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90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0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该显示面板采用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备形成,通过对第一反射功能层与第二反射功能层接触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以此增大第一反射功能层与第二反射功能层之间的粘附力,从而降低第一反射功能层与第二反射功能层发生分层剥离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lightemittingdiode,Mini

LED)显示技术由于其优势突出、发展迅猛,成为各大面板厂商的布局热点,与目前的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技术相比,具有反应快、高色域、高分辨率、低能耗、超高分区数实现精准调光、超高对比度等优势。
[0003]在Mini

LED显示技术中,为了提高显示亮度和出光效率并降低能耗,往往会在Mini

LED背板表面涂覆一层高反射率白油作为反射功能层。影响Mini

LED显示器整体反射率的主要因子有:高反射率白油的厚度以及白油涂布的开口精度。反射率大小与白油的厚度直接相关,想要达到高反射率,就需要使白油的厚度达到60μm以上,然而,现有工艺设备无法做到一次性将白油厚度做到60μm的同时保持其精度达到要求,这就需要对白油进行两次成膜。但是使用这种白油成膜工艺,会在后续进行可靠性测试或者老化测试的过程中,两层白油的界面会发生分层剥离的问题,导致产品损坏。
[0004]综上所述,现有Mini

LED显示面板存在制作过程中两层反射功能层的界面发生分层剥离的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来改善这一缺陷。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Mini

LED显示面板存在的制作过程中两层反射功能层的界面发生分层剥离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0007]在基板上形成第一反射功能层;
[0008]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
[0009]在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二反射功能层;
[0010]形成贯穿所述第二反射功能层和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的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基板上的焊盘;以及
[0011]将发光芯片转移至所述基板上,并与对应的所述焊盘进行焊接。
[0012]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在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0013]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以及
[0014]将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被曝光的部分进行去除。
[0015]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的步骤包括:
[0016]采用主光源和副光源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进行照射;
[0017]其中,所述主光源用于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需要去除的部分区域进行照射,所述副光源用于与所述主光源产生干涉。
[001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主光源为激光光源,所述副光源包括紫外光源、红外光源和蓝光光源中的任意一种。
[001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主光源的波长大于或等于365nm且小于或等于420nm,所述主光源的积光量大于或等于200mj且小于或等于700mj。
[002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副光源的功率大于或等于40W且小于或等于100W。
[0021]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形成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功能层的方法包括喷墨打印或者丝网印刷。
[0022]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反射功能层的材料相同。
[0023]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的厚度大于30μm,所述第二反射功能层的厚度大于30μm。
[002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采用如上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备形成。
[0025]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采用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备形成,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反射功能层;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在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二反射功能层;形成贯穿所述第二反射功能层和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的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基板上的焊盘;以及将发光芯片转移至所述基板上,并与对应的所述焊盘进行焊接,通过对第一反射功能层与第二反射功能层接触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以此增大第一反射功能层与第二反射功能层之间的粘附力,从而降低第一反射功能层与第二反射功能层发生分层剥离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2至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下面结合图1至图7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至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
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0032]步骤S10: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反射功能层20。
[003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11上的第一金属层12、第一钝化保护层13、电极层14、第二钝化保护层15,所述电极层14包括多个图案化的焊盘141。
[0034]所述步骤S10中,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在所述第二钝化保护层15的上表面涂布一层反射材料,然后对该反射材料进行预固化以形成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20,第一反射功能层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0a和第二表面20b,所述第二表面20b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20a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
[0035]所述电极层14为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电极层所形成的叠层结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材料均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反射功能层;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在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二反射功能层;形成贯穿所述第二反射功能层和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的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基板上的焊盘;以及将发光芯片转移至所述基板上,并与对应的所述焊盘进行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以及将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被曝光的部分进行去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的步骤包括:采用主光源和副光源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进行照射;其中,所述主光源用于对所述第一反射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需要去除的部分区域进行照射,所述副光源用于与所述主光源产生干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新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