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沙沙专利>正文

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45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抽气舱,通过抽气舱可将封口的袋体内部的空气抽出,使袋体内处于缺氧状态,所述袋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加热舱,所述加热舱可发出热量用来杀死袋体内的细菌。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当使用者将痰吐到袋体内后可通过封口条将袋体封住,然后扣开卡扣转动舱盖,舱盖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牵引绳拉拽活塞,活塞移动时会通过连接管将袋体内的空气抽出,将空气抽出可杀死痰液中的细菌,通过此种方式可避免袋体内的痰液意外流出造成病毒传播的问题发生。外流出造成病毒传播的问题发生。外流出造成病毒传播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痰液收集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是一次性痰液收集袋。

技术介绍

[0002]医院中的感染治疗区是专门治疗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的,在医院感染治疗区内治疗的病人大都分配有集痰袋,医院给病人分配集痰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病人随便吐痰,病人随地吐痰会增加疾病的传播,而目前使用的集痰袋虽然可以收集痰液,但是结构过于简单,使用过的集痰袋都会被扔到垃圾桶里或者由医护人员统一收集,但是不管是扔进垃圾桶里还是工作人员统一收集都存在划破集痰液导致痰液流出的风险,这样就有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速度。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核科病人用痰液收集袋(授权公告号CN215460340U),该专利通过袋体、卡扣、卡槽块、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槽、透明胶层、测距条、第二密封胶条、第二密封胶槽和限位孔,实现了在使用后,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并且能对袋体内的痰液量进行快速地观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但是,该专利不具有对袋体内痰液进行处理灭菌的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抽气舱,通过抽气舱可将封口的袋体内部的空气抽出,使袋体内处于缺氧状态,所述袋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加热舱,所述加热舱可发出热量用来杀死袋体内的细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舱包括第一舱体,所述第一舱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舱盖,所述舱盖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第一舱体上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卡扣相匹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舱体的内部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抽气管的一端与袋体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第一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牵引绳搭设在定滑轮上,所述牵引绳远离活塞的一端与舱盖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舱盖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舱盖的一端与第一舱体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舱包括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内部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将第二舱体分割成两个单独腔体,两个腔体分别为加热腔和存水腔,所述加热腔内装有加热袋,所述存水腔内装有水,所述第二舱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垫,所述第一按压垫上位于第二舱体内设有若干尖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袋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舱体,所述第三舱
体的内部开设有加药孔,所述加药孔与袋体连接,所述第三舱体的内部设有存药盒,所述第三舱体的前端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第二按压垫。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舱体与袋体活动连接,所述袋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软轨,所述软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第二舱体的左右两端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当使用者将痰吐到袋体内后可通过封口条将袋体封住,然后扣开卡扣转动舱盖,舱盖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牵引绳拉拽活塞,活塞移动时会通过连接管将袋体内的空气抽出,将空气抽出可杀死痰液中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的细菌,当袋体内的空气被抽出后再按下第一按压垫,通过第一按压垫带动尖刺刺破隔膜,使存水腔内的水流入到加热腔内与加热袋产生反应,进而使加热袋发热,最后将袋体卷起,使袋体中带有痰液的部分与加热舱接触,从而通过高温杀死袋体中的细菌,通过此种方式可避免袋体内的痰液意外流出造成病毒传播的问题发生。
[0015]2、本专利技术,未使用的袋体也可以卷起来然后通过舱盖夹在第一舱体上,通过此种方式可减少袋体的体积,使袋体更加方便携带和存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中加热舱与袋体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3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中抽气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中抽气舱的拆分图。
[0020]图5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中加热舱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6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7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中消毒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4]图9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中图8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卷起的示意图。
[0026]图中:1、袋体;2、封口条;3、第一舱体;4、舱盖;5、卡扣;6、卡口;7、抽气管;8、连接管;9、活塞;10、牵引绳;11、连接块;12、第二舱体;13、隔膜;14、加热袋;15、存水腔;16、第一按压垫;17、尖刺;100、第三舱体;101、加药孔;102、第二按压垫;103、存药盒;104、斜坡;110、软轨;111、滑块;300、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开口处设有封口条2,袋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抽气舱,通过抽气舱可将封口的袋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袋体1内处于缺氧状态,袋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加热舱,加热舱可发出热量用来杀死袋体1内的细菌;
[0029]抽气舱包括第一舱体3,第一舱体3与袋体1粘贴在一起,第一舱体3的前端转动连
接有舱盖4,舱盖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远离舱盖4的一端与第一舱体3固定连接,连接块11为软塑料片,舱盖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扣5,第一舱体3上开设有卡口6,卡口6与卡扣5相匹配,第一舱体3的内部设有抽气管7,第一舱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抽气管7通过卡接板卡在第一舱体3内,抽气管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远离抽气管7的一端与袋体1连接,抽气管7的内部设有活塞9,活塞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0,第一舱体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300,定滑轮300位于抽气管7的左侧,牵引绳10搭设在定滑轮300上,牵引绳10远离活塞9的一端与舱盖4固定连接,牵引绳10远离活塞9的一端穿过卡接板与舱盖4连接;
[0030]加热舱包括第二舱体12,第二舱体12内部设有隔膜13,隔膜13为塑料膜,隔膜13将第二舱体12分割成两个单独腔体,两个腔体分别为加热腔和存水腔15,加热腔内装有加热袋14(此加热袋14内部材料与自热火锅加热包内部材料相同),存水腔15内装有水,第二舱体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垫16,第一按压垫16上位于第二舱体12内设有若干尖刺17。
[0031]本实施例的原理为:
[0032]当使用者将痰吐到袋体1内后可通过封口条2将袋体1封住,然后扣开卡扣5转动舱盖4,舱盖4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抽气舱,通过抽气舱可将封口的袋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袋体(1)内处于缺氧状态,所述袋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加热舱,所述加热舱可发出热量用来杀死袋体(1)内的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舱包括第一舱体(3),所述第一舱体(3)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舱盖(4),所述舱盖(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扣(5),所述第一舱体(3)上开设有卡口(6),所述卡口(6)与卡扣(5)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3)的内部设有抽气管(7),所述抽气管(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远离抽气管(7)的一端与袋体(1)连接,所述抽气管(7)的内部设有活塞(9),所述活塞(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0),所述第一舱体(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300),所述牵引绳(10)搭设在定滑轮(300)上,所述牵引绳(10)远离活塞(9)的一端与舱盖(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沙沙赵苏园许颖琪
申请(专利权)人:郑沙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