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器件及其电极结构和制备方法、玻璃总成和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333508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电极结构和制备方法、玻璃总成和车辆,包括:电极层,用于层叠在电致变色层上;导电带,所述导电带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带本体部和外延部,所述带本体部从所述电极层的近端布置到所述电极层的远端,所述外延部延伸至所述电极层外,所述外延部上设有强度提升层。直接将所述导电带设计为包括所述带本体部和所述外延部的形式,无需再外接引线结构来实现电连接关系。一方面简化结构,另一方面减少界面电阻。基于用于外接电路的外延部直接为所述导电带的一部分,存在机械强度相对外接的引线结构而言较低的情况。基于此进一步在所述外延部上设置所述强度提升层,保护所述外延部,避免装配或运输过程中出现弯折和断裂等情况。现弯折和断裂等情况。现弯折和断裂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电极结构和制备方法、玻璃总成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器件
,特别是涉及电致变色器件及其电极结构和制备方法、玻璃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器件是一种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稳定且可逆的颜色变化,从而从外观上呈现颜色和透明度可逆变化的器件。在可调光玻璃等场合应用广泛。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电极结构则是用于为电致变色材料层提供电流(电场)的结构。目前,电致变色材料层布置在电极层上,由于透明电极层通常具有一定的方阻,在电致变色器件工作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压降,导致远离电流接入点的区域变色响应缓慢。因此,引入导电性好的长的电流引线将外加电流(电场)以压降极小的方式引至远端。为提升电致变色材料层各个区域变色响应的同步性,一般在电极层上设有导电性能较高的长条状导电带,导电带从透明电极层的近端延伸到远端,以将外加电流以压降极小的方式引至远端。一般导电带厚度薄且机械强度较低,不耐弯折,不能用于直接与外电路连接,在已有的电致变色器件制作过程中会在导电带上外接强度较高的导电结构,将导电带电连接到外接电路上。但是这种外接导电结构将导致整体结构复杂,同时也会增大界面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在保障机械强度时,会导致整体结构复杂以及界面电阻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电极结构和制备方法、玻璃总成和车辆,能够在简化结构且有效减少界面电阻的情况下保障机械强度。
[0004]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包括:
[0005]电极层,所述电极层用于层叠在电致变色层上;
[0006]导电带,所述导电带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带本体部和外延部,所述带本体部从所述电极层的近端布置到所述电极层的远端,所述外延部延伸至所述电极层外,所述外延部上设有强度提升层。
[0007]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采用将所述导电带设计为包括所述带本体部和所述外延部的形式,无需再外接引线结构来实现电连接关系。一方面简化结构,另一方面减少界面电阻。基于用于外接电路的外延部直接为所述导电带的一部分,存在机械强度相对外接的引线结构而言较低的情况。基于此进一步在所述外延部上设置所述强度提升层,保护所述外延部,避免装配或运输过程中出现弯折或/和断裂等情况。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同侧;
[0009]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异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度提升层与所述外延部之间的剥离强度不小于0.02N/mm;
[0011]和/或,所述强度提升层延伸到所述外延部外,且所述强度提升层延伸到所述外延部外的伸出长度不大于3mm。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的厚度为H,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同侧,且与所述电极层位于同侧的此部分强度提升层为强度提升层A,所述强度提升层A的厚度不大于2
×
H。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同侧,且与所述电极层位于同侧的此部分强度提升层为强度提升层A,所述强度提升层A部分覆盖到所述电极层上,且所述强度提升层A覆盖到所述电极层上的进深不大于3mm。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上设有所述导电带的侧面以及所述导电带上背向所述电极层的侧面两者中至少一者还设有功能层,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异侧,且与所述电极层位于异侧的此部分强度提升层为强度提升层B,且所述强度提升层B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功能层凸出所述导电带的高度,和/或所述强度提升层B与所述功能层粘结。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度提升层为绝缘层,所述外延部至少部分暴露在所述强度提升层外;
[0016]或者,所述强度提升层包括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外延部电连接,且所述导电部延伸到所述强度提升层上未与所述外延部接触的面上;
[0017]或者,所述强度提升层中包含导电粒子。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度提升层为平整膜片,或所述强度提升层为镂空结构层,或所述强度提升层为纺丝结构层。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包含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基材,所述透明基材和所述带本体部分别位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两侧;
[0020]和/或,所述带本体部与所述外延部的机械强度性能一致;
[0021]和/或,所述强度提升层包括自修复材料层。
[0022]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层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的所述电极层层叠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
[0023]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从而既能够简化结构,减少界面电阻,也能够保障外接电路的位置的机械强度。
[0024]一种玻璃总成,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上述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夹有所述电致变色器件。
[0025]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玻璃总成,在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设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减少界面电阻,也能够保障外接电路位置的机械强度。
[0026]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玻璃总成。
[0027]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置了上述玻璃总成,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述玻璃呈现出来的颜色或透明度。而且,基于所采用的所述玻璃总成中的电致变色器件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所以具有结构简洁、界面电阻减少的特点,同时外接电路位置的机械强度得到了保障。
[0028]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将导电带加工为包含相互电连接的带本体部和外延部的形状;
[0030]沿电极层的近端到远端的方向布置所述带本体部,且确保所述外延部延伸在所述电极层外;
[0031]在所述外延部上设置强度提升层。
[0032]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制备方法,直接将导电带裁剪为包含所述带本体部和所述外延部的形状,然后将带本体部设置到电极层上,使得外延部延伸到电极层外用于外接电路,之后在外延部上设置强度提升层。如此制备的电极结构具备结构简洁,界面电阻减少同时强度满足外接电路要求的特点。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导电带加工为包含相互电连接的带本体部和外延部的形状的步骤具体包括:
[0034]将导电带裁剪为条形,在所述导电带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电带分为带本体部和外延部;
[0035]和/或,所述在所述外延部上设置强度提升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0036]在所述外延部上涂覆强度提升层原液,固化后形成所述强度提升层。
附图说明
[003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层,所述电极层用于层叠在电致变色层上;导电带,所述导电带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带本体部和外延部,所述带本体部从所述电极层的近端布置到所述电极层的远端,所述外延部延伸至所述电极层外,所述外延部上设有强度提升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同侧;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异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提升层与所述外延部之间的剥离强度不小于0.02N/mm;和/或,所述强度提升层延伸到所述外延部外,且所述强度提升层延伸到所述外延部外的伸出长度不大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的厚度为H,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同侧,且与所述电极层位于同侧的此部分强度提升层为强度提升层A,所述强度提升层A的厚度不大于2
×
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同侧,且与所述电极层位于同侧的此部分强度提升层为强度提升层A,所述强度提升层A部分覆盖到所述电极层上,且所述强度提升层A覆盖到所述电极层上的进深不大于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上设有所述导电带的侧面以及所述导电带上背向所述电极层的侧面两者中至少一者还设有功能层,至少部分所述强度提升层和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导电带的异侧,且与所述电极层位于异侧的此部分强度提升层为强度提升层B,且所述强度提升层B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功能层凸出所述导电带的高度,和/或所述强度提升层B与所述功能层粘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灿水方陈宏伟林寿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