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492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与油泵;所述油箱包括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第一油箱与第二油箱连通。第二油箱位于第一油箱下方。第二油箱上设有多个出油口,出油口均与油泵连通。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通处设有空滤器。本方案通过在第一油箱下方设置第二油箱,使油从第二油箱进入到油泵中,可以防止油箱倾斜时,油泵无法直接抽取到第一油箱中的油,保证车辆可以正常运行;通过该设置空滤器可以减少油中的杂质,减少对车辆性能的影响;通过设置第二油箱可以减少流体对第一油箱的气蚀,增加第一油箱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供油系统的结构组成,因其用途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一般由各分支供油系统、油泵及辅助装置、压力调节装置等部分组成。
[0003]申请号为CN201510242020.4文件公开了一种阀门和供油系统。其中,该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其中:阀门本体设置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置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之间,并且,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均与出油口相连通。可以看出,由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均与出油口相连通,且出油口置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之间,故无论在何种工况下,油液均可以顺利地从第一进油口和/或第二进油口进入阀门本体内部,接着经阀门本体内部的流道流到出油口处,再从出油口流入车辆的供油系统中,使供油系统的油泵能够充分吸油,避免由于油泵无法吸油或者吸油不充分而导致发动机的熄火,最终较好地保证了发动机及车辆的正常工作。
[0004]上述方案中阀门在左右倾斜时,通过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然后从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间的出油口排出,可以使油顺利进入到车辆的供油系统中,正常采用吸管进行抽取油箱内的燃油时,燃油中的杂质会在油箱底部进行沉淀,此案有上述方案进行抽取油时,燃油中会有许多杂质,在阀门进行左右倾斜时,会使燃油和杂质充分混合,长期使用会影响到车辆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方案提供一种减少燃油杂质的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与油泵;所述油箱包括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所述第一油箱与第二油箱连通;所述第二油箱位于第一油箱下方;所述第二油箱上设有多个出油口,出油口均与油泵连通;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通处设有空滤器。
[0007]本方案原理:将第二油箱设置在第一油箱下方,第一油箱中的油经过空滤器过滤后进入到第二油箱中,然后燃油从第二油箱的出油口进入到油泵中,最终使车辆进行工作。
[0008]本方案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油箱下方设置第二油箱,使油从第二油箱进入到油泵中,可以防止油箱倾斜时,油泵无法直接抽取到第一油箱中的油,保证车辆可以正常运行;通过该设置空滤器可以减少油中的杂质,减少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当液体在与固体表面接触处的压力低于它的蒸汽压力时,将在固体表面附近形成气泡,当气泡流动到液体压力超过气泡压力的地方时,气泡便溃灭,在溃灭瞬时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和高温。固体表面经受这种冲击力的多次反复作用,材料发生疲劳脱落,使表面出现小凹坑,进而发展成海绵状,冬季油箱中由于温度变化,第一油箱中会存在汽泡,冬季温度较低,与发动机位置越近温度越高,与发动机位置越远温度越低,汽泡会破裂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和高温,在发动进行使
用时,会在第一油箱造成气蚀现象,影响第一油箱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油箱可以替代减少流体对第一油箱的气蚀,增加第一油箱的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还包括油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油箱的顶部设有进油口;所述油压传感器位于进油口处;所述第一油箱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油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油箱与第二油箱连通处设有流量控制结构,流量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通;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油压传感器数值,并根据油压传感器数值控制流量控制结构使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通。
[0010]控制器接收油压传感器数值,控制流量控制结构,从而控制第一油箱中的油进入到第二油箱中,根据油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第二油箱中的油含量变化,从而防止油泵无法抽取到油,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防止第二油箱中油过少,在车辆爬坡过程中震荡形成流体气蚀现象,影响第二油箱的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在设定的间隔时间内接收油压传感器的数值;所述第一油箱表面设有警报器,警报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相邻间隔时间的油压传感器数值,从而判断第一油箱内是有还有燃油,若在控制器控制流量控制结构向第二油箱内增加燃油后,对比控制流量控制结构后获取的油压传感器数值小于控制流量控制结构前的油压传感器数值,从而判断第一油箱内油量较少或者殆尽,然后控制器控制打开警报器,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向第一油箱内添加燃油。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油箱上设有弧形块,弧形块对称设置在第二油箱上,弧形块上设有安装孔。设置弧形块和安装孔方便第二油箱定位安装。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油箱顶部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第一油箱连通。进油口设置在顶部方便第一油箱中的燃油进入到第二油箱中。
[0014]进一步,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密封环与移动杆;所述密封环位于第一油箱进油口处,密封环的直径与进油口直径相匹配,密封环用于密封进油口;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开口;所述移动杆穿过开口,移动杆通过弹簧固定在进油口侧壁上;所述移动杆上设有用于密封开口的密封垫;所述移动杆底部设有磁铁;所述进油口侧壁上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位于磁铁的上方,电磁铁与磁铁相排斥;电磁铁的控制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在产生气蚀的过程中,因为空泡在溃灭过程中能形成电离层,所以施加适当的外磁场就能控制空蚀程度。当第二油箱内油比较少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的控制开关,使电磁铁进行通电,然后电磁铁对磁铁产生排斥力,移动杆在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向下移动,然后移动杆上的密封垫脱离密封环的开口,使开口打开,然后使第一油箱中的油从开口进入到第二油箱中,对第二油箱进行补充,磁铁继续向下移动,在第二油箱液位处可以形成稳定的磁场,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油箱气蚀现象的发生,增加第二油箱的使用寿命。
[0016]如果将磁铁设置在第二油箱内部上表面,第二油箱的上表面容易产生震荡,使磁铁容易损坏,并且掉落的磁铁碎片会堵塞到第二油箱底部的出油口;同时检修会比较麻烦,不方便进行检修;并且第二油箱一般会设置塑胶材质,将磁铁内置在第二油箱内部会比较难制作,且使用寿命较短。如果将磁铁设置在第二油箱的底部,在汽车爬坡情况下,第二油箱内产生震荡的部分集中在第二油箱的上表面,只有在第二油箱的上表面产生气蚀,将磁铁设置在第二油箱底部无法减缓第二油箱气蚀,同时还会可能堵塞第二油箱底部的出油口;将磁铁设置在第二油箱底部或者底部可能还会对第二油箱产生冲击力,影响到第二油
箱的使用寿命。
[0017]通过密封环、密封垫和移动杆结构在第二油箱液位处可以形成稳定的磁场,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油箱气蚀现象的发生,增加第二油箱的使用寿命;同时方便控制油从第一油箱进入到第二油箱中;在油进入到第二油箱过程中,油在流动过程中对磁铁造成冲击,增加磁铁向下移动距离,更利于在第二油箱内形成稳定磁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图2的密封环呈剖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与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包括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所述第一油箱与第二油箱连通;所述第二油箱位于第一油箱下方;所述第二油箱上设有多个出油口,出油口均与油泵连通;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通处设有空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油箱的顶部设有进油口;所述油压传感器位于进油口处;所述第一油箱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油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油箱与第二油箱连通处设有流量控制结构,流量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通;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油压传感器数值,并根据油压传感器数值控制流量控制结构使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油稳定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设定的间隔时间内接收油压传感器的数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和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