镁颗粒的粒径为10~80μm;和/或,所述镁粉粒径≤360μm,优选为100~300μm;和/或,所述烷氧基镁载体中钛含量为0.002~5重量%,优选为0.005~2重量%;和/或,所述混合醇选自直链一元醇、支链一元醇、直链多元醇和支链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混合醇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2

丙醇、2

丁醇、2

戊醇、2

己醇、2

庚醇、2

辛醇、2

壬醇、2

癸醇、2

乙基丁醇、2

乙基己醇、4

甲基
‑2‑
戊醇、3,3,5

三甲基戊醇、4

甲基
‑3‑
庚醇、苯甲醇、2

苯基乙醇、1

苯基
‑1‑
丙醇、乙二醇、丙三醇和苯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混合醇为乙醇与异辛醇、异丙醇和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物,其中,乙醇含量为80~99.8重量%;优选地,所述混合醇的含水量≤1000ppm,更优选地,所述混合醇的含水量≤200ppm;所述卤化剂选自卤单质和/或无机卤化物;优选地,所述卤化剂选自碘、溴、氯、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氯化钙、溴化钙、碘化钙、氯化汞、溴化汞、碘化汞和烷氧基卤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卤化剂选自碘、碘化镁、氯化镁和烷氧基卤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卤化剂为碘和氯化镁的混合物;和/或,所述混合醇与镁粉的摩尔比为2~50:1,优选为2.5~18:1;和/或,以卤原子计,所述卤化剂与镁粉的摩尔比为0.0002~0.2:1,优选为0.0025~0.05:1;
和/或,所述分散剂为惰性有机溶剂,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苯、甲苯和二甲苯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东周奇龙张锐宋维玮李凤奎于金华尹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