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涉及抽油杆扶正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扶正器主体、限位组件和旋转筒,旋转筒套设于扶正器主体上,旋转筒的外径大于抽油杆外径,旋转筒与扶正器主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间隙中设有多个支撑滚珠,旋转筒两端的扶正器主体上各设有一个限位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均卡接于扶正器主体上,两个限位组件分别对旋转筒两端进行限位防止旋转筒轴向移动;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和限位球,两个限位环分别套于旋转筒两端的扶正器主体上,并分别与旋转筒两端相抵,各限位环与扶正器主体之间的第二环形间隙中设有限位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摩擦系数小,降低摩擦损耗,提高耐磨性,能够避免抽油杆杆体产生偏磨导致杆体断脱的情况,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抽油杆扶正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
技术介绍
[0002]油田用螺杆泵井生产时,由于抽油杆杆体受力复杂(如承受扭矩发生弯曲,或旋转时离心力的作用)或油管自然曲率,使得抽油杆杆体和油管发生摩擦,造成油管壁变薄,承受压力降低;杆体受损,降低了抽油杆的提拉力和扭矩力,时间一长还有可能发生抽油杆断裂的现象,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目前螺杆泵井杆扶正器可将抽油杆在油管中扶正,改善抽油杆弯曲带来的复杂受力与磨损,防止抽油杆杆体和油管发生直接摩擦。扶正器主要工作原理是依靠尼龙为主的扶正件,与扶正器轴体相对旋转运动。防止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相对旋转产生滑动摩擦。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在螺杆泵旋转过程中,经常发生扶正器扶正件与轴体磨损严重;或者扶正件卡死,造成抽油杆旋转阻力明显增大;最终导致井杆扭断,影响正常采油生产,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摩擦系数小,降低摩擦损耗,提高耐磨性,能够避免抽油杆杆体产生偏磨导致杆体断脱的情况,提高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包括扶正器主体、限位组件和旋转筒,所述旋转筒套设于所述扶正器主体上,所述旋转筒的外径大于抽油杆外径,所述旋转筒与所述扶正器主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间隙中设有多个支撑滚珠,所述旋转筒两端的所述扶正器主体上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均卡接于所述扶正器主体上,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对所述旋转筒两端进行限位防止所述旋转筒轴向移动。
[0006]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和限位球,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套设于所述旋转筒两端的所述扶正器主体上,并分别与所述旋转筒的两端相抵,各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扶正器主体之间的第二环形间隙中均设有一圈所述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远离所述旋转筒的一侧与所述扶正器主体上的第一环形限位台阶相抵,所述限位球靠近所述旋转筒的一侧与所述限位环上的第二环形限位台阶相抵。
[0007]优选地,所述限位环内圈中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球相配合的第一弧形环槽,所述第一环形限位台阶与所述限位球相抵的一面为与所述限位球相配合的弧形面。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间隙与两个所述第二环形间隙连通;各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旋转筒相抵的一面均设有第一密封槽,各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均设有第一密封圈,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旋转筒;各所述限位环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槽的一端内圈均设有第二密封槽,各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第二密封圈,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扶正器主体。
[0009]优选地,所述旋转筒内圈设有多个互相平行并与所述支撑滚珠相配合的第二弧形环槽,所述扶正器主体外周面上设有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弧形环槽相对应并与所述支撑滚珠相配合的多个第三弧形环槽。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滚珠为钢珠,所述限位球为限位钢球。
[0011]优选地,所述限位环为低碳钢限位环,所述旋转筒为轴承钢旋转筒。
[0012]优选地,所述扶正器主体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
[00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支撑滚珠填充于第一环形间隙中对旋转筒进行支撑,使得旋转筒与扶正器主体之间通过支撑滚珠形成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小,降低了摩擦损耗,提高了耐磨性,在与抽油杆连接后,能够避免杆体产生偏磨导致杆体断脱的情况,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旋转式滚珠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二中的旋转式滚珠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
‑
旋转式滚珠扶正器、1
‑
扶正器主体、2
‑
限位组件、3
‑
旋转筒、4
‑
第一环形间隙、5
‑
支撑滚珠、6
‑
限位环、7
‑
限位球、8
‑
第二环形间隙、9
‑
第一环形限位台阶、10
‑
第二环形限位台阶、11
‑
第一弧形环槽、12
‑
第一密封槽、13
‑
第一密封圈、14
‑
第二密封槽、15
‑
第二密封圈、16
‑
内螺纹、17
‑
外螺纹、18
‑
第二弧形环槽、19
‑
第三弧形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摩擦系数小,降低摩擦损耗,提高耐磨性,能够避免抽油杆杆体产生偏磨导致杆体断脱的情况,提高使用寿命。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100,包括扶正器主体1、限位组件2和旋转筒3,旋转筒3套设于扶正器主体1上,旋转筒3的外径大于抽油杆外径,旋转筒3与扶正器主体1之间的第一环形间隙4中设有多个支撑滚珠5,旋转筒3两端的扶正器主体1上各设有一个限位组件2,两个限位组件2均卡接于扶正器主体1上,两个限位组件2分别对旋
转筒3两端进行限位防止旋转筒3轴向移动。
[0024]本实施例中,旋转筒3的内圈为平滑的圆柱形面,与旋转筒3的内圈相对应的扶正器主体1的外圈也为平滑的圆柱形面,支撑滚珠5填充于第一环形间隙4中对旋转筒3进行支撑,使得旋转筒3与扶正器主体1之间通过支撑滚珠5形成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小,降低了摩擦损耗,提高了耐磨性,在与抽油杆连接后,能够避免抽油杆杆体产生偏磨导致杆体断脱的情况,提高使用寿命。
[0025]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环6和限位球7,两个限位环6分别套设于旋转筒3两端的扶正器主体1上,并分别与旋转筒3的两端相抵,各限位环6与扶正器主体1之间的第二环形间隙8中均设有一圈限位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滚珠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正器主体、限位组件和旋转筒,所述旋转筒套设于所述扶正器主体上,所述旋转筒的外径大于抽油杆外径,所述旋转筒与所述扶正器主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间隙中设有多个支撑滚珠,所述旋转筒两端的所述扶正器主体上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均卡接于所述扶正器主体上,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对所述旋转筒两端进行限位防止所述旋转筒轴向移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和限位球,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套设于所述旋转筒两端的所述扶正器主体上,并分别与所述旋转筒的两端相抵,各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扶正器主体之间的第二环形间隙中均设有一圈所述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远离所述旋转筒的一侧与所述扶正器主体上的第一环形限位台阶相抵,所述限位球靠近所述旋转筒的一侧与所述限位环上的第二环形限位台阶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滚珠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内圈中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球相配合的第一弧形环槽,所述第一环形限位台阶与所述限位球相抵的一面为与所述限位球相配合的弧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民,吕俊锋,沈小松,冯廷德,安国锋,刘远兵,任志原,缪金莹,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