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41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用于将粘附在料桶碎片上的危废物与料桶碎片进行冲洗分离并将危废物匀质处理成流动性液体化工原料,包括内外同心设置的搅拌桨、内滤筒及外滚筒,所述外滚筒为横向周向转动设置并可带动内滤筒同步转动,所述连接管伸长后与内滤筒、外滚筒连通,所述搅拌桨转动带动外滚筒转动且搅拌桨与外滚筒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外滚筒两端分别套设有套管件且套管件与外滚筒转动连通,所述套管件与蒸汽管路、液体管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危废物与桶料彻底分离并将不同粘度危废物均质化,处理效果好且工作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危废物的环境污染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危废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危废物。由于不同阶段产生的废水主要成分不同,生产不同药品产生的危废物也不同,因而最终形成的危废物成分各异、种类纷繁复杂,难以全部定性定量,不仅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其危害具有潜伏性、长期性、滞后性等特点,严重污染环境;而且由于化学合成制药的原料主要为糖类、淀粉之类的有机物,多道工序需加热,下机的危废物粘度极高,会很快自行结团成胶状物而难以将其分离,更是加大了此类高粘度胶状危废物的处理难度。此类情况在石油、化工、皮革行业也普遍存在。目前,上述粘稠危废物通常采用一次性铁皮料桶或塑料料桶盛装,然后送至危废物处理场所统一处理;在危废物处理场所也还没有较好的办法,只能人工采用简单的传统工具经切割撞击将污泥团连同料桶破碎成块,再分别捣碎、搅拌,费时费力、处理成本高、效率低下且处理效果不好,另处理场所脏乱差,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0003]现有技术中,在将桶装危废破碎后,对于低粘度的危废物,可以通过具有单一搅拌桨的传统搅拌装置搅拌使危废物溶解而与料桶碎片分离,但对于胶状、高粘危废物,通过单一搅拌桨的搅拌很难将危废物与桶料进行分离,通常只能做到部分分离,得到的危废物体系中也存在大量大颗粒物质,不便于泵送,不能作为流动性化工原料进行利用;实际上,对于胶状、高粘危废物,目前多为直接焚烧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能够使危废物与桶料彻底分离并将不同粘度危废物均质化,处理效果好且工作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危废物的环境污染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用于将粘附在料桶碎片上的危废物与料桶碎片进行冲洗分离并将危废物匀质处理成流动性液体化工原料,包括内外同心设置的搅拌桨、内滤筒及外滚筒,所述外滚筒为横向周向转动设置并可带动内滤筒同步转动,所述连接管伸长后与内滤筒、外滚筒连通,所述搅拌桨转动带动外滚筒转动且搅拌桨与外滚筒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外滚筒两端分别套设有套管件且套管件与外滚筒转动连通,所述套管件与蒸汽管路、液体管路连通。
[0007]所述分离匀质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外滚筒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固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架内固装有第二支座,所述搅拌桨一端转动穿过第一支座并转动穿过第一支架外侧,所述搅拌桨另一端伸入第二支座并与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0008]所述第一支座部分伸入外滚筒一端并与外滚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部分伸入外滚筒另一端并与外滚筒转动连接。
[0009]所述外滚筒一端上固定套设有C伞齿轮,所述搅拌桨的轴上套设有B伞齿轮,所述第一支架内设有同时与B伞齿轮、C伞齿轮啮合的A伞齿轮。
[0010]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内分别固装有套管件,所述外滚筒一端穿过一套管件并与该套管件转动连接,所述外滚筒另一端穿过另一套管件并与该套管件转动连接。
[0011]位于第一支架内的所述套管件上连接有进气管和进液管,所述进气管和进液管分别与外滚筒内腔连通;位于第二支架内的所述套管件上连接有出气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气管和出液管分别与外滚筒内腔连通。
[0012]所述内滤筒包括内外设置连为一体的内筒部和外筒部,所述内筒部两端开口且内筒部两端超出外筒部两端,内筒部两端分别与外滚筒固定连接,所述外筒部与外滚筒间留有间隙,所述搅拌桨穿过内筒部内腔。
[0013]所述外滚筒两端分别开设有圆周分布的圆孔,所述套管件内设有环形进料腔,所述圆孔与进料腔连通。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桨与外滚筒相向转动搅拌的模式提高搅拌效果,使危废物与桶料彻底分离,实现不同粘度危废物(包括低粘、高粘危废物)的均质化,从而能够作为流动性化工原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利用撕碎装置与分离匀质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危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处理效果好且工作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危废物的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桶装危废物处理系统的结构分布图;
[0016]图2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桶装危废物处理系统的撕碎装置的结构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9]图5为图2中C

C向的剖面图;
[0020]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图;
[0021]图7为图5中E处的放大图;
[0022]图8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桶装危废物处理系统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隔套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9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桶装危废物处理系统的第一刀片的立体图;
[0024]图10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桶装危废物处理系统的第二刀片的立体图;
[0025]图11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桶装危废物处理系统的动刀的立体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
[0027]图13为图12中F处的放大图;
[0028]图14为图12中G处的放大图。
[0029]图中:送料装置1、箱体2、喷淋机构21、连接管22、推动气缸23、导向杆24、连接板25、压料机构3、推件31、压件32、嵌部321、连杆322、限位件323、弹簧324、滚珠33、第一气缸34、撕碎机构4、第一刀辊41、第二刀辊42、内轴411、外轴412、隔套413、台阶部4131、A套环部4132、B套环部4133、动刀414、第一刀片4141、第二刀片4142、凸块4143、插柱4144、凹槽
4145、插孔4146、第一阶梯孔4147、第二阶梯孔4148、定位套415、限位套416、限定件417、定刀组43、移板431、定刀片432、安装架44、安装板45、第一电机46、第二电机47、第一电磁离合器48、第二电磁离合器49、第一支架5、支座51、A伞齿轮52、连轴53、第二支架6、第二支座61、搅拌桨7、B伞齿轮71、第三电机73、内滤筒8、内筒部81、外筒部82、进料口83、出料口84、外滚筒9、C伞齿轮91、套管件92、进气管93、进液管94、出气管95、出液管96、圆孔97、进料腔98。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如图1~图14所示,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用于将粘附在料桶碎片上的危废物与料桶碎片进行冲洗分离并将危废物匀质处理成流动性液体化工原料,包括内外同心设置的搅拌桨7、内滤筒8及外滚筒9,所述外滚筒9为横向周向转动设置并可带动内滤筒8同步转动,所述连接管22伸长后与内滤筒8、外滚筒9连通,所述搅拌桨7转动带动外滚筒9转动且搅拌桨7与外滚筒9转动方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用于将粘附在料桶碎片上的危废物与料桶碎片进行冲洗分离并将危废物匀质处理成流动性液体化工原料,包括内外同心设置的搅拌桨(7)、内滤筒(8)及外滚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筒(9)为横向周向转动设置并可带动内滤筒(8)同步转动,所述连接管(22)伸长后与内滤筒(8)、外滚筒(9)连通,所述搅拌桨(7)转动带动外滚筒(9)转动且搅拌桨(7)与外滚筒(9)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外滚筒(9)两端分别套设有套管件(92)且套管件(92)与外滚筒(9)转动连通,所述套管件(92)与蒸汽管路、液体管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匀质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外滚筒(9)两侧的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5)内固装有第一支座(51),所述第二支架(6)内固装有第二支座(61),所述搅拌桨(7)一端转动穿过第一支座(51)并转动穿过第一支架(5)外侧,所述搅拌桨(7)另一端伸入第二支座(61)并与第二支座(61)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51)部分伸入外滚筒(9)一端并与外滚筒(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61)部分伸入外滚筒(9)另一端并与外滚筒(9)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桶装粘稠危废处理系统的分离匀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筒(9)一端上固定套设有C伞齿轮(91),所述搅拌桨(7)的轴上套设有B伞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磊陈新韩斌姚盛炜吕江明张浙锦刘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